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理血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理血剂blood-regulating prescriptions

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调理血分功能,用以治疗血病的方剂。血病包括血热、血虚、血瘀、血溢(出血)等,故理血剂应分为清热凉血、补血、活血化瘀及止血等类。但因清热凉血剂归入清热剂中,补血剂归入补养剂中,故通常所说的理血剂主要指活血化瘀剂和止血剂两类。
活血化瘀剂 常用红花、桃仁、当归、川芎、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组成,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内阻或跌扑闪伤等病证的方剂。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生化汤。
止血剂 常用白茅根、小蓟、槐花、地榆、侧柏叶、蒲黄、灶心土、白及等为主组成,适用于血离经络而出现的各种出血证如鼻衄、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的方剂。代表方如槐花散、十黑散、秦艽散。
本类方剂性多破泄,凡怀孕母畜应当慎用。根据气行则血行的理论,在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常佐以理气药,则收效更佳。使用止血剂应注意适时。若止血过早, 易致留瘀。对出血兼有瘀滞者, 还应适当配以活血化瘀药, 以防血止瘀留。

理血剂

理血剂

理血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者宜决之”和“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的治疗原则,使用理血药为主而组成的一类方剂。
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及止血两大作用。活血化瘀方剂适用于外伤血脉,或外感热灼血分,或内伤气滞而血凝,或寒闭脉络而血泣,以及产后血脉损伤等而产生的瘀血证,止血方剂适用于血离常道,妄行外溢所致的出血证。
应用理血剂治疗血证时,须根据瘀阻或出血的病位、发病的轻重缓急及寒热虚实的病变性质等不同,而选用不同的理血剂,主要分以下两大类:
(1) 活血化瘀:适用于蓄血及瘀血证,如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行、瘀积包块、外伤瘀肿、瘀阻经脉半身不遂、瘀血内停胸胁疼痛,以及痈肿初起等证。瘀血证,有因气滞者,有因热瘀互结者,有因寒凝血泣者,有因久瘀入络者,以及血瘀积块成癥瘕者。故本类方剂常以活血化瘀药与理气、清热、温经、通络及破积消癥药配伍,使气行则血行,热清寒去络通则瘀散,积化则癥消。
(2) 止血:适用于血失常道而妄行的出血证,如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证。出血证之成因,有血热妄行、阴虚火动、瘀阻血不归经、脾阳虚弱、气不摄血及冲任虚损失固等不同,故本类方剂常以止血药与清热降火、滋阴泄热、活血化瘀、温阳益气及固养冲任药配伍,使热清血自安,虚火降则血宁,瘀化则血有所归,阳复气旺则血有所统,冲任得调则经有所固。
理血剂的应用原则,应首先辨明原因,分别标本缓急,按急则当治其标,缓则宜顾其本,或标本兼治,灵活使用。逐瘀过猛,易于伤正; 止血过急,易致留瘀。应用活血化瘀剂,要掌握活血而不破血,逐瘀而不伤正的原则。只可暂用,不可久服,宜中病即止。凡血虚无瘀者尤应忌用。久瘀易致正虚,宜注意攻补兼施,或以攻为主,或以补为主,应权衡虚实,灵活运用。活血化瘀剂,性多破散,故月经过多及怀孕妇女均须慎用或忌用。对于止血剂的应用,宜掌握出血证的原因和虚实性质。实证多见气火亢盛,虚证每见阴虚火旺或气虚羸弱。故“见血休治血”,应注意治本,不可单纯于止血。若大剂凉血止血,则容易造成留瘀,往往导致血不归经,而出血反复不止。因此,使用止血剂又须适当配伍化瘀之品。

☚ 十八味丁沉透膈汤   桃核承气汤 ☛
000042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