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玛拉沁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玛拉沁夫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玛拉沁夫专集广西师范学院中文
系编
1979年10月版228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玛拉沁夫研究专集
蒙古作家玛拉沁夫
作家小传:玛拉沁夫(自传)
周作秋
登原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439页
*明报1973年12月19日
民族文学研究1981年1—2期
玛拉沁夫林曼叔等*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205页

玛拉沁夫

我的文学创作道路
记蒙族作家玛拉沁夫
牧童与少数民族文学——玛拉沁夫印象记
玛拉沁夫
行 人等
李传锋
当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1期
广州文艺1981年12期
边疆文艺1983年2期
玛拉沁夫

玛拉沁夫1930—

小说家。辽宁吐默特旗人。蒙古族。1945年参加革命,在部队做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县委宣传部长、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民族文学》主编。1951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1957年出版反映内蒙古人民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善于把对草原风光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相结合,构思精巧,语言流畅,充满着诗情画意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他的著作还有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花的草原》,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草原晨曲》《沙漠里的春天》《祖国啊,母亲》,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散文集《远方集》。有《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玛拉沁夫小说选》。

☚ 白桦   方之 ☛

玛拉沁夫1930—

当代蒙古族作家。辽宁省吐默特旗人。幼时家贫,只读了几年书。1945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在内蒙古文工团开始写作。1951年发表《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受到文艺界的重视。1952年,与张海默合作,将小说改编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影片获文化部故事片三等奖。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6年任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197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长篇小说有《在茫茫的草原上》,其上部发表于195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文艺评奖文学一等奖。短篇小说集有《春的喜欢》(1954年)和《花的草原》 (1962年),中篇小说有《第一道曙光》(1980年),《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 (1982年) 等。散文有《远方集》。电影文学作品有《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 (1975年拍摄)、《祖国啊、母亲》(1977年拍摄)。

玛拉沁夫

玛拉沁夫1930—MalaQinfu

当代小说家。内蒙古吐默特旗人。1946年在内蒙古文工团开始写作,主要写一些战地通讯和剧本。1951年发表处女短篇《科尔沁草原的人们》。1952年秋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时开始酝酿和创作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第一部于1957年出版,“文化大革命”后发表第二部,全书完成后将成为三部曲。还有短篇小说《活佛的故事》、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等。短篇集有《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春的喜歌》、《花的草原》。还有电影文学剧本《沙漠的春天》、《祖国呵,母亲!》和散文集《远方集》等。
短篇《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花的草原》产生过较强烈的反响。前者歌颂蒙族男女青年萨仁和桑布捉特务、救草场的英雄事迹。后者通过描写长跑健将杜古尔关心、激励、提携草原青年一代运动员向高目标进取的事迹,歌颂体育运动中的新道德、新风尚。
《茫茫的草原》是玛拉沁夫的代表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蒙古族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它描写内蒙古察哈尔草原人民在抗战胜利后至解放战争时期所进行的复杂斗争,歌颂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展示蒙族的历史命运和前途,表现民族解放、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大主题。它采用多线索交织的故事性结构。主人公铁木尔的成长线索,以官布为队长的明安旗骑兵中队发展壮大的线索,贡郭尔纠集明安旗保安团进行破坏捣乱的线索,上层人士瓦其尔企图走中间道路的线索,交织成复杂的历史斗争画图。它富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它的独特的草原风光、蒙族生活、蒙族性格、蒙族情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它的抒情色彩强烈,长于运用抒情散文笔调,笔端富于激情,行文流畅,表现出自在、清丽、朴素、明快的文风,但有人说它尚欠隽永。

☚ 梁斌   王愿坚 ☛
玛拉沁夫

玛拉沁夫1930~

当代蒙古族作家。辽宁吐默特旗黑城子村人。自幼家贫。1945年参加八路军。1951年写成处女作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通过蒙族姑娘萨仁高娃追击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和抢救苇塘的故事,歌颂了新中国青年一代为人民利益而奋不顾身的高贵品质,开始显露了作者的才华。此后,他继续创作了几十个短篇小说,辑成《春的喜歌》和《花的草原》两个集子。这些作品以简洁明朗的语言,描绘了解放后蒙族人民新的生活和新的精神面貌。同时还创作了《沙漠的春天》和《祖国啊,我的母亲》等电影文学剧本,分别于1975年和1977年拍成电影。于1956年写成的《在茫茫的草原上》,以内蒙古自治运动及解放初期内蒙古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着力描写了察哈尔草原上一支骑兵中队成长的过程。作品塑造了以青年牧民铁木尔为代表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层现了蒙族人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革命斗争,成为解放后第一部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并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文学一等奖。另有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他的作品情节交叉错落,抒情笔调浓厚,富有强烈的蒙族地方色彩。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9年后任该会书记处书记,《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等职务。

☚ 阿·敖德斯尔   扎拉嘎胡 ☛
000066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