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韬1828—1897

清末学者。原名利宾,字紫诠,号仲弢,别号弢园老人、天南遯叟,江苏苏州人。十八岁中秀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受雇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的墨海书馆,供职十三年。咸丰十一年底(1862年初)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将领刘肇均,建议太平军力争长江上游。此信为清军所获,受通缉,逃香港,为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翻译中国经书。同治六年(1867年),被理雅各邀往英国译书,并游历法、俄等国。1874年在香港《循环日报》任主笔,宣传变法自强,提出“富国即治国之本”,主张允许民间自立公司。又和洋务派官僚丁日昌等相交往,为其出谋献策。1884年得到李鸿章默许,回上海。晚年任格致书院掌院。主张向西方学习,赞扬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对洋务派有所批评,但又不欲改变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其人学识渊博,能文,著作包括政、经、史、地、天文、历算、小说、笔记等,辑为《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数十种。

王韬

王韬烈士(1921—1943) 青浦县烈士小传第36页

王韬(1828—1897)

清吴县甫里(今江苏苏州甪直)人。原名利宾,曾名瀚,字仲弢,号紫铨、子潜,别号弢园老民、天南遁叟、蘅华馆主等。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诸生。二十九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赴上海墨海书馆。同治元年(1862 年)因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清政府通缉,逃亡香港,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十三经》译为英文。后漫游法、英等国。十三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变法。光绪五年(1879 年)考察日本。十年返回上海,创办弢园书局,任格致书院掌院,一度主编《申报》。二十年曾为孙中山修改《上李鸿章书》。学贯中西,重经世致用,鼓吹变法自强。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领域皆有杰出成就。文擅政论,不守桐城义法自成一家。著有《国朝经籍志》《韬园文录外编》《韬园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

王韬

王韬1828—1897

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弢,别号弢园老人、天南遯叟。江苏长洲(今吴县)人。十八岁考中秀才,后屡试不中。1849年任职于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1862年初,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将领刘肇均,事为清政府获悉,下令缉拿,被迫逃往香港,为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翻译中国经书,并历游英、法、俄等国。1874年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1884年获李鸿章默许,回上海主持格致书院。主张变法自强,常为洋务派出谋献策,但对洋务运动亦多批评。最早致力于文章社会化,肯定报章日用散文的价值,在散文发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有 《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淞隐漫录》、《眉珠庵词钞》、《遯窟谰言》、《蘅华馆诗录》、《花国剧谈》、《弢园笔乘》等数十种。

☚ 邓辅纶   李慈铭 ☛

王韬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弢,别号弢园老人等。道光秀才。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赴上海,在英国教会所办墨海书馆任职。屡向清廷献“御戎”、“平贼”策,不被采纳。1862年初(咸丰十一年底)返乡,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遭清廷通缉,潜居香港。1867年(同治六年)赴英译书,后游历法、俄,悉心研究西方富国强兵之道。1870年回香港。1874年办《循环日报》,任主笔,宣传变法自强。主张民间兴办工矿交通事业,“先富而后强”;向往“君民共主”政体。1884年(光绪十年)回上海掌格致书院,并任《申报》编纂主任。与丁日昌、盛宣怀等结交,对洋务活动既献计,又批评。学识渊博,著述颇丰,涉及经济、政治、历史、地理、天文、历算等。著作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

王韬 - 人文名篇 - 可可诗词网

王韬

改良派思想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初名利宾,后改名韬,字紫诠、兰卿,号仲弢,外号“长毛状元”。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秀才出身。1849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初(咸丰十一年底)回乡,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1867—1870年,赴英国译书,并游历法、俄等国。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宣传变法。主张设议院、广贸易、开煤矿、筑铁路、兴织纴、造轮船、办学校。1884年回沪,主持格致书院。著有《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

王韬1828—1897

近代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原名利滨,后改名韬,字仲弢,号紫铨,别号弢园老人等,江苏长洲人。他于考中秀才后,屡试不第。1849年到上海墨海书院任教,1861年冬去香港,在港助英人理雅各译中国经书,后随理雅各赴英,1870年返港,此后在港任《循环日报》主笔达十年,1884年返沪。著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数十种。王韬较早宣传“变法自强”。他强调“治国之本”在富强,而要富强则须“行西法”、“师所长,夺所恃”。他主张“以通商为国本”,提倡发展贸易和兴办近代工交企业。王韬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认为英国之所以富强在于“善治民”。他还具有“重民”思想,以为国之富强“系于民”。王韬还以改革清朝法制为“变法自强”的一项内容,并建言“以西法参用其间”。他提倡学习律例,认为官员应由“明律例者”充任,并主张争取收回“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

