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词)清·王昶

数枝斜曳疏烟。

晚秋天。

看取宫黄浅样、绮窗前。

寒风定。

微霜冷。

最清妍。

约略玉人病起、鬓云偏。


1

(词)清·王昶

玉凫香灺萧斋静,天涯故人重聚。

把袖正匆匆,又兰舟催去。

别情休细诉。

试香墨、闲匀缣素。

几摺寒云,几丛修竹,回汀曲屿。

疑似细林东,香茅屋、结在翠微深处。

猿鹤惬幽寻,奈断魂难赋。

西窗深夜语。

应忆我、绿蘋南浦。

与谁对,水驿孤灯,听空江细雨。


1

(词)清·王昶

虎邱寺侧,对斜阳、一片荒冢。

苔碑久雨蚀,正柳沾残露,梅染馀熏,倚风微动。

想年时歌舞地,玉镜飞鸾,碧箫吹凤。

到今惟有,几曲危亭,山腰斜耸。

听疏林幽鸟闲歌哢。

看层台、穿云冷月还高涌。

梵宫漏静。

只禅灯粥鼓,唤醒海棠春梦。

徐娘孤墓近,应是香魂,夜阑相共。

洒楚花湘草点点,惯与愁人吟讽。


1

(词)清·王昶

序:家存素留寓枫桥已经匝岁,翰墨之馀与其子蓼庵兼修梵行。日来小住青瑶池馆,因言娄水百馀年词学:鹿樵生体综北宋,未极幽妍,至小山、汉舒、今培、囧怀、素威、颖山出,乃能上继浙西六子,同时作者,武林则樊榭授衣,广林则鱼川、橙里,阳羡则淡存及位存兄弟,槜李则南芗、春桥、谷原,吴中则企晋、湘云、策时、升之,共二十馀家,各擅其工,即南宋未有其盛也。众以为快论。微吟薄醉之馀,填此记之。

