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班禅额尔德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班禅额尔德尼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之一。班,梵语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禅,藏语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1645年(清顺治二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格鲁派领袖人物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清中央政府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额尔德尼的地位。此后,历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现世班禅额尔德尼为十世。 班禅额尔德尼 西藏喇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之一。班,梵语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禅,藏语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清顺治二年(1645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格鲁派领袖人物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清中央政府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额尔德尼的地位。此后,历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地方分裂和建设开发西藏的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班禅额尔德尼班,梵语Pandita的省略音译,意为“通晓五明的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音译,意为“宝”。喇嘛教格鲁派(黄教)最高领袖人物之一的称号。十七世纪初,扎什伦布寺座主*罗桑却吉坚赞(1567—1662)以佛学知识渊博, 被人尊称为“班禅”。明崇祯十五年(1642)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消灭黄教敌对势力*藏巴汗,清顺治二年(1645)固始汗赠罗桑却吉坚赞以“班禅博克多”尊号(“博克多”,蒙语音译,对智勇兼备人物的尊称)。康熙元年(1662)罗桑却吉坚赞卒, 其弟子达赖五世为其寻找转世灵童, 班禅活佛转世系统于此时正式建立。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四世, 一至三世系追认。自班禅四世起,历世班禅都以扎什伦布寺为母寺。五十二年清圣祖派专人进藏, 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赐金册金印,正式确定其宗教地位。此后, 历世班禅都经中央政权册封,成为定制。固始汗曾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班禅管辖。清朝袭固始汗旧例, 于雍正六年(1728年)重新划定班禅在后藏辖区。与达赖同为西藏政教领袖。1959年民主改革后, 严格区分政治和宗教的界限, 废除班禅在政治上原有的封建特权。现在班禅额尔德尼为第十世。 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系统之一的称号。1645年(清顺治二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尊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清朝封班禅5世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该活佛世系称为“班禅额尔德尼”,简称“班禅”。今传至11世。 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系统称号之一。班,梵语,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 禅,藏语,意为“大”; 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以“班禅”作为历代转世活佛的称号,始于17世纪。明崇祯十四年(1641),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率军进藏,统治了卫、藏地区。为了巩固他在西藏的统治,于清顺治二年(1645)尊格鲁派首领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 (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18世纪初,由于六世达赖的兴废问题引起了藏蒙地区的动荡,清政府为了稳定局势,安定人心,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额尔德尼的地位。此后历世班禅必经中央册封方有效,成为定制。 ☚ 达赖喇嘛 土观 ☛ 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系统称号之一。班,梵语,意为“精通五明的学者”; 禅,藏语,意为“大”; 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以“班禅”作为历代转世活佛的称号,始于17世纪。明崇祯十四年(1641),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率军进藏,统治了卫、藏地区。为了巩固他在西藏的统治,于清顺治二年(1645)尊格鲁派首领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 (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18世纪初,由于六世达赖的兴废问题引起了藏蒙地区的动荡,清政府为了稳定局势,安定人心,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额尔德尼的地位。此后历世班禅必经中央册封方有效,成为定制。 ☚ 达赖喇嘛 土观 ☛ 班禅额尔德尼 135 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班”,梵文 “班智达” 的略称;“禅”,藏语意为大。班禅即大学者之意。1645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宗喀巴四传弟子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博克多,蒙古语,意为“智、英武”。此为班禅名义之始。清顺治帝令主持扎什伦布寺,管辖后藏部分地区。罗桑却吉坚赞为第四世班禅,前三世均为追认。1713年清圣祖封第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确认班禅之地位。此后历代班禅额尔德尼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现已传承十世。 ☚ 达赖喇嘛 哲布尊丹巴 ☛ 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额尔德尼Banchaneerdeni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之一。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进军西藏,消灭了反对格鲁派的藏巴汗政权,格鲁派获胜。由于格鲁派宗教领袖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却吉坚赞在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固始汗仿照俺答汗赠索南嘉措“达赖喇嘛”尊号的办法,也赠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的尊号。“班”为“班智达”的简称,是梵语“智慧”之意。“禅”是藏语“钦波”的简称,为“大”的意思。“博克多”为蒙语,是对睿智英武之人的尊称。罗吉却吉坚赞即为四世班禅,追尊克珠杰、索南确朗、罗桑丹珠为一、二、三世班禅。令其主持札什伦布寺,并管辖后藏部分地区。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圣祖玄烨派人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正式确定了班禅在宗教与政治上的地位,并规定与达赖一样,其转世也必须经驻藏大臣通过金奔巴瓶掣签确定,成为定制。 ☚ 达赖喇嘛 曹雪芹 ☛ 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简称“班禅”。班,梵文“班智达”(意为“学者”)之略;禅,藏语“禅保”(意为“大”)之略。清顺治二年(1645年),统治卫藏的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尊宗喀巴四传弟子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并划日喀则周围地区归其管辖,是为班禅四世。其徒众后又分别追认格雷贝桑、索南乔朗、罗桑顿珠为一、二、三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封班禅五世罗桑益西为“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颁金册金印,确认班禅在格鲁派中地位。此后历代班禅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今之班禅为第十四世。 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另一为达赖喇嘛),简称班禅。“班禅”系梵语“班智达”(学者)与藏语“禅保”(大)的省称,意为“大学者”。“额尔德尼”,满语,为梵语ratna之变音,旧译“宝师”或“大宝”。班禅的名称是从罗桑确吉坚赞开始的。他22岁(1588)在扎什伦布寺受比丘戒,被认为是罗桑顿珠的转世,广学经教勤修定慧。清顺治二年(1645),和硕物蒙古固始汗因入藏后,与五世达赖合作统领西藏,深得罗桑确吉坚赞之助,故赠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以旌其勋劳。博克多,蒙语,对睿智英武人物的尊称,此为班禅名义之始。顺治帝亦封之为“金刚上师”,令主持后藏扎什伦布寺,并划后藏部分地区归其统辖,其徒众上溯师承,追认克主杰、索南乔朗、罗桑顿珠三人为其前三世,遂形成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四世班禅去世后,罗桑意希成为其转世班禅。清康熙六年(1667)他被迎至扎什伦布寺坐床,师事达赖五世。达赖五世去世后主持达赖六世寻认,受戒诸事。达赖七世进藏、坐床诸事亦由他主持。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廷封以“额尔德尼”称号,并颁金册金印。至此清朝中央政府予以确认,分管后藏部分地区政教事务的大权,常驻扎什伦布寺,教徒尊为无量光佛化身。此后历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皆由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过去各世班禅中以四世、五世、六世、九世最为著名。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于1989年1月28日在日喀则逝世。 ☚ 达赖喇嘛 活佛 ☛ 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1616年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圆寂,据说是被后藏藏巴汗派人刺死的,藏巴汗并不准达赖再转世,格鲁派面临危机。1617年,时任札什伦布寺座主的罗桑却吉坚赞辞札什伦布寺职务到拉萨兼任哲蚌、色拉二寺座主。他治好藏巴汗的病,得到藏巴汗同意,准许达赖转世。1622年他主持迎五世达赖到哲蚌寺,1625 年为其授沙弥戒,1635年冬和达赖的第巴索南饶丹派人求助于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顾实汗,1638年又为五世达赖授比丘戒。总之,罗桑却吉坚赞是17世纪上半期挽救格鲁派危机的决策人物。顾实汗控制青藏后,以罗桑却吉坚赞为师。1645年,顾实汗赠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称号。“班掸”,意为“大班智达”,由梵文“班智达”(通达五明的人的称号)和藏文“钦波”(意为大)连缀而成。“博克多”,蒙古人对睿智英武人物的尊称。从此开始有了班禅这一称号。同时顾实汗和五世达赖又请罗桑却吉坚赞回札什伦布寺,并划后藏部分地区由他管辖。1662年,罗桑却吉坚赞去世,五世达赖为他选定转世灵童。这样,就确立了班禅系活佛转世制度。以罗桑却吉坚赞为四世班禅,追认宗喀巴第一位大弟子克珠杰·格勒巴桑为一世班禅,索南却朗为二世班禅,罗桑丹珠为三世班禅。1713年,清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并重新划定他在后藏的辖区。“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从此“班禅额尔德尼”遂成为这一系活佛的世袭称号。这一系活佛目前已传10世,他们是: ☚ 达赖喇嘛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 班禅额尔德尼又作“班臣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达赖、班禅)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班系梵语,是“班智达”一词的简称,意为“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贝”。清顺治二年(1645),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治卫、藏时,尊扎什伦布寺的寺主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的称号,“博克多”为蒙语,对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的尊称。令其主持扎什伦布寺,划后藏部分地区归其管辖。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初以“班禅额尔德尼”封五世班禅洛桑也协,并赐金册、金印、确认班禅在格鲁派的地位,遂成定制。自第一世班禅克主杰·格雷贝桑起到现在,已经历十世。历代班禅住后藏札什伦布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