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朝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朝闻1909—

四川合江人
美学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杂志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等职。著有《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论文艺》等。
原名:王昭文
笔名:小牛、牛、赤石、纹石、席斯诃、廖化
化名:曹茂松

王朝闻

“生活是书”——王朝闻印象记
美学家王朝闻
毛士博
王行之
江西日报1982年10月17日
人物1982年3期,美的研究与欣赏丛刊
1985年3期,文史哲学者治学谈第317
“西沉的永远是同一个太阳”——访美学家王朝
闻同志
李哲良文谭1982年7期
艺术家的追求——我印象中的王朝闻
寻美、播美、创美——美学家王朝闻掠影
王朝闻小传
沈祖安
翟墨
剧本1983年5期
博览群书1985年7期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113页
“朝闻道,夕死可也”乎?——记文艺理论家王
朝闻
田 丁北京文艺年鉴(1981)第357页
童年生活影响未来王朝闻走向光明之路第337页

王朝闻

上下求索——特色独具的美学家王朝闻
论王朝闻的美学思想
“夕不甘死”的美学家——王朝闻纪略
翟 墨
胡 垲
莽原1981年3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3期
社会科学评论1985年6期
王朝闻的美学追求及理论体系
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王朝闻从事美术事业
61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翟 墨
李方诗等主编
美术史论1986年4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40页
书法名家:美术家、雕塑家王朝闻90诞辰和从
艺70周年祝贺座谈会在京举行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55页
王朝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办公室编
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第740页
王朝闻

王朝闻1909—2004

文艺评论家、雕塑家。原名昭文,笔名汶石、廖化。四川合江人。1932年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雕塑。1937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起先后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和华北联合大学艺术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文联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创作《毛泽东浮雕像》、圆雕《刘胡兰》等美术作品。他的文艺论著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与中外文艺史料、传统的艺术理论结合起来,通过辩证的、具体的艺术分析加以理论概括,具有独创性、实践性和民族特色。主要著作有《新艺术论集》《论艺术的技巧》《一以当十》《喜闻乐见》《论凤姐》《开心的钥匙》《审美谈》等。另有主编的《美学概论》。有《王朝闻文艺论集》《王朝闻曲艺文选》。

☚ 罗烽   柯灵 ☛

王朝闻1909~

雕塑艺术家,文艺评论家。原名昭文,笔名纹石、廖化、席斯诃,合江县人。自幼喜爱绘画艺术,后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抗战爆发后,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发表小说、随笔。继赴延安,先后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任教,从事美术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 杂志主编、文化部文艺研究所顾问、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在文艺理论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出版有《新艺术论集》、《面向生活》、《论艺术的技巧》、《一以当十》、《喜闻乐见》、《论凤姐》、《开心的钥匙》、《创作·欣赏与认识》等文艺论集和《王朝闻文集》三卷。

王朝闻

王朝闻1909—Wang Zhaowen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四川合江县人。自幼喜爱美术,家乡人民的泥塑、纸人纸马、杂技、戏剧和文学等民间文艺也都在其幼小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17岁开始,在10年中,王朝闻先后上过三、四个美术学校,最后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的学生活动,以美术为武器,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学校生活结束,他在浙江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敌后援会流动剧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同时创作了许多美术作品。1940年12月来到延安,在鲁艺担任教学工作,并继续进行美术创作,主要是雕塑创作。解放后,王朝闻从艺术创作转向美学与艺术理论的探索,写下了大量独树一帜的美学著作,主要有《新艺术创作论》、《新艺术论集》、《面向生活》、《论艺术的技巧》、《一以当十》、《喜闻乐见》、《王朝闻文艺论集》、《创作、欣赏与认识》、《论凤姐》、《开心钥匙》、《不到顶点》、《再再探索》、《适应与征服》、《了然于心》以及《审美谈》等等。另外还主编了高校美学教材《美学概论》。
王朝闻美学思想的基本立足点在于艺术欣赏的研究。然后再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艺术创作和艺术形象本身的规律。王朝闻认为,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欣赏者主动性的实现和证实,而艺术美的本质则在于其多样统一的矛盾性。一方面是欣赏者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审美对象的矛盾性。主动性要依靠矛盾性才能实现,才能证实,审美的愉悦便潜藏在这主动性的实现和证实之中;艺术形象的矛盾性既与审美主体的主体性相一致,又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性相一致,同时,主体的主动性与客体的矛盾性之间又构成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由于着眼于艺术内在的各种辩证关系,王朝闻从来不简单地看待任何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他将辩证法全面彻底、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对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各方面关系的探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辩证法作为其美学理论的灵魂,贯穿在他的全部理论之中。如他经常谈到艺术活动中的丰富与单纯、含蓄与明确、确定与不确定,一以当十、不全之全,以少胜多、反正相成,以及适应与征服、被动与主动、接受与创造等艺术规律,都是艺术辩证法的生动说明与例证。王朝闻美学著作在文体上的突出特色是随感式或随笔式的。200多万字的著作几乎全是观感、读后感、书信、演说、游记,为别人著作或作品集撰写的前言后语等等,这种随感随笔式的特点使得其理论格外地亲切活泼,为大多数人喜闻乐见。

☚ 黄药眠   李泽厚 ☛
000193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