水榭吟鸥,山斋簇蝶,寻春此住。

喜连朝、侧帽同来,拓画谭禅,不厌临风絮语。

见说倚声姜张后,逮秋锦、茶烟皆妙绪。

今何许。

是一曲娄江,重新乐府。

乌衣无限佳侣(谓小山、滓虚、香雪、别花四词。)。

况论到昙花犹共诩。

尽东吴西楚,舞裙歌扇,留传法部。

兰舫半帆溪湖近,试按拍、飞觞同證取。

凭君数。

付麻沙、并传千古。


1

(词)清·王昶

燕子初飞,鼠姑已谢,南薰谁得招凉。

画扇轻罗,远贻喜自吴航。

墨痕犹伴粉痕香。

写明珠、小字成行。

南楼清暇,玉屏东望,遥忆渔庄。

新诗婉约,妙绘空濛,团圞影里,宛见江乡。

官梅亭舍,于今便作羲皇。

况有篬筤。

付雕镌、并置书床(并寄笔简亦刻诗画于上。)。

意难忘。

飞琼寄声,更报瑶章。


1

(词)清·王昶

苍枝偃雪,翠盖生涛,翛然长覆荆柴。

藓径荒凉,谁同解带藤斋。

生愁岁寒人少,对高阴、自蹋吴鞋。

听屋角,正秋风乍起,落遍疏钗。

回忆居名藏史,但莓墙石井,往迹沉埋。

剩有枯鳞,年时落落霜阶。

苔花半凝碧甃,照清泉、瘦影幽佳。

伴诗老,看小窗、诗卷新排。


1

(词)清·王昶

峭寒渐彻。

剩鸳瓦初消,昨宵微雪。

石帚携来,毡车届处,兼近讨春时节。

燕台吴市,新知旧雨,幽兰双结。

对好景,喜兔华方起,光移仙阙。

笑语欢霏屑。

数遍莲漏,樽酒犹未竭。

兽炭添温,蜡釭频剪,又听晨钟将发。

良游佳话已消,前日风尘短褐。

况红杏欲生花,拟向东风并折(自昆城外,馀皆会试。)。


1

(词)清·王昶

生绡滑笏,是谁描取,翠鸾烟锁。

石径荒芜,独结团蕉爱敷坐。

一任雨滴寒梢,更风鸣枯笴。

不染閒心,净名自理清课。

却恨经秋,软红尘、荷衣常涴。

瘦权癞可,频劝归参智果。

好觅閒田,种取绿筠千个。

梵策龛灯,空门共结香火。


1

(词)清·王昶

十里横塘路。

吹遍了、几阵催花微雨。

月近烧灯候,画楼上、已按筝弦笛谱。

鱼天云淡,鸥波水软,隔岸垂杨万缕。

雁齿红桥外,望邓尉西面,弯环无数。

沽酒帘斜,焙茶香远,乐事江村如许。

况是梅开也,临水处、两两么禽弄语。

蜡屐寻芳,第一难忘,是旧日、泰娘绣户。

待秋来、采莲歌起,重放柔橹。


1

(词)清·王昶

一溪碎雪,十里残阳,吴市初夜。

倦客乌篷,斜泊姑胥城下。

绿槛官桥排雁齿,红帘妆阁分鸳瓦。

傍荒祠,看灵旗半卷,怒涛如乍。

况正值、梅边寒紧,珠络藏香,元夕近也。

月上灯街,几许钿车罗帕。

卖酒楼台人擪笛,传柑门巷衣飘麝。

写吟笺,作升平、水天閒话。


1

(词)清·王昶

分襟南陌。

永别青门词客。

叹冷却、杜陵旧社,空有寒风暮笛。

应是鲍家坟上路,吟遍了、晓枫秋色。

看尘满玉琴弦,洒泪念畴昔。

还忆。

鸡鸣埭下,乌衣巷侧。

趁夜月、鞭笼翠袖,闲访茶樯酒栅。

醉墨吴笺诗卷在,但回首、俊游凄恻。

最愁是、剪烛西窗,夜雨檐声萧槭。


1

(词)清·王昶

过了矾清路,三篙浅水,一片凉风。

傍沙觜、烟村面面疏枫。

幽踪。

问刍酒瓮,焙茶灶、往事都空。

蘋花暝,有绿头绣鸭,飞过湖东。

诗翁。

罢官归隐,老去长伴耕农。

管渔庄蟹舍,豚栏牛宫。

从容。

记袁江上,孤舟里、愁听征鸿。

乡园好,且同携短棹,吟遍吴淞。


1

(词)清·王昶

沙燕风闲,江豚浪静,夕阳还又唤渡。

轻帘才捲茶樯,远火渐生渔步。

半帆如箭,已近傍、龙潭古戍。

最喜是、小市犹开,为客蒸藜炊黍。

幸已约、东吴俊侣。

趁给札、淩云同赋。

春城隐约觚棱,稍隔淡烟平楚。

篙师且缓,更莫辨、乘流东去。

只待听、翠羽声声,还似绿杨清曙。


1

(词)清·王昶

松桂团圞,双桐初引,前后帘波相映。

好绿阴满径。

尘不到、芳草丛苔俱净。

湘帘时半捲,就芸架、图书清整。

只闻枝上,么鸟似伴,几番清咏。

遥应。

又吟罢微行,阑外踏残花影。

短彴斜通,蘋丝莲叶,小池如镜。

何人更共弦颂,置茗炉香鼎。

试笔床翡翠,坐到日斜梧井。


1

(词)清·王昶

小阁寒生玉篆销。尘满檀槽。

泪满珠翘。碧窗风起响帘梢。

残雨萧萧。残叶萧萧。

云帆何日溯秋潮。倚遍花桥。

望遍兰皋。银灯低照可怜宵。

幽梦迢迢。芳讯迢迢。


10

(词)清·王昶

正江南、雁奴来后,幽花向日容与。

采菱歌罢西风起,十里淡烟微雨。

秋色暮。

渐翠盖萧疏,雪点残芦渚。

孤篷短橹。

掬重叠罗囊,参差玉粒,竹灶桂薪煮。

凄凉味,又值新寒一度。

青霜落叶满树。

当年颍上相思梦,多少结茅情绪。

须记取。

看堆向柴哥,腻滑凝秋箸。

乡园甚处。

趁碧蟹橙香,红鲈菰冷,归隐伴鸥鹭。

(词)清·王昶

江于九来自邗沟,枉临寓舍。话旧之馀,匆匆告别。赋此送之,兼柬宾谷

正春城、试灯风里,疏梅竹外开早。

么禽唤起江南思,怅望梦花人杳。

愁渺渺。

喜画舫晴波,稳载吟朋到。

重逢一笑。

向石墨题诗,筠笺按谱,款语诉怀抱。

昙华侣(谓升之),还忆谢池芳草(谓叔子昆仲)。

何时更共游眺。

单衣细雨雷塘路,应有乌丝新稿。

春渐好。

恨载酒分襟,又放香溪棹。

离亭残照。

约水榭疏灯,板桥寒笛,清夜翠樽倒。

(词)清·王昶

正江南、野梅零落,垂杨初展金缕。

轻衫破帽寻芳地,最忆旧游情绪。

君又去。

向野水荒村,立马呼官渡。

离愁几许。

念茂苑莺花,莲塘风雪,曾共写吟句。

长安道,幸有铜驼俊侣。

剪灯深夜相语。

应知黄叶山农集,传遍笛家箫谱。

须记取。

是第一云蓝,早寄吴中路。

芦汀蓼渚。

待挂席归来,木兰艇子,同泛绿蓑雨。

(词)清·王昶

听潇潇、画帘朝雨,茶炉闲伴幽独。

巴山旧侣经年别,却恨飞鸿断续。

风动竹。

喜点屐莓苔,传得吴笺幅。

一行书牍。

劝白帢论交,青樽结社,文酒莫相逐。

劳生事,也厌红尘万斛。

云林拟筑茅屋。

疏篱短彴天然好,添取老梅丛菊。

耕且读。

再约个吟朋,小住清溪曲。

西窗剪烛。

便温鼎分香,石床题句,抱被话同宿。

(词)清·王昶

望苍崖、丛篁古木,翠微占断尘境。

茅柴缚取三间屋,屋外别开菭径。

春欲醒。

爱么鸟啼时,满地梨云冷。

几枝疏影。

看残雪园林,嫩寒篱落,此意有谁省。

溪桥远,正值杖藜人并。

寻诗还共清兴。

琴原药录编排就,更好试香分茗。

书馆静。

应笑我、年年孤负江乡景。

水昏烟暝。

待办得棕鞋,携来蛮榼,隔柳系孤艇。

(词)清·王昶

正银塘、楝花风定,阴阴翠叶如许。

月泉社里联吟惯,小别也成悽楚。

相送处。

怕一剪烟帆,便见矾清树。

故乡延伫。

想悬艾帘栊,澡兰庭院,谁与共芳序。

垂杨岸,还忆寻春前度。

分襟泪点轻注。

天涯重见无多日,又写江郎恨赋。

情最苦。

是两桨寒潮,催送斜塘路。

匆匆款语。

约置酒弦诗,移灯读画,再听小楼雨。

(词)清·王昶