王韬

中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江苏长洲(今苏州市吴中区)人。1828年生,卒于1897年。18岁中秀才。1871年在香港与人合作,成立中华印务总局。1874年2月创办《循环日报》,任主笔达10年,发表大量鼓吹变法自强的政论文章。1884年回上海定居。晚年继续为《申报》、《万国公报》等报撰稿。

王韬

168 王韬

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太平天国革命以后,他开始摆脱封建经济思想的束缚,提出在中国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他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是秦汉以来二千年封建历史上的一大变局,中国必须变法自强,向西方学习。他认为西方国家“恃商为国本”,中国要富强,也必须发展海外通商,他尖锐地批判了封建重农抑商思想,要求国家保护商人利益,从各方面促进中国商务的发展。他主张裁撤厘金,收回列强在中国夺取的关税自主权,开煤铁、制机器、造轮船、修铁路、办工厂、设保险,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各个部门,并要求采用“许民间自立公司”、“富民出其资,贫民殚其力”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他认为经济侵略和军事侵略是西方列强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两种手段,所以中国也应“兵力商力二者并用,则方无意外之虞”。王韬虽然积极主张“变器”,即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但却反对改变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孔孟之道。对洋务派的官督商办也抱有幻想。

☚ 陈启源   唐廷枢 ☛

王韬

089 王韬

他认为 “变”是历史的必然,即使“孔子处于今日,亦不得不一变”“欧亚诸国之为治,亦由渐而变”。但他又主张“变”只能变“器”不能变“道”。他说:“夫孔子之道,人道也,人类不尽,其道不变。”农、工、商等技艺是“器”,可以变。但三纲五伦圣人之道则不可变。这是形而上学的渐变论。

☚ 洪仁玕   严复 ☛

王韬

146 王韬1828—1897

清末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报刊政论家。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韬,别号韬园老人,笔名遁窟废民、天南遁叟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1862年到香港后改名韬。道光秀才。1849年在上海英国教会所办墨海书馆工作,和艾约瑟等一起编译《格致新学提要》、《西学原始》等书,并参加编辑上海第一个中文刊物《六合丛谈》。1862年因上书太平军,遭清廷通缉,避居香港,协助传教士理雅谷翻译中国经书,并曾任《华字日报》主笔。1867年赴英译书,后游历法、俄、日本,悉心研究西方富国强兵之道。1870年回香港。1874年1月,和黄平甫等创办《循环日报》,任主笔,评论洋务,宣传变法自强。他重视报刊言论,撰写了大量政论,成为我国近代第一个报刊政论作家,并开我国政论报刊之先河,使《循环日报》成为19世纪后期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有影响的近代报纸。其政论写法新颖独特,在中国新闻史上有开创意义。他提倡我国报纸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主张自设西文日报,与外报进行舆论斗争。1884年回沪定居,开设韬园书局,主持格致书院,并为《申报》、《万国公报》等撰稿。所著《韬园文录外编》是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所著尚有《遁叟谰言》、《韬园尺牍》等40余种。

☚ 梁发   美查 ☛

王韬

163 王韬1828—1897

近代政论家、文学家。原名畹,字利宾;后改名韬,字紫铨,号仲弢;晚号天南遯叟。笔名甚多。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少年即有才名,曾入英人所办墨海书馆任职。太平天国期间,曾化名向太平军上书,遭清廷通缉,逃至香港,游历英、法、俄、日等国。多年在香港任《循环日报》主笔,接连发表政论,鼓吹变法维新,在政界和文坛都发生很大影响,成为中国著名的早期新闻工作者。晚年归居上海,创办弢园书局,主讲格致书院,以著述终老。才大学博,著述宏富,以政论文最著名,是晚清报章体政论文的前驱;亦能诗,并著有小说、笔记多种。主要著作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文言小说《淞隐漫录》(以上今人均有点校本)、诗集《蘅花馆诗录》、笔记《瓮牖杂谈》等。

