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瓦岗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瓦岗军

 隋末河南农民起义军。翟让为领袖,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为根据地,故名。起义军多渔猎手,勇敢善战。616年(隋大业十二年),贵族出身的李密投瓦岗军,不断参预谋划,合并附近各支起义军,又率军攻占要塞金堤关(今河南荥阳东北),占领荥阳及附近各县。同年10月,起义军在荥阳大海寺设伏,击杀隋将张须陀,声威大震。次年,攻下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开仓济贫,农民踊跃参加,旋即队伍扩展到数十万众,控制了河南大部地区,进逼洛阳。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发布檄文,声讨隋炀帝的罪行。后因重用隋的降官降将,杀害翟让,造成众叛亲离。618年,起义军在重创宇文化及所部后,为隋将王世充所败。瓦岗军曾多次击败隋军主力,威胁东都洛阳,在推翻隋王朝的斗争中起过重大作用。

瓦岗军

隋末农民起义军。大业末,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翟让领导起义,因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故名。起义军多渔猎手,勇敢善战。大业十二年(616年),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李密投瓦岗军,参与计谋划策,联合附近小股义军,在荥阳大海寺设伏击杀隋将张须陀,大败隋军,声威大振。次年攻克兴洛仓(今河南巩县境内),开仓赈饥,农民纷纷参加瓦岗军。孟让、郝孝德等起义军也归附于瓦岗军,发展到几十万人,占有河南大部郡县。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并发布檄文,声讨炀帝罪行。瓦岗军成为隋末农民起义军的中坚力量,多次击败隋军。后因翟让兄翟弘等说让夺李密领导权,李密先发制人,杀死翟让,部众离心。永平二年(618年)瓦岗军击败北上的宇文化及后,为洛阳的王世充所乘。北邙之战,为王世充所败。李密与其部下归唐。不久以反唐被杀。瓦岗军曾多次击败隋军主力,在推翻隋朝的反动统治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瓦岗军

隋末河南农民起义军。隋炀帝统治时期,政治残暴,民不聊生。河南东郡(今河南滑县一带)人翟让领导起义,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故以为起义部队之名。参加者多渔猎手,勇敢善战。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投奔瓦岗军,参预谋划,建策联合附近各支起义军,并在荥阳大海寺伏杀隋将张须陀,声威大振。次年克兴洛仓,开仓赈济饥民,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部队扩至几十万人,占河南大部郡县。不久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并发布檄文,声讨隋炀帝罪行,乘胜围攻洛阳。但由于瓦岗军领导集团内部发生分裂,李密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杀害翟让,致使将士离心。永平二年(618年),起义军在沉重打击了宇文化及军后,为王世充击败。瓦岗军曾多次击败隋军主力,围困洛阳一役又造成了对隋朝廷的直接威胁,故在推翻隋朝反动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瓦岗军

隋末农民起义军。大业末,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翟让领导渔民猎手造反起义, 因以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故名。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投瓦岗军,参与计谋划策,联合附近小股义军,在荥阳大海寺设伏击大败隋军,声威大振。次年攻克兴洛仓(今河南巩县境内),开仓赈饥,农民纷纷参加瓦岗军。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占有河南大部郡县。李密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并发布檄文,声讨炀帝罪行。后因翟让兄翟弘等计划夺取李密领导权,李密先发制人,杀死翟让,部众离心。永平二年(618年)瓦岗军击败北上的宇文化及后,为洛阳的王世充所乘。北邙之战,为王世充所败。李密与其部下归唐。不久以反唐被杀。

瓦岗军wa gang jun

Wagang Army,peasant army of Henan province that rose against the Sui Dynasty and played a vital role in its overthrowing it

瓦岗军

隋末农民起义中的一支主要力量。因以瓦岗寨(河南滑县南)为根据地。故称。早期领导人是翟让。大业十二年(616)李密参加瓦岗军,联合友军在河南一带屡败隋军,杀隋大将张须陀,势力大振。翌年攻下兴洛仓和回洛仓,开仓赈粮,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扩大到数十万人,李密取得了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不久,李密杀害翟让,导致瓦岗军的内部分裂。武德元年(618)被王世充打败。李密率部降唐,瓦岗军不复存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