问江南、采香词客,生涯长是羁旅。

邠卿老矣悲秋甚,鬓湿霜华千缕。

新乐府。

爱粉字吴笺,重唱横塘句⑴。

清吟细谱。

似石帚梅溪,蘋洲玉笥,此外那堪数。

吴船好,犹在沧浪古渡。

钓车相伴渔父。

比邻来往鸡豚社,况有楼山旧雨(谓李客山。)。

霜信苦。

恁破帽冲寒,又到雷塘路。

归期早赋。

向雪屋深窗,烟堤短彴,共看冷枫舞。

(词)清·王昶

问三十三山词客,旧盟长伴鸥鹭。

槲林闲曳红藤杖,更向扁舟容与。

浮棹去。

看叶叶圆萍,绿遍沧江路。

东风日暮。

渐翠黛峰低,碧罗云暗,几阵饯春雨。

清游好,曾记雪篷诗句。

千秋共此佳绪。

船窗点滴天然韵,况有蘋洲笛谱。

新乐府。

待唤取樵青,小按银筝柱。

烟波可侣。

定酒载偏提,衣裁独速,来共剪灯语。

(词)清·王昶

记春城、闹蛾扑蝶,传柑初近元夜。

旗亭暮雨催轻别,携手虾须帘下。

铅泪泻。

认几许、连珠染遍秋罗帕。

寒更初打。

任蕙叶香消,梨花酒冷,未许片帆挂。

淞南水,稳送离人去也。

篷窗谁共清暇。

吴云楚树都经过,又向乱山荒舍。

闲驻马。

对衰柳寒沙,淡月铺檐瓦。

砑笺难写。

把残驿新愁,小楼旧事,梦里剪灯话。

(词)清·王昶

正吴江、采菱歌罢,凉风一夜萧槭。

凫葵点点天然细,长绕露芜烟荻。

谁记忆。

是薄宦京华,归隐耽幽适。

扁舟岸侧。

爱锦带参差,银丝腻滑,寻取遍兰泽。

充家膳,付与厨娘亲摘。

黄花情味须识。

蘋洲况有新菰米,无限乡园秋色。

清兴剧。

好点向青瓷、玉箸凝香液。

松窗月夕。

和绿鲫庖霜,红鲈缕雪,沽酒恣浮拍⑴。


1

(词)清·王昶

情脉脉。

扁舟频作秦淮客。

秦淮客。

柳边残雨,水边残笛。

红栏桥下秋潮急。

梨花门巷长相忆。

长相忆。

乌啼凉月,夜深人寂。


1

(词)清·王昶

画屏开,湘箔捲。

梅萼香犹浅。

琴书多暇,裙屐偕来绮筵展。

灯明东阁暖,雪霁西风善。

正藏钩侧帽,蟾影光初绽。

斗清谈,如珠贯。

芳酌真无算。

胜缘不少,鼓舵明晨下吴苑。

云山杨子渡,烟月兰陵馆。

记清游,贻君同笑粲。


1

(词)清·王昶

初月涵云,虚沙齧浪,客程泊近红桥。

喜烧灯节候,隐隐听琼箫。

想水馆、春寒尚紧,芜城俊少,共暖金椒。

只孤舟欸乃,和他画角清宵。

紫薇去久,但空传、鹦舌徐调。

到柏叶烟微,竹枝声咽,烛蕊将消。

回忆故园别梦,眠难稳、欹枕魂销。

况落梅风起,柁牙正向江潮。


1

(词)清·王昶

波冷桐桥,正蘋花零乱,藕花憔悴。

一棹吴船,斜停绿杨丝里。

西风惯作秋阴,送凉雨、菰蒲声细。

云起把、遥山掩了,数棱寒翠。

犹忆寻春地。

有歌珠几串,粉柔香腻。

短梦匆匆,空惹庾郎愁思。

酒边幸有吟朋,共携屐、小亭闲倚。

归未。

听禅林、暮钟烟际。


1

(词)清·王昶

正槐荫、绿深渡口。

已出燕郊,旋登鹢首。

回忆邮亭,泪珠零落尚盈手。

软红踏遍,终犹是、青山旧。

话雨坐西窗,叹甚日、剪灯还又。

僝僽。

问心情何似,彷佛丝丝乱柳。

鹊华东去,看湖上、绿肥红瘦。

最苦是、新侣无人,待谁与、寻诗斗酒。

渐日暮苍凉,忍唤长年放溜。


8

(词)清·王昶

漏静灯残酒欲消。

孤篷泊处更潇潇。

玉虫一点度兰膏。

花落不堪寒食雨,春心常记广陵潮。

谁家又奏小檀槽。

(词)清·王昶

尚湖小景不须多。

湖上山房映碧罗。

绿杨烟雨隐渔歌。

翰墨谁如鸟目好,香茶清供伴吟哦。

蓝田辋水比如何(渔川西安人。)。

(词)清·王昶

袅袅东风拂画阑。

碧罗窗外杏花残。

可怜春信第三番。

细雨晓晴云半敛,玉屏微露翠弯环。

捲帘描上小眉山。

(词)清·王昶

听得银屏玉佩摇。

双双乳燕欲归巢。

柔窗一捻尽魂销。

最是有情怜昨约,那堪无梦度今宵。

画墙微雨打芭蕉。

(词)清·王昶

鱼子单衫怯暮寒。

玉钗重整晓妆残。

一双和笑镜中看。

花径风柔枝袅娜,竹窗日上影檀栾。

松烟亲画小眉山。

(词)清·王昶

一剪东风到碧纱。

粉墙轻晕海棠花。

个人睡起正夭斜。

金斗微匀裙上蝶,檀梳细掠鬓边鸦。

闲催鹦鹉唤煎茶。

(词)清·王昶

柳下纱窗月下阶。

藕丝衫子茜红鞋。

东风恰值晚花开。

银甲调弦低凤管,玉枰分局赌鸾钗。

夜深香梦尽徘徊。

(词)清·王昶

结得香茅五亩居。

春风昨夜到衡庐。

翠帘斜捲启方疏。

挑菜桑畦残雪后,传柑笋席嫩晴初。

玉梅几点影扶疏。


6

(词)清·王昶

午节匆匆过。

又玉河、初涨柔蓝,新荷欲破。

昨日直沽双鲤到,不见随风珠唾。

但忆得、琐窗闲坐。

虎仆毫尖龙尾滑,伴秋潭、听雨同吟和。

写新句,定思我。

生涯休更悲催挫。

且优游、琴荐香炉,诗囊药裹。

短簿祠前浓绿好,更好山寻茶磨。

那得许、单衫尘涴。

憔悴京华春梦醒,算故园、归计终须果。

到吴市,共灯火。

(词)清·王昶

急雪如鸦大。

打疏窗、萧萧槭槭,随风交堕。

旅店鸡声催晓梦,不许绳床闲卧。

起相对、茅檐土锉。

一辆祡车刚待发,奈春泥、滑剌真无那。

行不得,恁时可。

故山最好思茶磨。

记溪边、珊瑚冷月,小梅初破。

况是传柑佳节近,多少闹蛾灯火。

枉孤负、星桥铁锁。

人在荒城孤驿外,叹家乡、节物闲中过。

愁远道,响铃驮。

(词)清·王昶

隔水鸣遮了。

石桥南、槐叶愔愔,柳丝袅袅。

竹屋梅坪微雨过,无限新凉怀抱。

记胜侣、曾同短棹。

回想欧苏诗句好,听篙师、已说溪亭到。

沽桂酒,一樽倒。

翠玲珑外秋蕖早。

瀹春旗、倚栏吟遍,银塘碧沼。

今日诗朋同话旧,犹是青山皂帽。

只不见、雪窗风调。

露湿莓苔归路暗,渐半规、凉月梧桐杪。

鱼子写,雁奴杳。

(词)清·王昶

波浪兼天涌。

倚晴空、云根一片,水边巃嵷。

蹬滑苔花无路到,谁缚茅亭孤耸。

喜草屩、筇枝堪用。

吴楚青苍分极浦,望大江、万里长风送。

海门阔,水烟重。

金焦几叠银盘捧。

最苍茫、云阳杜野,遥连铁瓮。

芦荻萧萧沉战垒,凭吊六朝如梦。

但估客、帆樯横纵。

北府冰厨无限好,倩谷儿、夜市偏提控。

判醉待,月流汞。

(词)清·王昶

岁晚渔村闭。

早平芜、斜阳一抹,断芦风起。

衰柳栖乌啼不定,黄叶声疏堕地。

渐佛院、寒钟林际。

石渚烟汀云欲暝,剩弯环、几点青螺髻。

停柔橹,泊沙觜。

萧萧雪打孤篷碎。

倚船窗、炉温松叶,饭炊菰米。

白发青灯思客子,添得高堂憔悴。

忍重话、薄游情味。

橘社莼乡偕隐好,办荷衣、定作归耕计。

清梦到,故园里。

(词)清·王昶

蜀栈云千尺。

送征篷、小姑祠畔,柳丝凝碧。

已听阳关魂断后,更听小窗风笛。

惊相见、天涯倦客。

置酒呼灯同携手,认萧萧、短鬓吴霜白。

还款语,诉游迹。

清淮烟水浑如昔。

又谁知、飘零旧雨,重逢良夕。

伤别伤秋情无那,况对露芜风荻。

