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
亦称“价值法则”。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观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 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要求价格符合于价值。 同一种商品,因各个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其实际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不同。 但是商品进行社会交换时,其价值量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如果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所高出的部分将不被社会所承认,其生产者在交换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反之生产者就处于有利地位。 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著价值发生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它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封建社会末期,它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 生产条件优越的小商品生产者,制造商品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可能发财致富;生产条件较差的,因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便遭到损失甚至破产。它使发财致富的小生产者成为资本家,失败破产的小生产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用工人,因为形成了雇用工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