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琦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琦善约1790—1854

清朝大臣。博尔济吉特氏,字静庵,满洲正黄旗人。世袭一等侯。嘉庆十一年(1806年),由荫生以员外郎出任刑部,历官河南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山东巡抚等,先后镇压汝宁、光州、临清等地农民起义。道光五年(1825年),升两江总督。1831年调直隶总督,旋拜文渊阁大学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8月,英军北犯大沽,要挟清廷。琦善一面宣扬英兵“船坚炮利”,“边衅一开,兵结莫释”的投降理论,一面诬陷林则徐禁烟“办理不善”,应“重治其罪”。奉旨至天津谈判,接受了英军的一切无理要求,英军退回广州。9月,以钦差大臣赴广东求和。认为“办理夷务在柔远不在威远”,主张“羁縻”,尽撤防务,遣散水勇,背着清政府同查理·义律签订割地赔款的《穿鼻草约》。1841年2月下旬,英军再犯广州,进攻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孤军奋战,琦善拒发援兵,使虎门失守。后被革职查办,抄没家产。1842年重新起用,历任热河都统、驻藏大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太平天国革命兴起,在河南堵截太平军北上。咸丰三年(1853年),起义军占领南京,奉命领直隶、陕西、黑龙江等省马步军在扬州附近建立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屡战屡败,次年病死军中。

琦善

 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静庵,历任巡抚、总督、将军等 。1838年(道光十八年)授文渊阁大学士 。1840年8月英舰北犯大沽,要挟谈判。时任直隶总督,诬林则徐措置失当,允英军在广州议和。旋授钦差大臣,于11月抵广州,裁撤军备,遣散水勇,依靠汉奸鲍鹏与英议和,对侵略者提出的要求多所承诺,仅对割让香港一事不敢作主,但表示愿“代为奏恳”。后为广东巡抚怡良告发,被革职逮问。鸦片战争结束后重新起用,历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等 。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授钦差大臣,专办军务。旋在扬州建立清军江北大营,围堵太平军。次年卒于军中。

琦善约1790—1854

清朝大臣。博尔济吉特氏,字静庵。满洲正黄旗人。袭侯爵。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反对禁烟,企图取消禁烟法令。曾诬谄林则徐“以查拿为希旨,以掩捕为贪功,以侦缉为诡谋,以推鞠为酷刑”。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舰占定海又进犯大沽,提出割地、赔款等侵略要求要挟谈判,他指责林则徐“指置不当”,声称要重治其罪。上奏皇帝,力主妥协求降,旋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到广州后,拆除海防,遣散水勇,惩责抗英有功将领。他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于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三日(1841年1月25日),擅自与义律签订屈辱的《穿鼻条约》,私允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偿烟价六百万银元。后为广东巡抚怡良揭发,被革职议罪。又被起用,历任驻藏大臣和四川总督。咸丰三年(1853年)初授钦差大臣,旋率清军在扬州建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屡战不胜。次年病死。

琦善约1790—1854

字静庵,姓博尔济吉特氏,正黄旗满洲人。世袭一等侯爵,嘉庆十一年(1806),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历任巡抚、总督、将军等职。道光七年(1827),力主开放王家营旧减坝,大浚正河,费工帑600万两,一无成效,为清中叶河工大案。道光十八年 (1838) 称严禁鸦片是“兴率土普天之大狱”,为反禁烟派之主要代表人物。二十年,英舰北犯大沽,与英领事义律会谈,允义律回广州议和。旋授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密疏粤事,力反林则徐所为,遣散水勇,拆除海防。二十一年,英军犯虎门外沙角、大角炮台。拒绝增援,遂陷。义律数索香港,琦善佯许之而不敢上闻。及英人强占香港,广东巡抚怡良奏闻,乃被革职逮治,籍没家产,拟绞监候。二十二年,起用。充叶尔羌帮办大臣,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咸丰二年 (1853) 授钦差大臣,率军驻扬州城外,建立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屡战败。次年卒于军。谥文勤。