忍再唤、小红催拍。

画出女墙明月影,照寒潮、一片凄凉色。

衫袖上,泪痕滴。


5

(词)清·王昶

梅坪竹坞閒游处,花前曾遇芳姿。

一帘香月定情时。

浅斟金凿落,低按玉参差。

疏柳长亭人别后,茶烟禅榻相思。

剪灯和泪写新词。

断魂凉雨后,残叶下阶墀。

(词)清·王昶

小泊云阳驿外,板桥初柳如丝。

落灯风定雁声迟。

疏林烟际寺,残雪水边篱。

报道欲归未得,江南江北相思。

佳期好在熟梅时。

兰窗同命酒,竹屋共弹棋。

(词)清·王昶

湘弦弹怨秋波冷,幽人写入生绡。

粉奁吟赏思迢迢。

更怜芳信晚,匀墨缀冰条。

想见明窗同点染,鸥波旧日风标。

双鸳乘月上清霄。

玉鸦叉挂处,一样暗香飘。

(词)清·王昶

昨夜鲤鱼风起,轻寒初到衣棱。

十年身世感飘零。

高堂双鬓白,客舍一灯青。

梦到横云山下,小桥流水柴荆。

故园虽好有谁耕。

雨荒松叶径,秋老菊花塍。

(词)清·王昶

记得金銮初唱第,芳堤同碾香车。

仙云飘渺待东华。

箫韶声里,玉漏远穿花。

而今湖海重漂泊,相逢雨雪天涯。

青衫有泪湿琵琶。

梦魂难忘,晓日散宫鸦。


4

(词)清·王昶

予在真州旅舍,曾谱灯词四阕,秘置箧衍久矣。青光舟次,灯窗夜坐,忽检及之,悲感横生。再为摹写,匪徒体物,亦以志身世苍凉,更甚于昔也

何日帘花夜落。

窗下茶铛自瀹。

青简抽来,红楼题罢,更仿江东诗学。

枫林萧索。

閒听取、溪边鸣鹤。

外舍清寒如昨。

休说过桥珠箔。

草阁风疏,竹窗露滴,一任酒垆寂寞。

水村山郭。

但留伴、茅茨煮药。

(词)清·王昶

予在真州旅舍,曾谱灯词四阕,秘置箧衍久矣。青光舟次,灯窗夜坐,忽检及之,悲感横生。再为摹写,匪徒体物,亦以志身世苍凉,更甚于昔也

肠断慈亲头白。

独听残蛩催织。

一纸书回,两行泪下,惆怅天涯消息。

寒沙暗壁。

有多少、荒村岑寂。

长病还重作客。

合住谷郎岩侧。

野寺疏钟,云房积雪,参取林閒遗集。

金莲侍直。

只付与、故人天北。

(词)清·王昶

予在真州旅舍,曾谱灯词四阕,秘置箧衍久矣。青光舟次,灯窗夜坐,忽检及之,悲感横生。再为摹写,匪徒体物,亦以志身世苍凉,更甚于昔也

袅袅蒹葭波起。

旅客孤舟斜舣。

隔竹茶樯,横桥酒店,几点微明小市。

篷窗雨细。

伴山鬼、纵横清泪。

回首江乡天际。

绿树东村迢递。

水驿残更,河梁远梦,谁信此时憔悴。

长瓶难醉。

只独宿、夜凉相对。

(词)清·王昶

予在真州旅舍,曾谱灯词四阕,秘置箧衍久矣。青光舟次,灯窗夜坐,忽检及之,悲感横生。再为摹写,匪徒体物,亦以志身世苍凉,更甚于昔也

十载吟诗看剑。

依旧天涯壈坎。

破驿长亭,荒祠故国,长见一枝冷焰。

西窗雨暗。

想只有、山妻长占。

客里寒衣谁念。

乡信从今难验。

剪韭莎畦,捣茶茅屋,荒径蓬蒿自掩。

泪痕凄黯。

更络纬、清吟小槛。


3

(词)清·王昶

嫩柳萦烟,疏花谢粉,一夜东风吹雨。

独客西窗,偏记旧时欢绪。

卷绣箔、月照纱幮,点银叶、香添宝炷。

最殷勤、砑粉吴笺,蔷薇佳约写吟句。

如今何限凄怨,闲了吹笙小院,弹棋深墅。

梅润空箱,忍展春衫白纻。

人远隔、青琐西楼,梦还迷、渌波南浦。

又江城、冷漏残钟,断魂谁共诉。

(词)清·王昶

太液秋澄,华林晓霁,放尽池荷千柄。

几曲鱼梁,倒拂绿波虹影。

竹露重、宝钿青欹,苇风凉、舞衣红冷。

似瑶天、一道银河,琼宫缥缈隔清景。

金源旧事曾记,多少碧虚楼阁,遥依云岭。

柳线蘋花,都入蓬壶仙境。

临绀塔、雪鹭双飞,绕粉墙、玉骢齐骋。

底须寻、圆泖湖亭,月凉移画艇。

(词)清·王昶

屈戌花浓,罘罳日暖,最忆苏台佳丽。

晓启纱幮,重换碧罗衫子。

才匀罢、一道春山,悄回著、两行秋水。

向银屏、小炷薇魂,蕙炉几缕篆心字。

片帆还又远别,记起妆台圆月,那时情意。

芳草河桥,总是相思滋味。

便忘了、红袖调筝,争忍看、翠绡弹泪。

又何堪、旅店残灯,夜窗春雨细。


3

(词)清·王昶

黄叶声多颤晚风。

古寺远鸣钟。

那堪更听,一绳新雁,四壁残蛩。

轻寒不管人孤睡,剪剪入珠栊。

凉生楚簟,梦回山枕,香灺灯红。

(词)清·王昶

香稻风生系吟艭。

竹露滴篷窗。

销魂最是,昨宵画阁,今夜烟江。

短亭回首家山隔,何处寄兰茳。

知他也合,慵熏箫局,倦剪银釭。

(词)清·王昶

故里归心寄扁舟。

旅舍暂淹留。

寒灯挂壁,破窗鸣纸,一枕乡愁。

吟朋小别西桥路,回首碧云稠。

蓉湖今夜,残钟杉寺,细雨蘋洲。


3

(词)清·王昶

檀栾翠筱。

桥外烟波绕。

一曲鸥沙无限好。

只乏诗人吟到。

水窗竹屋凉多。

石阑斜挂渔蓑。

容我藜床秋梦,闲听夜雨疏荷。

(词)清·王昶

清江一曲。

筑个花南屋。

种得檀栾千亩竹。

添取芙蓉红簇。

安排书库诗瓢。

屏当茶具鱼标。

倘许吟朋来往,与君同结香茅。

(词)清·王昶

伤春病酒。

人比梅花瘦。

看到花残春已透。

况更青梅如豆。

断肠芳草天涯。

缄情慵诉琵琶。

欲寄别来憔悴,麝烟亲画蝉纱。


3

(词)清·王昶

白苧衫轻,青罗扇小,约略春归时节。

竹浦横桥,荻溪短棹,曾经去年离别。

记款语,云屏底,忽忽带愁说。

远山叠。

问谁遣、溯红题叶,空剩取、几点藓阶印屧。

细检旧香罗,写相思、付与吟箧。

冷院黄昏,忍更听、玉笛声咽。

伴残灯孤榻,只有一丸凉月。

(词)清·王昶

梅屋联床,柳桥携屐,梦忆江湖旧侣。

秦望山高,春申浦急,迢迢故交何处。

想落月,寒窗里,疏灯听凉雨。

溯芳序。

叹文园、又逢秋暮。

闲伴却、禅榻茶烟鬓缕。

景物最关情,砑吴笺、粉字轻谱。

莲叶莼丝,喜江乡、风味如许。

问何时剪烛,同向石屏题句。

(词)清·王昶

癸酉秋,郑禺谷琢词见赠,草草未遑答也。今客济南,旅窗清暇,复检散佚得之,因填此解奉酬。秋云暮矣,能无莼边呼棹,橘候思书之感耶

侧帽寻花,单衣试酒,共作中吴吟客。

折柳歌残,剪灯人杳,奁中剩留词笔。

记赠我,云蓝句,生香遍瑶席。

念岑寂。

恁年年、断萍踪迹,只梦度、松陵竹边烟驿。

秋雪绕西湖,更与谁、苇岸携屐。

橘社荒寒,问何时、同话凉夕。

把乌丝醉墨,闲付小红催拍。


3

(词)清·王昶

记楚波送别,吴市同游,荏苒年华。

闻说抽帆去,向沿江苍翠,高卧烟霞。

朅来者番相见,香饭共胡麻。

看竹树蒙丛,画图相较,风景无差。

山家最幽处,有芦洲似月,枫磴如花。

诗卷重雕刻,更蒲轮重到,名满天涯。

可惜仍辞蕙帐,载酒约终赊。

倘忆我春明,芸笺好付归雁斜。

(词)清·王昶

京城西便门外白云观,即元长春宫也,以邱真人处机居此,故名,乐笑翁游此有词。今殿阁荒颓过半,香火犹存。闻正月十九日真人生日,四方黄冠骈集,士女游者甚众。予于三月下旬与吴荀叔、金棕亭同游,慨想真传,因填此解