☚ 张裕钊   尹湛纳希 ☛

王韬1828—1897

中国早期改良主义政论家。原名利宾,字紫诠,号韬园。笔名有天南遁叟。江苏吴县人。秀才出身。1849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后因上书太平军被清政府通缉,避居香港。曾任《华字日报》主笔。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并任主笔,评论洋务,鼓吹变法自强,开中国政论报刊之先河。晚年回沪,主持格致书院,开设“韬园书店”,并为《申报》、《万国公报》等撰文。著作有《韬园文录外编》等数十种。其中《韬园文录外编》为中国最早的报刊政论文集。


王韬1828—1897

清末改良主义思想家。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弢,江苏长州(今吴县)人。1849年受雇在上海英教会开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假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建议攻取长江上游。后游历英、法、俄等国,对西方文化有较多了解。主张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著有《弢园文录外编》等。


王韬

见“历史”中的“王韬”。

王韬1828~1897

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字紫诠,号仲弢,江苏长洲人(今吴县)。译著有《火器说略》。

王韬

王韬1828~1897

近代思想家、政论家、文学家。原名利宾,字兰卿,又字紫铨,仲弢,号弢园,又号天南遯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早年任职英教会所办墨海书局,后因向太平军献攻上海策,被清廷通缉,逃往香港。曾先后赴英、法、日等国游历,又创办中国第一张政论报《循环日报》,评论时政,主张变法自强,宣传改良主义思想。晚年移居上海,主持格致书院,以著述终老。有《蘅华馆诗录》、《弢园文录外编》、《眉珠庵词钞》、《弢园尺牍》,以及笔记《瓮牖余谈》、《淞隐漫录》、史著《普法战纪》、译著《火器略说》等。能诗、文、词,尤擅政论文和报告文学。其文词采绚丽,议论风发,俚俗易懂,开近代政论文,报告文学之先河。

☚ 魏源   黄遵宪 ☛
王韬

王韬1828~1897Wang Tao

江苏长洲(今吴县)人,原名利莫、字紫诠,号仲弢,又号天南遯叟。清末政论家,秀才出身。1849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曾上书献策进攻太平军,后又化名上书太平军,遭清政府通辑,逃往香港。旋赴英译书,游历法俄等国。1874年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评论时政、主张变法自强。晚年在上海主持格致书院,并参与洋务活动。著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数十种。在《代上广州冯太守》一文中,论述了现代保险观点。

☚ 洪仁玕   陈炽 ☛
王韬

王韬1828—1897

初名利宾,字紫诠,号仲弢。江苏长洲(今吴县)人。秀才出身。道光二十九年( 1849 )在上海受聘于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曾游历英、法、俄等国。同治十三年( 1874 )在香港主编《循环日报》,宣传变法自强。晚年在上海主持格致书院。所著《弢园文录外编》中,明确提出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方式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工商业,以抵制外国侵略,求得中国的独立富强;并要求收回澳门,废除不平等条约中的治外法权和关税协定等条款。

☚ 陈启源   唐廷枢 ☛
王韬

王韬1828—1897

清末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政论家。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仲弢、紫诠,号弢园。笔名天南遁叟等。1862年到香港后改名韬。秀才出身,1849年在上海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与艾约瑟等人编译过《格致新学提要》、《西学原始》等书,并参加编辑上海第一个中文刊物《六合丛谈》。因上书太平军被清廷通缉,避居香港。协助传教士理雅各翻译中国经书,编辑《近事编录》曾任《华字日报》主笔。1879年王韬东游日本,并与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订交,数日一会,常“击钵联吟,谈天下事”。1847年1月,与黄平甫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洋务,鼓吹变法自强。重视言论,开我国政论报刊之先河。提倡报纸“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主张自设西文日报,与外报进行舆论斗争,撰有《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强调为文贵在“纪事述情,自抒胸臆”反对“泥古”。
1884年,王韬通过丁日昌获李鸿章默许,回到上海,旋任上海格致书院掌院,并担任《申报》编纂主任,以后不再远游,专事著述。1897年死于上海。王韬学识渊博,著述多达40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历算、小说,笔记等。其中《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为其代表作,在近代有一定影响。

