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微星座名。即太微垣。古代天文家分天體恒星爲三垣,太微垣爲上垣。《文選》張衡《思玄賦》:“出紫宮之肅肅兮,集太微之閬閬。”《後漢書》作“大微”。 太微tài wēi星名,在北斗之南,轸宿和翼宿之北。《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也。”许慎注:“太微,星名也。太一,天神也。”汪瑗集解说:“有曰太微者,有曰少微者,有曰紫微者。太者,尊之之词,谓天帝所居也。”故太微常用来指代天庭。《九思·守志》:“望太微兮穆穆。”佚名注:“太微,天之中宫。”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二) > 太微垣 > 太微 太微 tàiwēi 太微天区名。又名太微垣。我国古代把环绕北极和接近头顶上空的恒星群分成三个大区,叫“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垣加二十八宿,形成了我国古代独特的观察星象的体系。太微垣是三垣中的上垣,在翼、轸、角、亢四宿之北,大体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中的室女、狮子、后发等星座的一部分。《楚辞·远游》中有“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的诗句,表明至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就已对三垣天区有了划分。古代神话多以为天庭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