琦善1790—1854

博尔济吉特氏,字静安,满洲正黄旗人。荫庇入仕,官至大学士。鸦片战争期间,诬陷林则徐,力主妥协投降。1841年擅自与义律议订《穿鼻草约》。1853年任钦差大臣,在扬州堵击太平军。旋病死。

琦善约1790~1854

清代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字静庵。曾任大学士、按察使、巡抚、总督等职。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他力主求和,诬陷抗战派林则徐,破坏禁烟。并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议和。次年,擅自与英方议订《穿鼻草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后为广东巡抚怡良上书弹劾,被查办革职。二十二年复用,任叶尔羌帮办大臣。后曾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等职。咸丰三年(1853年),授钦差大臣,率清军在扬州建“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屡战不胜。次年病死。

琦善约1790—1854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都统成德子。字静安。袭侯爵。嘉庆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任内,于南阳筑马营坝防汛,因堵御不速革职。道光五年(1825),擢两江总督,旋兼署漕运总督。任内,勘查黄、运两河淤垫情形并疏陈盘运之法。九年(1829),授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后调直隶总督。十八年(1838),擢文渊阁大学士。以申严鸦片烟禁,稽查天津海口,定章程7条。次年,往天津筹办防堵英国鸦片烟船。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直隶总督,宣扬抗战必败,反对林则徐布防建议。英军北犯大沽,要挟谈判,又诬陷林则徐挑起事端,允许英军返回广州议和,寻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抵广州后,撤消海防、裁减武备、解散水勇。二十一年,英军入侵虎门。他拒不援助虎门诸炮台抗英将士,实行开门揖盗,将香港让予英国,且以数百万元拱手奉之,又擅与义律签订屈辱的《穿鼻条约》,后经广东巡抚怡良揭发,被革职议罪。在道光帝庇护下,后任驻藏办事大臣、四川总督,复命为大学士、甘陕总督等职。咸丰三年(1853),授钦差大臣,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督兵阻击太平军,屡败。次年病卒。谥文勤。

琦善约1790—1854

清末大臣、鸦片战争中投降派。字静安。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袭一等侯爵。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任河南按察使,镇压人民起义,因功赏戴花翎。1824年升任山东巡抚。1831年擢直隶总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犯大沽,要挟谈判,他允许英军在广州议和,并向道光帝诬陷林则徐,力主求和。同年9月被任为钦差大臣赴广州,裁撤战备。在穿鼻会谈时,擅自与义律议订《穿鼻草约》,允许赔款和割让香港,被广东巡抚怡良等揭发,被革职抄家。1842年起用为叶尔羌帮办大臣。后历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等职。1853年初授钦差大臣,在扬州建立北大营,堵截太平军,在三汊河战败。次年秋在军中病死。

琦善约1790—1854

字静安。清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袭一等侯爵。嘉庆二十年(1815)在河南按察使任内,以镇压汝宁、光州一带人民起义有“功”,赏戴花翎。道光四年(1824)升山东巡抚,任内又在临清州一带镇压马进忠等人反清起义。道光十六年授协办大学士,十八年又拜文渊阁大学士。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直隶总督。英舰北犯大沽,提出侵略要求,要挟谈判。他被道光帝派往天津白河口与英军代表查理·义律谈判,竟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州,一切问题均可谈判和得到满意解决。并在道光帝面前诬陷林则徐挑起事端,措置失当,声言要为侵略者“代伸冤抑”,要重治其罪。同年八月,被任为钦差大臣赴广州谈判,力反林则徐所为,撤除战备,遣散水勇,重用汉奸。道光二十一年在英军威逼下,擅自允诺赔款割地。事为广东巡抚怡良揭发,被革职议罪。经道光帝庇护,不久又被起用,后历任驻藏大臣、四川总督。咸丰三年(1853)初,授钦差大臣,驻防楚、豫交界处防堵太平军。太平军攻克南京、镇江、扬州后,与直隶提督陈金绶,率领直隶、陕西、黑龙江等省马步各军,迅赴扬州附近建立“江北大营”,与太平军对抗。次年秋,病死军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