叹青牛路杳,白鹤烟消,难问全真。

琳宇西华近,望苍松翠柏,交映檐楹。

金龛尚留香火,钟磬傍蜺旌。

说落灯风后,时传灌顶,士女倾城。

生平自蓬岛,向终南太华,访道瑶清。

更历龙沙远,便安车回日,名著燕京。

玉田旧阕谁记,好取叶鸾笙。

喜仙侣同来,暮春芳草雨正晴。

(词)清·王昶

正偏提载酒,不借穿花,人到空山。

曲折棠村里,问盘陀旧筑,一片荒寒。

昔年白云栖隐,竹石共留连。

况拓画弦诗,红闺更对,翠袖吟仙。

幽閒。

阿兰若,有饭钵春蔬,香印沉檀。

鹤老高人去,剩鸟啼松径,梅卧苔栏。

冉冉夕阳西下,疏磬出禅关。

只回首苍崖,千层碎雪飞涧泉。


3

(词)清·王昶

孤岛蟠云,穷洋蹴浪,蛟宫冻蛰初起。

睡后遗痕,春馀留沫,远泛瘦槎天际。

番人采取,都集向、沙街海市。

好伴琉璃香药,装成内宫新制。

凄凉奉宸旧事。

裹红罗、烛枝香腻。

共剪青丝一缕,翠囊轻佩。

莫向凫炉漫试。

待挂向、南轩爱凉思。

晓梦回时,黄花意味。

(词)清·王昶

绿映沧波,青分海树,凭谁种向琼岛。

珠舶携来,花畦种后,制出香丝多少。

罗囊暗贮,还恰值、筠窗秋晓。

几度春葱轻剔,闲拈碧荷筒小。

兽炭又残瑞脑。

拨馀熏、为禁寒峭。

一点绛唇开处,蕙风低袅。

薄醉依稀犯卯。

伴岑寂、何须玉尊倒。

飞遍巫云,剪灯夜悄。

(词)清·王昶

银鸭烟销,玉凫灰冷,疏灯落尽残焰。

小挈筠筒,闲携锦袋,试向短檠轻点。

朱樱欲破,喜一缕、仙云冉冉。

桃颊徐生薄晕,罗衣半凭画槛。

小楼晚寒斜掩。

唾珠圆、细黏蛮毯。

忽忆海天波静,载来吴舰⑴。

几片兰香重染。

奈荀令、愁深赋情减。

怕惹相思,夜阑凄黯(吴中有兰花烟、相思烟。)。


3

(词)清·王昶

千秋未了齐宫怨,年年断魂谁诉。

槐荫当檐,柳丝拂井,又听琴弦如许。

故园残暑。

想一树无情,三更还举。

我亦能清,萧条同饮夜深露。

西风又送冷雨。

柴门倚杖处,落叶满户。

野渡秋残,沧洲人远,多少别离情绪。

琐窗独苦。

向帕子红罗,一双描取。

剩有吟蛩,砌苔寒共语。

(词)清·王昶

鄱阳石帚飞仙后,何人更溯三古。

虿尾形存,蚕头迹渺,空忆埤苍训诂。

幽怀谁诉。

念景伯遗文,杜林残语。

往册销沉,摩挲贞石半风雨。

高人自多逸趣,爱收图印在,编作小谱。

黄蜡堆盘,青田盈箧,宛对秦碑周鼓。

西泠古渡。

判唤个蜻蜓,访君幽处。

金薤琳琅,商略共容与。

(词)清·王昶

归云阁外梅风软,藤窗正临芳渚。

粉箬评茶,香罗浥酒,多少天涯俊侣。

相逢倦旅。

看数点孤帆,数声柔橹。

短屐黄桑,蹋泥更上翠微路。

分襟重唱南浦。

向沧浪长笛,时梦渔父。

柿叶湖亭,荭花水港,已近残秋节序。

吟朋甚处。

想门掩柴桑,砑笺题句。

好约联床,夜灯同听雨。


2

(词)清·王昶

载酒舆轻,寻诗筇健,芒鞋早蹋天平。

山剪双眉,烟中八字斜横。

么禽惊起苔梅谢,款东风、初语吴莺。

看春光,过了烧灯,渐近清明。

周郎游记重吟写,叹熏香新荈,谁续茶经。

一道寒泉,飞来空和松声。

草堂西崦荒基在,念生涯、合与鸥盟。

又何时,石磴花龛,长伴残僧。

(词)清·王昶

南部新声,东京旧梦,留传犹在长桥。

书记重来,写成泪浥鲛绡。

赤眉黄犊烽烟近,尚留连、月夕花朝。

且休誇,玉麈香囊,王谢风标。

甘陵却剩诸年少,伴铜仙露冷,绿暗红消。

结绮临春,江山同付寒潮。

手提金缕还难问,恁青溪、冶叶倡条。

再休令,贺老凄凉,谱入檀槽。


2

(词)清·王昶

橹床冷拨龙山下,夜栅茶楼。

古塔云邱。

红叶萧萧打客舟。

寒衾自倚孤篷宿,商笛前洲。

渔火中流。

并作蓉湖一片秋。

(词)清·王昶

弯环渌水皋桥路,亚字墙边。

丁字帘前。

曾记清游系锦鞯。

重来已断繁华梦,零落珠钿。

寂寞筝弦。

夜雨残灯话往年。


2

(词)清·王昶

矮幅藤溪,倩翠墨匀来,染遍幽景。

叶落荒陂,烟寒老圃,望中碧蔬绿径。

短衣掩胫。

自携鸭觜金锄冷。

趁野兴。

底用园官,相送作芳饤。

江国久别,区芋耘瓜,几时归寻,湖上清境。

挂轻帆、横云路近,好来同放采莼艇。

还摘露葵供说饼。

此意谁省。

算有南岳多情,西邻好事,伴君栖静。

(词)清·王昶

序:别吴企晋三年,复遇于秦淮水阁,风尘寥落,有归隐吴山之志。时新雨初过,凉飔微扇,相对惘然。为填此解,并索淩叔子钱晓徵诸子和之。

放艇秦淮,记绿槛红窗,景色如故。

柳叶风疏,蓼花烟暝,望中几番凉雨。

相逢倦旅。

旧欢重按巴山句。

诉别绪。

曾记对床,尊酒话幽素。

江国秋早,橘里莼乡,好寻前盟,沙外鸥鹭。

问何时、横塘一曲,荷衣换了伴君住。

回首俊游清梦阻。

最断魂处,又是水榭悬灯,板桥横笛,夜歌金缕。


2

(词)清·王昶

江枫欲舞。

正舫泊断沙,榔歇古渡。

截住秋潮曲簖,一灯孤炷。

频听郭索残芦里,恁横行、爬沙浅渚。

星稀露冷,苇梢细缚,青筐满贮。

好胜似、江瑶雪乳。

付松火山厨,香橙细缕。

再捣姜芽,快佐槽头菊醑。

持螯况味清如许,又记起、年时情绪。

银灯影下,玉纤亲擘,夜凉庭户。

(词)清·王昶

半畦秋澹。

斸几簇纤芽,匀排村店。

一缕轻红,不似笋胎葱菼。

山僮致到柔尖润,尚溜雨、沙痕微染。

捣馀齑臼,尝来碧碗,清寒渐减。

和薄醋、酸风掩冉。

值登盘郭索,灯明酒酽。

问讯行厨,只少黄橙同糁。

泖湖况有莼丝碧,记佳味、吴娘亲点。

如今但忆,柳家新样,谁人手敛。


2

(词)清·王昶

寒涛晴吼。

爱枯钗落处,早筑新构。

双楗柴扉,药录农书,空山消遣清昼。

梦回午枕疏阴转,又田舍、夕阳时候。

看丝丝、鱼尾残霞,倒映绿波纹皱。

取次水昏烟暝,板桥闻棹语,沙际渔叟。

石鼎香温,竹灶茶寒,又见月明帘牖。

前村几阵归鸦晚,都集向、断槐疏柳。

试挑灯、自饤盘餐,料理竹孙菱母。

(词)清·王昶

山房寂静。

正苔枝如玉,寒月交映。

暗上湘帘,遥印罗帏,最引孤山诗兴。

疏香满地黄昏后,看几度、斜斜整整。

到夜阑、依旧欹眠,不怕笛声凄冷。

纸帐残灯梦断,翠禽清响处,云淡烟暝。

旧雨江南,春信迢遥,剩有霜条难赠。

冻痕应倩松煤染,细晕出、竹边清景。

料深闺、误认幽花,欲试晓来妆镜。


2

(词)清·王昶

试灯风软,挑菜冰销,听檐声乍滴。

玲珑石角。

渐露却、点点苔纹草色。

幽踪莫认,问谁访、空山岑寂。

但冻鸦飞过松梢,林外一痕遥碧。

严寒初减衣棱,剩帘底清阴,犹照窗格。

缃梅瘦也,想冷蕊、开遍花坪南北。

乡园春好,只愁损、玉麈无迹。

趁新晴、流到吴淞,添了莼波几尺。

(词)清·王昶

烟沉蕙径,雨宿花房,忆旧时佳丽。

秋霜夜冷,便忘却、那日红情绿意。

残梅飘尽,又重见、香须粉翅。

想昨宵、草满南园,难认碧纱裙子。

料应韩寿芳魂,爱飞入妆楼,偷伴春睡。

野蔬江橘,团扇底、尚带前身风味。

溪堂词客,重写句、玉罗窗里。

莫待逢、茄叶新蝉,才染藤溪素纸。


2

(词)清·王昶

正柴桑门掩,听梧叶、下阶除。

叹书卷丛残,酒杯寂寞,鬓发萧疏。

閒居。

纸窗昼卧,又一行雪雁落菰蒲。

遗得吴笺细字,故人近致音书。

愁馀。

俊侣半黄垆。

我亦病菰芦。

恁秋雨秋风,月泉吟社,梦冷江湖。

欷歔。

梅崖何许,想白蘋洲里作寒渔。

甚日草堂剪烛,开樽夜荐香蔬。

(词)清·王昶

蓉湖风渐紧,喜傍午、一帆悬。

看茅屋弯环,柳桥宛转,翠筱参天。

青青正长廿里,又修眉、已在断云边。

想见皆山楼阁,吟朋同此留连。

林泉。

应尚依然。

诗社冷、隐居迁。

怕难似当年。

白云词句,空在瑶编。

山翁定能指识,好施筇、蹑屩共沿缘。

吊得两贤遗迹,倚声谱上湘弦。


2

(词)清·王昶

画栋香重。

画帘风动。

几叠离愁,几番幽梦。

芳草绿遍王孙。

近残春。

湘帘檀画无人共。

玉箫数弄。

泪湿轻衫凤。

柳花如雪满苔痕。

细雨重门。

又黄昏。

(词)清·王昶

翠浦。

香雨。

梨花飞雪,柳花飞絮。

绿波春草小河桥。

魂销。

可怜归路遥。

琼窗话别还斟酒。

今分手。

忍听唱红豆。

上南楼。

望西洲。

离愁。

短篷云外舟。


2

(词)清·王昶

序:春雨初霁,移舟支硎访南北二禅寺。过访鹤亭,松影在地,么禽时语,塔表花铃与钟声相应,石室寒泉洒人襟袖,憩息者久之。斜阳欲坠,寻径下山,而淡月黄昏已印前溪矣。隔水箫声徐出,层楼曲槛中篷窗孤坐,置酒挑灯,遂成此解。

