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业琉璃在楚国称为“陆离”,包括以粘土、长石、石膏等为原料而烧成的釉瓦和料器(古玻璃),湖南、湖北、河南等楚国故地都有出土,以湖南楚墓出土的料器最多。长沙地区的110多座楚墓中共出土琉璃璧、瑗、环、珠、管等210多件,资兴旧市的19座战国楚墓出土琉璃璧、珠等22件。楚琉璃器的来源,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说来自西亚; 一说出于自制;一说认为属于钠钙玻璃一类的“蜻蜓眼”式的琉璃珠,与西方琉璃珠极为相似,为西亚所输入,而属于铅钡玻璃一类的璧、瑗、环、剑珥、剑首等都是我国传统的器形,琉璃器上的云纹、谷粒纹、龙纹是我国传统的纹饰,印上的文字更是我国特有的文字,当属自制。《楚辞》中提到“陆离”一词有7次之多,表明楚地一带人们较多地使用色彩美丽的琉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