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代赭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代赭石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须丸(《本经》),代赭(《伤寒论》),赭石(《普济方》),钉头代赭(《图经本草》),红石头(《河北药材》)。 基源 代赭石为氧化物类刚玉族矿石。 原矿物 正品代赭石系指鲕状含石英碎屑赤铁矿矿石,习称钉头赭石,称为卵状赭石,系少数地区供药用。含赤铁矿生物灰岩,习称老赭石,系代赭石的伪品。鲕状含石英碎屑赤铁矿矿石——即主为赤铁矿Hematite,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次为石英Quartz,主含二氧化硅(SiO2)。 含石英、长石碎屑赤铁矿矿石——即主为赤铁矿Hematite,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次为石英Quartz,主含二氧化硅(SiO2)以及长石。 历史 代赭石始载于《本经》。 李时珍释其名曰:“赭,赤色也。代,即雁门也。”《中国药典》自1963年版始,历版均收载,正名为赭石,现今多称呼此名称。 《别录》载:“代赭生齐国(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苏颂:“今医家所用,多择取大块,其上文头有如浮沤丁者为胜,谓之丁头代赭。”由此可见,古代代赭石正品是钉头赭石,即是赤铁矿为主鲕状集合体。 另从其主要成分铁的含量分析比较考证,钉头赭石含铁量高,一般均在60%以上;无“钉头”或“钉头”不明显者,或卵状赭石含铁量为55%左右。由此表明,古代本草记载代赭石上有“文头”,色如鸡冠者良的论点,与现代科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代赭石是较常用的矿物药,临床疗效显著,本世纪80年代起,对代赭石进行较全面研究:有人对其品种、形态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化学分析研究;有人进一步对代赭石炮制前后研究所含的常量及微量元素,水、酸、碱溶出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有人进行煅制温度、煎煮工艺等方面的探讨;临床应用亦引起人们的重视,已开展了研究,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形态 赤铁矿单晶体呈板状,但少见。常见者为鲕状、肾状、豆状、块状或粉末状集合体;鲕状、肾状或豆状者表面有突起(钉头),棕红色至暗棕红色,有的呈钢灰色,条痕樱红色或棕红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6;质脆;密度5.0~5.3g/cm3。粉末状集合体主要不同处,表面无“钉头”,有时具花纹;条痕红棕色,土状光泽;硬度较低。 生境与分布 赤铁矿是自然界分布很广的铁矿物之一。主要是区域或接触变质作用成因的,有些是热液成因的,与石英、磁铁矿、碳酸盐等矿物伴生。 产地 主产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河南、湖南、广东、四川。 老赭石与代赭石主要不同处:老赭石为赤铁矿生物灰岩,表面钉头不明显。 棕色或灰棕色,条痕黄棕色,弱金属光泽。体较轻。 遇稀盐酸发生大气泡。。【生药】: 采集 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 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暗红棕色或铁青色,表面附有少量棕红色粉末,有的有金属光泽,一面有圆形乳头状的突起,习称“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硬度5.5~6,比重5~5.3,条痕樱红色,断口贝壳状至不平,每层均依钉头呈波浪状弯曲。气微,味淡。 在浓盐酸中能缓缓溶解,其溶液带淡棕色,加10%的亚铁氰化钾试液立刻生成绿蓝色沉淀。 以色赤红、钉头明显、质重而脆、有层纹者为佳。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品有代赭石、醋赭石和煅赭石。 ❶ 代赭石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碎或碾细。 贮藏 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 主含三氧化二铁,其中铁70%,氧30%,有时含有杂质Ti、Mg、Al、Si和水分[1]。 有报道本品除含有大量铁质外,还含有中等量硅酸及铝化合物,小量Mg、Mn、Ca[2]。最近报道了炮制后成分的变化[3]。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077659 [2] 中药志.第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95 [3] 并成药 1990;13(8):18 。【药理】:生赭石煎剂给小鼠iv的LD50为12.9g/kg,煅赭石为12.1g/kg,中毒后可见活动减少,肝肿大或肝肺充血。 参考文献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2):42 【药性】: 性味 苦,寒。 ❶ 《本经》:“苦,寒。” 归经 入肝、胃、心胞经。 ❶ 《汤液本草》:“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❷ 《本草蒙筌》:“入少阳三焦、厥阴肝经。” 功效 平肝潜阳,降逆止血。 主治 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❶ 《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先煎;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❶ 《本草经集注》:“畏天雄。” 配伍应用 ❶ 配旋覆花,治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嗳气频频,呃逆不止,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喘。 ❷ 配党参、山茱萸,治气逆喘息,属虚证者。 方选和验方 ❶ 紫金丹(《观聚方要补》)治产后败血冲心,胁肋痛:代赭石(烧红醋蘸7遍,研细)30g,桃仁9g,大黄15g。上为末,薄荷水打面糊为丸,每服30丸,加至50丸。脐痛,煎四物汤送下;血癖,酒煎四物,加玄胡索。 加姜,水煎服。 若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数克;呕多者,可先用赭石30g,干姜1.5g,煎服,以止其呕吐,呕吐止后,再按原方煎汤,送甘遂末服之。 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普济方》:“治崩中淋沥不止:代赭石研为细末,醋汤调服。” ❶ 王好古《汤液本草》:“代赭石,《圣济经》云:“怯则气浮,重则所以镇之,怯者亦惊也。” 重而下堕,故又主产难胞不出及堕胎也。 ” 阳虚阴痿,下腹虚寒忌之,以其沉降而乏生发之功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