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玫瑰传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玫瑰传奇》《玫瑰传奇》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中风格独具的言情故事诗,分前后两个部分,由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写成,表现了两种不同的阶级倾向。人们常说的《玫瑰传奇》,通常指的是故事诗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写于13世纪20年代,长4000余行,出自于教士吉约姆·德·洛利斯之手,表达的是他个人田园诗般的爱情追求。他以“情人”自许,把“玫瑰”比作心中的少女,把“情人”对“玫瑰”的追求比喻为自己对少女的爱情,整个故事假托在梦幻之中。吉约姆的故事诗没写完就去世了,巴黎有产者让·克洛比奈尔继续写下去,在13世纪60年代便产生了长达17000余行的续作。第二部分的中心内容是:“情人”经过了种种磨难,作出了种种努力,调动了一切力量,包括用“金钱”、“财富”去博取欢心,直到解放“玫瑰”的战斗获得最后胜利,“情人”终于摘取了“玫瑰”。 吉约姆的开篇之作,宣扬的是一种虚伪的贵族阶级的典雅爱情,虽然在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思想内容不过是对日渐没落的贵族阶级矫柔造作的爱情作品的沿袭。克洛比奈尔的续作扩大了爱情婚姻的表现范围,引进了买卖婚姻这一社会现实,用拟人的手法,出色地塑造了根本对立的“自然”和“伪善”两个形象,抨击了教会势力和贵族阶级,广泛表达了当时市民阶级的社会政治观点。“爱情”率众解放“玫瑰”,“伪善”要求加入战斗,“爱情”要它先作忏悔。“伪善”的“坦白词”,把教会的虚伪和狠毒披露得淋漓尽致。“自然”主持正义,以解放“玫瑰”的事业为己任,它的“演说词”不仅痛斥了教会人物,而且还嘲讽了自命高贵的封建贵族阶级,提出了以人们实际表现出的品质作为区分贵贱的标准:“若无优良道德品质,门第高贵分文不值。”闪烁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 《玫瑰传奇》在艺术上的独到成功之处,是隐喻手法的运用。诗人让“美貌”、“坦率”、“自然”、“慷慨”和“爱情”为伍,去战胜“丑恶”、 “坏嘴”、“虚伪”和“吝啬”等结成的反“爱情”同盟,爱憎溢于言表,善恶泾渭分明。“爱情”和“虚伪”之间的对话,“自然”与司祭之间的长谈,开创了法国文学运用拟人化手法的先河,对后世文学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玫瑰传奇 《玫瑰传奇》法国中世纪最著名的长篇故事诗。它分为两个部分,原来的作者吉约姆 ·德·洛利斯相传是一个教士,他写的 《玫瑰传奇》是一部纯爱情题材的作品,用隐喻梦幻的手法写自己年轻时代的 一段爱情遭遇,以“玫瑰”来比喻所爱的少女,并将“美貌”“坦率”“文雅”以及“吝啬”“嫉妒”“胆怯”等两类不同的情欲都拟人化。吉约姆的爱情理想是贵族式的典雅爱情。 ☚ 拉封丹寓言集 罗兰之歌 ☛ 玫瑰传奇 《玫瑰传奇》Roman de La Rose形成于13世纪20年代,作者是神父吉约姆·德·洛利斯。作者用韵文体诗抒发自己的一段爱情遭遇,借用隐喻手法,以“玫瑰”象征少女,叙述自己对“玫瑰”追逐失败的故事。一个青年人梦里进入一座神奇的花园,园中主人叫享乐。青年人在泉水中看见玫瑰的映像,一瞬间,青年中了爱神之箭,对玫瑰产生了爱情。他想把玫瑰采下,可是流言、羞耻心却反对他,结果恋人以失败告终,被逐出花园。诗人以隐喻的形式宣扬了贵族虚伪典雅的爱情。13世纪末,让·德·墨恩写成《玫瑰传奇》续篇,讲述恋人经过种种努力,终于获得了玫瑰。续篇主要揭示爱情与婚姻日益变成买卖;涉及许多社会问题,反映了市民阶层对社会的政治态度。上篇全诗为4300行,续篇为18000行,规模宏大。这部长篇叙事诗对中世纪的法国文学有广泛的影响,开创了隐喻手法。 ☚ 列那狐的故事 古今之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