绿满篱根,青回岸觜,已觉雪消寒定。

筇枝划藓,屐齿黏泥,来访南峰晓景。

正值东风乍晴,松响禅关,鸟啼僧径。

看孤崖遥挂,飞泉一道,玉波春冷。

有古塔、远倚花宫,琅珰殿角,相和上方清磬。

鹤亭云罨,鱼尾霞盏,取次水昏烟暝。

银魄还明,隔溪竹屋箫声,画栏灯影。

算江山如此,那能忘却,五湖游兴。

(词)清·王昶

雨屋疏槐,烟篱短筱,隐约萧斋十笏。

分泉试荈,剔石栽花,长是吟商散发。

拂尽京华软红,竹簟蕉衣,那愁炎暍。

似鸳鸯湖畔,柴扉藓径,半临清樾。

想几日、画省归来,掩关蹋壁,不信家乡珠阙。

试笺视草,听漏含香,也胜江湖飘忽。

只我春明路遥,泪湿青衫,琵琶怨月。

幸故园无恙,且须料理,磳田鹿橛。


2

(词)清·王昶

绣结衣船,香添篆鼎,印梅窗静。

梳罢蝉云,玉台试芳颖。

红丝小砚,更染取、松煤翠饼。

新咏。

藤纸写来,爱铅华扫净。

妆楼独凭。

一片西泠,鸥波漾明镜。

山华水叶,尽是入诗境。

唤起粉奁清思,赋遍酒旗烟艇。

想冷吟如此,那数颂椒题茗。

(词)清·王昶

翠竹初抽,红薇才谢,熟梅时节。

柳外平池,短桥画栏接。

云昏烟冷,听一夜、雨声萧槭。

清绝。

添了柔波,浸钓筒鱼蕝。

芦间蘋末。

新绿三篙,田田露荷叶。

临流试望,几点雪鸥没。

可惜盘滩坐处,长遍苔衣石发。

趁碧梧风静,闲去移罾洗钵。


2

(词)清·王昶

云色半晴阴,望疏疏、冻云犹栖亭堠。

浦溆正苍茫,冰澌响、风定湘纹微皱。

香林莫认,但听烟外残钟吼。

十里江乡无限景,遥露几棱寒岫。

回想铁笛吟仙,泛瓜皮、每共诗朋石友。

茸帽倚篷窗,清游好、独坐试香温酒。

何时小隐,鱼庄闲试垂竿手。

更傲松溪匀粉墨,写出断芦衰柳(燕文贵有松溪残雪图。)。

(词)清·王昶

新涨满银塘,映青芜、一路芹芽初展。

江店绿阴浓,横桥外、多少缃桃零乱。

云昏水暗,柳丝斜度红襟燕。

愁绝寻芳人去尽,寂寞绿蘋溪岸。

凭谁为棹春船,趁东风半捲,烟樯雨幔。

萍梗寄江湖,清游处、依约元真重见。

鱼罾蟹簖,旧盟思结闲鸥伴。

相约吴淞枫落后,来共莼丝菰饭。


2

(词)清·王昶

野火山中屋,疏烟竹外楼。

苇条风起送篷舟。

又是一番霜信、下沙洲。

白发高堂泪,青衫客子愁。

蛛丝应是挂罗帱。

早晚片帆归去、泖西头。

(词)清·王昶

碧藓摊钱地,红梨倦绣天。

画堂无那掩离弦。

悔煞当时草草负芳年。

清泪沾银勒,浓愁入玉船。

不须听雨暂留连。

只愿江山处处响春鹃。


2

(词)清·王昶

雨霁起秋岚。

云外斜横碧玉簪。

隐约三间茅屋在,花南。

一道飞流下断岩。

略彴倚寒潭。

鸾尾萧萧映石龛。

如此溪山清绝处,真堪。

容我幽栖卜草庵。

(词)清·王昶

溪雨初肥。

几簇疏花绕竹篱。

满地秋阴清露下。

良夜。

好约邻翁相对话。


2

(词)清·王昶

桐花小凤。旧游回首真如梦。

樽酒离亭。曾记清歌掩泪听。

船灯戍鼓。肠断江南芳草路。

澹月重楼。谁伴西窗咏玉钩。

(词)清·王昶

一樽清醑。曾记拥炉深夜语。

剪了兰釭。翠筱凄凄雪打窗。

蘋花江岸。回首红楼香梦远。

野艇黄昏。竹栅寒潮正断魂。


2

(词)清·王昶

记天台、万仞削东南。

寒云涌晴岚。

望赤城突兀,琼台缥缈,玉镜澄涵。

苔壁藤桥倚处,飞瀑洒空嵌。

冷月千山里,梵响茅庵。

唤起谢公清兴,办竹兜笋笠,芒屦筠蓝。

向悬崖绝涧,杖策恣幽探。

笑生平、游踪寂寞,只梦魂、夜趁浙江帆。

期何日、有团蕉地,结个花龛。

(词)清·王昶

正萧萧朔雪暮寒馀,西风响荆扉。

叹荒江老屋,横桥小艇,访戴人稀。

乍喜白家菱角,剥啄寄新词。

多少殷勤意,谱入乌丝。

知是柴桑清兴,但香添银叶,琴按金徽。

向禅灯梵荚,老去作心知。

念生涯、寒蛩冻雀,更何时,结袜试荷衣。

相随往、寻梅问竹,小坐苔矶。


2

(词)清·王昶

碧浪生南浦。

又是送君西去。

小桃花谢也、洒红雨。

计到雷塘,十里春风暮。

绿柳拖金缕。

廿四桥头,珠帘低映媚妩。

旧事堪悲楚。

休问寒潮瓜步。

玉骢游遍了、蜀冈路。

酒幔茶樯,好觅吹箫伴侣。

三分明月里。

凭说与吴刚,别来空绾离绪。

(词)清·王昶

杏子飘红艳。

窗外东风微飐。

夜深凉雨过、两三点。

鸳被馀香,犹在湘筠簟。

竹几孤灯闪。

梦到重楼,有人斜凭朱槛。

别后情凄黯。

闲了菱花玉槛。

眉山谁画取、黛浓淡。

六幅榴裙,应有泪痕匀染。

忍负兰闺念。

须早办归装,春江试唤烟舰。


1

(词)清·王昶

序:吴中张忆娘为北里名流,曩昔往来蒋秀谷先生家,因为写簪花小照。忆娘殁后,是图亦漂泊,不省所在矣。秀谷令嗣蟠漪得于竹西市肆,携归重付装池,缣素犹新,如见采兰拢鬓时态也。

