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法曲献仙音 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王沂孙

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己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据吴则虞《词人王沂孙事迹考略》,王沂孙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来到杭州。次年,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宴集于杨氏池堂。这首词就是这次在杭逗留期间所作。

周密(字草窗)原词题作“吊雪香亭梅”。雪香亭在聚景园内,本是南宋御园。周密词中有“市朝轻换”,“对斜阳、衰草泪满”等语,显然作于宋亡之后。其末句云: “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亦借《梅花落》曲以喻宋社之覆。所以吊梅,实吊故宋。王沂孙这首和词,用意正同。

这首词从回顾往昔写起。上片记聚景园昔日梅林之盛,“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层层叠叠,横斜间出,一一倒映在清澈的西湖水面上。“倒压波痕清浅”句,即从林诗化出。“倒压”二字,又从姜夔《暗香》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而来。从昔日聚景园的梅花之盛着笔,乃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深切眷恋。“过眼年华”以下,谓旧地重游,勾起昔日风流俊赏的韵事,难以忘怀。这是王沂孙与周密共同的经历。他们都是西湖词社中的社友,唤酒寻芳,吟诗填曲,度过了南宋末年所谓“小元祐”的“承平”时代一段最好的时光。

下片就聚景园梅的今昔对比,追怀亡宋故国。宋孝宗建聚景园,以供退位的高宗闲暇游幸。直至理宗时,历朝皆于此赏梅。“明月夜归辇”不啻是“先朝盛事”,记下了当日高宗诸人在聚景园步月问梅,流连忘返,深夜归辇的帝王家的风雅闲情。上面说“应忘却”,实际上是说“不应忘却”。“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使这些词人感到销黯和凄凉的,皆在于“深未忘却”这些先朝韵事。“荏苒一枝春”以下,说梅下兴怀人之念,但已有人天之隔的味道,已经永远不可能遥致而寄达了。因此不禁泪下淋浪,洒满了重来行客的征衣。

这首词从聚景园感叹国家兴亡,并以梅事的今昔贯穿全篇。开头写昔日梅林之盛,篇末则以“一枝”和“残花”作结,首尾对照,不胜兴废之感。“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即表明咏梅以寄怀,实际上是写亡国之痛。


唐宋词之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法曲献仙音 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⑥但殷勤折取, 自遣一襟幽怨。

【注释】 ①聚景亭:按南宋都城临安有聚景园,聚景亭当在聚景园中。宋·董嗣杲《西湖百咏》注云:“聚景园在清波门外。阜陵致养北宫,拓圃西湖之东,斥浮屠之庐九,曾经四朝临幸,继以谏官陈言,出郊之令遂绝。园今芜圯,惟柳浪桥、花光亭存。”聚景园以梅著称。周密原作为《法曲献仙音·吊雪香亭梅》,载《绝妙好词》卷七。②层绿:指绿梅。《群芳谱》:“绿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绛紫色,惟此纯绿,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峨峨:层叠状。纤琼:细玉,此喻白梅。压:近也。此言丛梅倒映清波之上,似与水波紧贴。姜白石《疏影》词:“千树压,西湖寒碧。”③盈盈:美好貌,指人之风姿仪态。《古诗十九首》之二:“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④近来离思:综观上下文及王沂孙现存词作,此离思似指对被征至元大都的陈君衡诸友人的思念。明月夜深归辇,即指他们当日赏游聚景亭梅归来之情景。如以重游御苑观之,则据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载:“(宁宗)尝幸聚景园,晚归,都人观者争入门,蹂踏有死者。上闻之深悔,自是不复出。”因辇有王者之车之意。《通典·礼典》:“夏后末代制辇。秦为人君之乘,汉因之。” ⑤荏苒:柔弱貌。晋傅咸《羽扇赋》:“体荏苒以轻弱。”“荏苒”二句,反用驿寄梅花典事,见《高阳台》“驼褐轻装”词注④、该词亦有“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一枝芳信应难寄”之语。“一枝春”语本陆凯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人似天远”,可与“人在龙庭”互参。⑥铅泪:语本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忆君清泪如铅水。”“纵有”三句,可与《高阳台》:“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互参。⑦“但殷勤”二句,可与《水龙吟·牡丹》“怎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互参。

【译文】 层层绿萼梅峨峨相叠,丛丛白梅细碎莹洁,皎皎如玉,倒压接映着清浅的波痕。年华流逝如过眼烟云,再次重睹这动人幽意的清景,已经换却几度阳春。追寻昔日寻赏梅花唤酒助兴的地方,已如盈盈盛妆残褪的迟暮佳人。

这情景已使人黯然神伤,何况更令人凄凉的,是近来友人辞国别家的意绪,想来他们或许不再思恋昔日故国游赏、明月照着深夜归来的车辇的美好情景。报春的一枝梅花,已经荏苒凋残,恨春风匆匆归无情,故人却仍远在天边。纵使他赶在春尽之前归来赏花,残花有情依依飘洒尘衣,却使人洒落满襟物是人非的铅泪。还是权且殷勤折取一枝寄与友人,自遣一襟幽怨。

【集评】 清·陈廷焯:“‘翠华不向苑中来,可是年年惜露台。水际春风寒漠漠,官梅却作野梅开。’高似孙《过聚景园》诗也,可谓凄怨。碧山《法曲献仙音》……较高诗更觉凄婉。”(《白雨斋词话》卷二)

【总案】 此词较高似孙诗更觉凄婉的原因,在于高诗“官梅却作野梅开”的物象与寄意之间的象征关系是单纯的,而碧山词的象征关系却是复合的。今昔迥异的聚景亭梅聚赏情景,传达的不仅是今昔盛衰之痛,更有对故人离散、另谋稻粮的痛切劝谏之情,以及洁身自勉之意。数重意蕴浑然寓于特定情景意象之中,自然更觉其凄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