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居士磗塔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居士磗塔銘唐·顯慶三年 (658) 刻。上官靈芝撰,敬客書。正書十七行,行十七字,磚面六十公分見方。明萬曆間 (1573—1619)出土陝西終南山梗梓谷。《復初齊文集》曰:“書法全得褚意,為唐楷最精致者。……婉潤秀整,雖開後人之門,尚未失河南規矩。”出土時已三裂,為陝西郃陽一帖賈携去,繼裂為五,再裂為七。今僅殘存一斷石,餘者散佚。全拓完者殊少。朱鈞藏本載有楊慎、瞿木夫、錢泳、何紹基,趙次閑、張叔未、吴雲等近二十人題跋,可謂盛矣。刊有有正書局影印本。日本中村氏書道博物館藏本載有沈樹鏞、翁大年、費念慈跋。重刻本殊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