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珠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珠算

 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甄鸾注: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
 

《数术记遗》


 [注]①原文脱五,依钱宝琮补。
 【评】这里的珠算,并非元、明之后流行的珠算盘。然可视作珠算盘的雏形,并且是由筹算脱胎出来的。
 算盘 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
 

元·刘因《静修先生文集》


 【评】刘因的诗批评人们不用珠算而仍用筹算,说明珠算使用未久,而珠算、筹算并行的情形。
 算盘式:一尺二寸长,四寸二分大,框六分厚,九分大,起碗底。线上二子,一寸一分;线下五子,三寸一分。长短大小,看子而做。
 

明《鲁班木经》


 【评】《鲁班木经》作于15世纪,所记算盘规格与现今算盘基本相同,然较原始,后柯尚迁《数学通轨》(1578)中的珠算盘图与今同。
 算盘 古人布算以筹,今用算盘,以木为珠,不知何人所造,亦未审起于何代。案:陶南村《辍耕录》有走盘珠、算盘珠之喻,则元代已有之矣。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评】陶宗仪《辍耕录》作于1366年,清学者钱大昕认为元代已有珠算盘的看法是正确的。

珠算zhū suàn

用算盘计算的方法。1880年崇礼《富国策·序》:“冠西先生陈席上之珍为泰西之彦,以珠算牙筹之法施于有政。”1880年傅兰雅辑《格致汇编》第三册《互相问答》:“凡通晓九九珠算或笔算者用之则无甚大益,惟数算不甚通,或不熟九九之人,用此法颇觉捷便。”

珠算←→笔算 口算zhū suàn ← → bǐ suàn kǒu suàn

珠算:用算盘计算的方法。
笔算:用笔写出算式或算草来计算的方法。
口算:边心算边口说地运算。
【例】 要让小学生熟练地掌握珠算、笔算和口算的技能。

珠算

085 珠算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方法。由筹算演变发展而来。唐中叶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计算量及其繁难程度大增。迫切需要简化筹算方法。于是出现一系列筹算简捷算法的口诀。遂使计算大为简化。使用筹算已显得十分拙笨。改革计算工具势在必行。遂有珠算盘的发明。珠算的记数和计算都吸收了筹算的方法。其四则运算皆以口诀指导拨珠完成。口诀是珠算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加、减法口诀为珠算所特有;乘、除法口诀则完全采用筹算的九九和九归口诀。珠算盘和珠算术皆非一人一时所发明,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据考证,元代已应用珠算。到明代,商业经济繁荣。珠算术逐渐普及,取代了筹算。《直指算法统宗》的编著和流传是从筹算到珠算的转变完成的标志。珠算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百年来它对中国计算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近年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珠算的诸多优点甚至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在国内外至今仍盛行不衰。

☚ 珠算盘   留头乘 ☛

珠算/算盘/珠算记数/拨珠/珠算加法/珠算减法/珠算乘法/留头乘/破头乘/掉尾乘/隔位乘/乘法定位法/珠算除法/九归/归除法/飞归/商除法/凑倍除法/除法定位法/悬珠/倒数乘除法

☚ 平面角单位   珠算 ☛

珠算

珠算Zhusuan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数字计算的方法,通过手指拨动算盘上的算珠进行运算,一般借助口诀指导拨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口诀和方法是珠算算法的主要内容,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使中国长期沿用。“珠算”一词最早见于相传为汉代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原文只有10个字: “珠算, 控带四时, 经纬三才。”根据北周甄鸾的注解,这种“珠算”是将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以存放可以上下移动的珠子, 中间一部分用以实施计算。整个算具沿横向分为一些不同的位,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珠与下面四珠颜色不同,上珠当五,下珠每珠当一,这种“珠算”与今天的珠算有何联系迄今尚无定论。
中国古代曾长期以算筹为工具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的演算。唐中期以后,商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数字计算能更加迅速准确地进行, 促使人们对筹算算法进行改革,不仅使算法大为简捷,而且出现了口诀化的趋势, 从而为珠算成为一种迅速有效的实用算法创造了前提。
今天意义上的珠算(不包括其各种雏形)大约在宋代已经出现,其算法原理及口诀均由筹算演变而来。至迟在南宋后期,筹算除法的九归口诀已大致成熟,而乘法九九口诀古已有之,这时便直接为珠算所用,此后,珠算虽然在元代史料中屡有所见,却并未普及。明代商业经济繁荣,珠算在其推动下迅速发展普及,逐渐取代了筹算。
现存最早载有算盘图式的书是明洪武四年(1371)新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现存最早的珠算专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流行最广,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珠算书则是明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中国珠算自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近年又开始流行于美洲。由于算盘不仅是一种极为简便的计算工具, 珠算术还有着独特的教育职能, 因此至今盛行不衰。

☚ 珠算   算盘 ☛

珠算

运用算盘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起源于中国,后来流传到东亚各国。其产生最迟不晚于15世纪。

珠算

珠算

运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计算的方法。东汉东莱(今莱州市)人徐岳的《数术记遗》中有关于珠算的最早记载。书中记述,他的老师刘会稽曾访问过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为他解释了十四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书中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南北朝时期北周汉中郡守甄鸾为此作了注释:“刻板为三分,其中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间、故云‘经纬三才’也。”这种算盘上面一珠下面四珠,上下珠不同色,是今算盘的雏型。

珠算

☚ 统炮   秦九韶 ☛

珠算zhu suan

reckoning by the abacus

珠算

operation on the abacus

珠算

科技类名词。中国古代记数法之一,始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指以“珠”为计算工具的一种计算方法。以板一块,上刻横道三条,其上下二道,以置游珠,中间一道以定算位,上下珠竖置,每位各五珠,上置一珠,下置四珠,以颜色相区别,其上珠作五,其下四珠,珠各作一,以此即可作加、减、乘、除、开方等的运算,而成为明代兴起的珠盘(俗称算盘)的前身。但今制珠盘上二珠、下五珠,且有脊梁(俗称横档)区别上下珠,与汉代珠算有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