☚ 王芸生   不忍 ☛
王韬

王韬1828—1897

江苏长洲 (今吴县)人。名利宾,到香港后,改名韬,字仲弢,号紫诠,亦号弢园老民、天南遁叟。中秀才后,屡试不第。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 应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的邀请,赴上海,任职于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多次向清政府献“御戎”、“平贼”之策,均未被采纳。同治元年 (1862年),被怀疑与太平军有交往,出逃香港。1867年至1870年应理雅各邀赴英国译书,并游历法、俄等国,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有了一定了解。1870年回到香港。1874年任香港《循环日报》主编,开始宣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指责以前的论洋务者是“徒袭皮毛,有其名而无其实”。光绪十年 (1884年) 经李鸿章默许,回上海定居。次年主持格致书院。著述颇多,范围较广,其经济思想主要见于《弢园文录外编》和《弢园尺牍》 中。他主张“恃商为国本(《弢园文录外编》卷十),认为“商富即国富” (同上)。批判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严正指出那些重农抑商的宣扬者,不过是“徒知丈田征赋,摧科取租,纵捍吏以殃民,为农之虎狼而已”。(《弢园文录外编·兴利》)认为“当今之世,非行西法则无以强兵富国”(《弢园文录外编·杞忧生<易言>跋》),主张中国兴织纴,造轮船,制机器,设银肆,开煤铁五金诸矿,出洋行贾。“要令富民出其资,贫民殚其力,利益溥沾,贤愚同奋”。(《弢园文录外编·重民中》) 并且建议仿行西方的公司组织,“许民间自立公司,听其自为”(《弢园文录外编·尚简》)。在财政上,他首先向国人介绍了英国财政是“量出以为人”,并指出虽然英国“商税为重”,但“藉以养民而便民,故取诸民而民不怨”(《弢园文录外编·纪英国政治》),表示出对资本主义财政观点的向往。

☚ 郭嵩焘   张之洞 ☛

王韬1828~1897Wang Tao

modern literator. Works:Casual Records of Songyin,etc.

王韬1828—1897

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学者。原名利宾,字紫诠,号子久、仲弢、天南遁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十八岁考取秀才,后屡试不中。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在上海英国教士麦都思所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1年回乡探亲,时值太平军攻上海,他以黄畹的名字上书太平军,建议力争长江上游,停攻或缓攻上海。次年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改名韬,字仲弢,为英人理雅各翻译中国经书。1867年随理雅各去英国译书,并到法、俄等国游历。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宣传变法自强。1884年回上海。晚年在上海主持格致书院。他著述颇多,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天文历算、小说笔记等不下四十种。有《弢园诗文集》、《蘅华馆诗录》、《普法战纪》等。

王韬1828—1897

原名利宾,字兰卿,后改名韬,字仲弢,又字紫铨,自号天南遯叟,别号弢园老民。清江苏新阳县(昆山县)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随父赴上海,次年入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办的海墨印书馆教书,并协助校译中国古籍。咸丰十一年(1862)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军将领刘肇钧,建议太平军专力经营天京上游缓攻上海。事为清政府所悉而被下令缉拿,经英国领事庇护,得以逃往香港。同治六年(1867)随理雅各赴英国译书,并游历了法、俄等国。同治十二年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积极鼓吹变法自强。王氏认为“富强之术”必须“先富而后强”,因此力主广贸易、开煤矿、筑铁路、兴织紝、造轮船,提出“官办不如民办”。光绪十年(1884)得李鸿章默许, 回上海居住。次年创弢园书局,刊印自己著说。同年秋还应唐廷枢、傅兰雅之邀,充任格致书院掌院。其主要代表作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弢园尺牍续钞》等。

王韬

王韬

字子猷,山东福山 (今属烟台)人,1880年生。曾任清政府驻日本公使馆翻译。1912年后任奉天财政厅厅员,浙江茧捐局局长,河南、直隶两省县知事,东北政务委员会总务处职员等职。1930年任北平市政府财政局局长,代市长。翌年任北平市政府参事。1933年10月任天津市市长。1934年冬辞职。

☚ 王震   王德溥 ☛
000026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