理云梳,匀石黛。

闹扫将成,小折芳兰戴。

杏雨梨烟浑不爱。

一缕幽情,合与幽香配。

酒场荒,歌榭改。

江北江南,风貌崔徽在。

展玉鸦叉悬竹廨。

浅碧哥窑,好插湘花对。


1

(词)清·王昶

玉山秋晚。

渐朵朵金铃,开到松畹。

雁影度江,应怅采芳人远。

谁知偷拟灵均,思与木兰同荐。

筠篮贮,还宜鬓鸦,插处微颤。

霜枫乍照苍巘。

算不比缃桃,曾引刘阮。

恰笑芙蓉仙侣,泪痕红泫。

彷佛翠袖天寒,只少丛篁低偃。

萧斋静,肯作昙花轻散。


1

(词)清·王昶

平湖渺矣。

是烟波深处,地连谷水。

恨一棹、未访高门,赖小令长笺,妙参词旨。

何意相逢,却正在、红桥花底。

喜开尊清话,剪烛题襟,客里风味。

还贻白蕉旧制。

笑搓酥摘粉,总涉浓丽。

谁得似、投劾归来,托渔弟樵兄,共写幽致。

只我征帆,待遥溯、潞河云霁。

拟他时、夜窗听雨,和吟重记。


1

(词)清·王昶

残钟微度。

哀笳微度。

更清淮、数声柔橹。

已是愁人,那禁得、棹歌凄苦。

又孤篷、一番寒雨。

故乡何处。

旧游何处。

检征衫、泪痕凝聚。

漂泊谁怜,算只有、疏杨几树。

似年时、断魂情绪。


1

(词)清·王昶

闲窗寂,不耐新愁卧病。

吴郎相劝访秋行,蜻蜓小艇。

㟙山一曲映玻璃,湖亭更选名胜。

微雨过,红衣冷。

薄霭不沾明镜。

芦花偶惹鲤鱼风,闲鸥警醒。

清游曾寄集贤知,长笺写遍幽景(时出赵子昂《明湖秋瑟图》展玩。)。

更唤酒、银瓶素绠。

少消除、天涯旅兴。

回忆江关路迥。

想渔庄、雪藕丝莼,应向梦中寻,谁重省。


1

(词)清·王昶

小屏深,孤竹冷,凉雨下苔石。

款竹重来,琴酒共瑶席。

却思昨夜空岩,飞泉响处,恨不与、故人游历。

正相忆。

谁知系艇烟堤,携手慰岑寂。

话了巴山,更听短檐滴。

待看红藕香生,黄梅风定,同踏遍、数峰晴碧。


1

(词)清·王昶

湖山雨霁。

闻七十名泉,明流交汇。

缥缈望徂徕,自东南、烟云无际。

虹堤遥截,有多少、枫人芦子。

栖此。

比农桑、更裕生计。

会通又经分派,为神仓、常通桂枻。

谷雨初过,舶趠正当风起。

襟屦萧闲,琴书清润,宛然画里。

谁唤取。

荆关细写清意。


1

(词)清·王昶

黄篾冲波,渐迎面、策策寒飙凄凛。

红蓼开满烟洲,沙鸥正凉寝。

遥望里、冰奁一片,映依约、翠峰同浸。

水国楼台,山家门巷,溪树交荫。

又多少、钓叟渔童,向菱浪莲泥下柴罧。

最好故乡秋老,有莼鲈幽品。

须缚个、苔矶草屋,倚枯藤、看遍枫锦。

底事湖海飘蓬,鬓华霜沁。


1

(词)清·王昶

家近西泠,爱一片凉波,几叠云嶂。

吹遍梅风,莎径苔痕初长。

蜡取晓屐冲泥,底事用、岁寒松杖。

问送僧、寻药前去,只费黄桑几两。

棕榈笠子尖圆相。

制山衣、水田新样。

罛师钓叟真无别,但少纶竿飏。

好向十字蘋边,唤菱角、轻摇烟舫。

把湖畔、枫叶菰米,写成渔唱。


1

(词)清·王昶

石蜜浆寒,相如旧日,曾题词赋。

种满芋田,根连瓜堰,几度逢春雨。

畦丁惯是,镰磨新月,斸向短篱荒圃。

奈孤僧、寒驴秃尾,行遍翠微山路。

冰刀试切,匀堆碧碗,抵似铜仙清露。

置酒论兵,临花校射,休说英雄语。

紫梨垂处,黄花开后,卧病徒添悽楚。

凭谁唱、梧桐叶落,玉京人去。


1

(词)清·王昶

烟花小部,水天旧事。

名占红楼十二。

吴昌梅雨画船归,便魂断、禅灯佛字。

几丛新绿,几枝寒翠。

剩有茶樯夜市。

名园飞絮也成空,共惆怅、断垣荒砌。


1

(词)清·王昶

玉妃乍换新妆,无情有恨谁人见。

湾头试看,闹红深处,斜欹钿扇。

堕向云中,移来月下,暗香清远。

记烟花水泊,旧游重过,浑不似,年时面。

独自亭亭古岸。

听疏杨、乱蝉催晚。

销魂最是,凉风萧瑟,露华浓泫。

回首兰皋,弄珠人去,夜深肠断。

只閒鸥飞到,纹奁影里,结秋江伴。


1

(词)清·王昶

微雨濛濛堕。

早系沙边画舸。

荷衣笋笠话同游,红墙梵院,屐印莓苔破。

箖箊翠叶摇千个。

老树悬崖卧。

疏枝时落山果,壁间石刻蜗涎涴。

径转回廊左。

却登石台闲坐。

大江一线走寒潮,帆樯点点,总向帘前过。

白银盘里芙蓉朵。

万叠烟云裹。

生涯只合香林老,禅灯长伴残僧课。


1

(词)清·王昶

枫叶蘋花秋渐老。

江村处处垂香稻。

趁取茅茨寒日晓。

山农笑。

红莲今岁收成早。

间著长亵添䘨𧘈。

磨镰并往溪南道。

捆向空舲归去好。

鸣单棹。

破柴篱下场新扫。


1

(词)清·王昶

梅雪初残,梨云乍损,一径柳枝低亚。

笛里香绵,烟中粉絮,低拂绿阴台榭。

袅袅无人处,问谁弄、清吟闲冶。

最怜长板桥边,殷勤似惜花谢。

幽客梦回东舍。

听绣羽飞来,池馆清暇。

隔叶缠绵,随风宛转,好与红襟细话。

便趁双柑在,压茆酒、翠樽轻泻。

怕到凉秋,啼鸟空绕月夜。


1

(词)清·王昶

雨后春山润,向㠛村西去,烟树零乱。

蜡屐冲泥,傍禅林试访,馆娃宫苑。

几曲寒松偃。

问石径、采香人远。

叹当年,玉井银床,都付苍苔碧藓。

凄惋。

繁华梦短。

剩响屧廊边,幽鸟啼怨。

重上琴台,望孤篷雪浪,青螺千点。

登眺情何限。

渐殿角、残阳一线。

又早佛磬烟沉,梵灯风颤。


1

(词)清·王昶

壬申仲春,月夜与企晋同寓秦淮。俊流并集,文酒留连,数年来所未有也。且将约为牛头、双阙诸山之游

青溪三度,算此番春到,胜游第一。

况是诗人,客里招寻话车笠。

江左风流犹在,更桃叶、波痕初碧。

待唤取、六柱吴船,柳外试筝笛。

仍忆。

去秋寂。

恁桂月将残,便收吟席。

雪消今夕。

长板桥南共浮白。

拟向定林深处,梅未落、芒鞋堪给。

好同谱、新词卷,兜娘按拍。

王昶

王昶1724—1806

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少有诗名,与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文哲、曹仁虎、吴文莲合称“吴中七子”。乾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年七十乞休归,后主讲娄东、敷文两书院。曾参加纂修《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在学术上推崇惠栋、戴震。论及历代字形递变,开以金文证《说文》先路。精金石之学,编《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能诗、词、古文。其文以碑志、传状之作为多。又辑有《明诗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湖海文传》、《青浦诗传》等。有《春融堂集》六十八卷。

☚ 纪昀   蒋士铨 ☛
王昶

王昶1724—1806

字德甫,一字琴德,号述庵,又号兰泉、述庵叟、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高宗南巡召试一等,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因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案“漏言”革职。后入阿桂、温福幕府,以功授吏部主事,迁郎中,擢鸿胪寺卿,三迁为左副都御史,外授江西、直隶(今河北)、陕西等地按察使、布政使,以刑部侍郎致仕。王氏与钱大昕、王鸣盛等人齐名,号为“吴中七子”。位高名重,于词宗尚南宋,推许姜夔、史达祖,所作温柔敦厚、雍容尔雅。于嘉庆七年(1802)起陆续编成《明词综》十二卷、《国朝词综》四十八卷、二集八卷、《词综补》二卷,于词学贡献甚巨。另著有《琴画楼词钞》、《碧云楼诗选》、《湖海文传》、《湖海诗传》、《青浦县志》、《青浦诗传》、《春融堂集》、《春融堂杂记》等八种。阮元《揅经室二集》有王氏行状,《清史稿》卷三○五有传。

