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产
环境生产系相对于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三种生产理论所描述的世界系统中的一个因素。具体来说,环境生产是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两个组成部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只认识到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这两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环境生产环节的存在,因而对世界系统运行的看法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相应的观念和理论,所采用的行为方法和技术,使得世界系统的运行呈现出混乱和无序,从而使发展不可持续化。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行为模式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今天,人们认识到世界系统中不仅有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环节,也包含环境生产环节,三者的结合和渗透形成了人——环境大系统的有序运行。其中任何一种生产运行不畅都将影响和损害上述大系统的和谐与有序。
环境生产环节的两个基本参量是污染消纳力和资源生产力。环境生产的污染消纳力是指环境接受从物质生产返回的加工废弃物和从人的生产返回的消费废弃物,并消解这些废弃物的能力。当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污染消纳力之后,环境品质就会急剧下降。资源生产力则是指环境产生或再生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的能力。当物质生产过程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资源生产力时,就会导致能作为资源的环境要素的存量降低。如果所对应的要素是可再生的,则由于其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联性而可能导致环境状态失衡。
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当然可能使新的环境要素成为新的资源,但从根本上来说,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仍应当就可再生环境要素的资源生产力、不可再生环境要素储量和开发替代资源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综合平衡。随着社会总消费的提高,仅仅保护环境是不够的,人类还必须主动去建设环境,以加强环境生产,提高环境的污染消纳力和资源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