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诜《蝶恋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诜《蝶恋花》《蝶恋花》·王诜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王诜与苏轼等为友,因苏轼事,受牵连而被贬谪。传说他家曾经有一歌姬啭春莺,因他被谪,为密县人得去。晋卿南还,行至汝县道中,闻歌,知系故恋,访之果然是啭春莺。遂作诗云: “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曾无古押衙。”有为之促成之人,也说: “回首音尘两沉绝,春莺休转上林花。”后来,啭春莺又复归王诜。这件事,对作者心灵上的刺激,似与作者写此词时的情绪有关。 词的上片,写初夏园林景色,镜头集中于池塘的倒影,以及水面上的新荷、嫩叶。“晚照”、“楼台”、“倒影”、“杨柳”、“嫩荷”,境界幽美,层次分明,富有诗情画意。 过片以“似此园林无限好”,加以总提,引出“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与上片相互对比。“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更增添了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辜被贬的不满之情,隐含于字里行间。这是王诜词中感慨比较深沉的作品。尤为可贵的是这首词的墨迹保留至今,原帖保留在故宫博物院,十分可贵! 王诜《蝶恋花》王诜《蝶恋花①》王 诜
王 诜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注释 ①蝶恋花:此词南宋《草堂诗馀后集卷下》(类编本)、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七引作秦观词,南宋王懋《野客丛书》卷二五引作黄庭坚词,此据《全宋词》断为王诜作。 鉴赏 本词总体上抒发作者面对流逝时光时的百无聊赖、无以寄托的苦闷。上阕感叹岁月无情循环而人却逐渐衰老,下阕写自己打发无聊时光的苦恼滋味难以言说。 首句以黄昏的钟声与晨晓的鸡鸣传达出作者对时光机械、静止地循环的经验和感受。“送”与“报”字用得极有神韵,写出岁月荏苒、一来一往,人间繁忙、一迎一送的生活体验。“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堪称佳句,使人联想到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之句。“催”字写出了时间的前后相续和没有始终,体验到时间的无情转换,有如作者在《行香子》(金井先秋)中使用“任商飙、催换年光”一句的神妙。 寒林楼观图 【宋】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阕后两句“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表达出了对人生存的操心,也就是存在的烦恼,也就是追问存在与时间关系的烦恼。人之被世界给出与归藏的过程亦即生死之过程,但是生死过程中的“老”却是一种挥之不去、难以抗拒和难以承受的力量,而“芳草”春来复生却并无此苦恼,此即人之生存与其他万物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根本区别。 下阕“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乃是千古传唱的名句,用语极为平白,但却包含着人生的深刻真理,含蓄地表达了人在无意义、无聊时光中的体验。难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Schopenhauer)把“无聊”与“情欲”并列为人生两大基本苦恼。两种苦恼方式是如此本源,自然会“几个人知道”,因为人间处处多繁忙,时时多操心,人多忙处,人少闲处,真正遭遇闲处时光,遭遇无以打发的无聊,其中苦恼又真是难以言说。下阕后两句,虽然不免差强人意,但是亦有可圈可点之处。作者独上高楼,见云淡云疏,见天涯一点,见青山渺小,作者先前的无聊苦闷得以升华,站在天人合一的宁静澄明之景中,体会到人自身存在于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全词语言清丽平淡,音调和谐悦耳,文气流畅,充满淡淡的哀怨,同时却富于哲思,作者努力领会时间本性,追问人生当下的意义,不易为一般读者所细察其中的奥妙。(张伟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