☚ 王金英   蒋士铨 ☛
王昶

王昶1724—1806

字德甫,一字琴德,号兰泉,晚号述庵。青浦(今属上海)人。少从沈德潜学诗,颇有才名,与王鸣盛有“江东二王”之称,又与鸣盛、钱大昕、赵文哲、曹仁虎、吴泰来、黄文运等称“吴中七子”。清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登进士第。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召试一等,赐内阁中书,擢为吏部郎中,后从征金川、缅甸,凯旋,擢为刑部侍郎。主令试,屏绝请托,一秉至公,由是多忤于人,为避免中伤,遂以目疾告归。晚年居三泖渔庄,延诸名士校勘平时撰著数十种,渐次付梓。主持东南诗坛数十年,凡士以诗文见者,与之谈诗论文,终日不倦。历主娄东、敷文两书院,造就人才颇多,洪亮吉、黄景仁皆出其门下。昶论诗主其师沈德潜“格调说”,诗风也与沈氏接近,而其学养,经历皆较沈丰富,故成就较高。其未仕前诗多以山水风光为题材,醇雅清切,律、绝尤有风致。召试以后官中书、值军机房期间则多应制奉和之作,及从征期间,其诗大得江山之助,凡戎马阅历、滇蜀烟云,多入诗篇,前后九载,得诗颇多,诗风恢博雄奇,如《白马篇》、《军抵山神沟》、《驰传过清溪得冲之学使手书兼诗见忆》皆为此时代表作品。其《六月十九日》中写战场雷雨一段:“山椒作雨山头雪,脚底惊雷山欲裂。如墨浓云泼面来,电光一线从中掣。似同巨炮斗神威,却与昨朝湔战血。西峰忽见掩金乌,东岭犹看挂雌蜺。飞电宁容雕鹗藏,回飚半觉杉槠折。”可见此期作品一斑。晚年优游林下,多唱酬之作,诗风清微平远,如:“西风吹早雁,江上有遗音。送子西陵去,迢迢山水心。夕阳红叶晚,孤棹白云深。余亦归三泖,幽栖松桂林。”(《送吴颉云归杭州》)其诗出入唐、宋,以学唐为主。著述极富,曾主修《青浦县志》四十卷,辑有《金石粹编》一百六十卷、《湖海诗传》四十六卷、《湖海文传》七十五卷、《青浦诗传》三十四卷、《琴画楼词钞》二十五卷。其诗文集名《春融堂集》,凡六十八卷,其中诗二十四卷。《清史稿》卷三○五、《清史列传》卷二六皆有传。严荣为撰《述庵年谱》二卷。

☚ 纪昀   赵文哲 ☛

王昶1725—1806

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为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县)人。清代学者。乾隆十九年进士。乾隆南巡,召试一等,赐内阁中书,累充考试官。后从阿桂征缅甸及金川,前后在军九年。官至刑部右侍郎,以年老告归。著有《春融堂诗文集》,辑有《金石萃编》、《青浦诗传》、《湖海诗传》、《湖海文传》、《明词综》、《清词综》,并参与《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的纂修。
索引:王昶,德甫,述庵、兰泉,兰泉先生;春融堂、春龙堂、兰泉书屋、三泖渔庄、琴德居、蒲褐山庄、塾南书库、经训堂、蒲褐山房、闲思精舍、郑学斋、存养斋、碧云楼、友梅轩、红叶江村、履二斋、杏花春雨书斋。

王昶

王昶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以治为学,以时为务/杂用儒道,行高节正/拨乱反正,移风易俗/乘间击暇,示形作伪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人。曹魏智士,富于识见,通于韬略。王昶生长于士宦之家,父亲王泽,通经术,曾任代郡太守,王昶伯父王柔,官至北中郎将。

王昶将学业与世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始终将目标对准当时的社会,对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运用所掌握的韬略智慧,去探索解决问题,因而收获较多。

王昶1724—1806年

字德甫、琴德,号述庵,又号兰泉。清学者、金石学家。祖籍浙江兰溪县,客居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少博学善属文,肄业紫阳书院,潜心经术,讲求声音训诂之学。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刑部右侍郎, 光禄大夫等。 尝主娄东、 敷文两书院, 参与纂修 《大清一统志》、 《续三通》 等。 酷嗜金石, 宦游所至, 无不访求, 著 《金石萃编》160卷,另著 《蜀石经残字》12卷。 于学无所不窥, 著述甚富,,有 《春融堂诗文集》、 《青浦志》、 《天下书院志》 等多种作品传世。 《清史稿》 有传。

王昶昶(chang);公元1724——1806

字德甫,一字琴德,号述庵,又号兰泉,人称兰泉先生。清江苏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入。乾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授光禄大夫。通经,工诗词,善文,精于考证,达于事理,有通儒之称。好金石学,编《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收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达1500余种。另著有《蜀石经残字》、《春融堂诗文集》、《明词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云南铜政全书》等传于世。未刊之书也有十多种。

王昶

王昶?—939

闽国王,本名继鹏,王鏻长子,即位后改名昶。公元935年十月,继鹏与李倣杀王鏻,十一月,继鹏再杀李倣。即位后,遣使至后晋,王昶被册封为闽王。后王昶使者至晋,求以敌国礼,石敬瑭怒,归其贡物,不纳其使。王昶好神仙之术,拜道士谭紫霄为正一先生,拜陈守元为天师。事无大小皆由道士取 “宝皇” 语而后行。又费巨资铸宝皇、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起三清台,日夜供奉不绝,以为可以求取大还丹。境内江湖陂塘皆有税,身丁钱至折米五斗,民不聊生。以神言宗室将为乱,杀叔父延武、延望,并其子五人。遣医人陈究以空名堂牒卖官爵。立其父婢李春燕为淑妃,继立为皇后。王昶看到矛盾尖锐,乃募勇士两千人为腹心,号为宸卫都,赐予赏赐特厚。控宸、控鹤二都士兵有怨言。控宸军使朱文进,控鹤军使连重遇,数次遭王昶侮辱,心不能平。939年七月,宫廷大火,宫殿几尽。王昶命连重遇救火,且追捕放火者,颇疑连重遇知纵火之谋,欲杀重遇,谋泄,闰七月,连重遇入直,率二都兵焚长春宫,迎王延羲于瓦砾中,呼万岁,率兵攻王昶。王昶出北关,至梧桐岭,从者渐散,被追兵所获。至陁庄让王昶醉酒,然后将其缢死。景宗即位,谥曰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宏孝皇帝,庙号康宗。其妻子皆死无遗类。

☚ 王鏻   王曦 ☛

春融堂集

☚ 忠雅堂文录   春融堂集 ☛

王昶

王昶1725—1807

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兰泉先生。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高宗南巡,召试第一,赐内阁中书,协办侍读,累官刑部右侍郎。昶博学通识,诗与王鸣盛、钱大昕等称“吴中七子”;词拟姜夔、张炎,有时名;文学韩愈、苏轼。又长于经学,人称通儒。著有《春龙堂诗文集》《湖海文传》等。

☚ 钱大昕   陈奉兹 ☛
王昶

王昶

字永思。清初为增广生,后弃而从军,授千户。从巡抚李之芳征讨楚省督标兵变,以功升福建漳浦守备。从征台湾抗清义军,克海澄、厦门、金门,攻破浙山十九寨。加左都督衔,俸视一品,授骑都尉世袭。两次迁江西九南营副总兵。其子宏绪,亦以台湾功,加左都督衔候补游击。

☚ 唐邦杰   王宏绪 ☛

王昶

王昶

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任乐安县令。岁灾,发粟赈济,全活甚多。擢御使,疏劾李孜省,改太仆寺少卿。

☚ 张僖   王岳 ☛

王昶1724~1806Wang Chang

poet and literator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Spring Melting Hall,etc.

王昶?—259

字文舒,三国时魏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初为文帝太子文学,及文帝即位,徙散骑常侍。明帝加为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齐王、高贵乡公时,先后为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司空等职。甘露四年薨,谥曰穆侯。

王昶1724—1806

清学者。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先生。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赐内阁中书。累充试官,至江西司郎中,坐案革职。从阿桂至云南,以功任吏部员外郎,迁刑部右侍郎。曾收罗商周铜器及宋、辽、金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种,以五十年之力编为《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著有《春融堂集》、《湖海诗传》等书。

王昶

(清·雍正三年——嘉慶十二年 1725~1807)青津人。字德甫,號述庵。居室曰春龍堂、琴德居、三泖漁莊,人稱蘭泉先生。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從軍旅凡九年,拜刑部右侍郎,後以年老乞歸。昶深通經學,長於考證,精研金石,妙工詩詞,尤善古文,人仰為通儒。歸田後,主講敷文書院。多藏金石碑版。除巨著《金石萃編》一百六十卷外,尚撰有《春龍堂文集》、《湖海詩傅》、《湖海文傅》等。


王昶書·雙幅(局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