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好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好古1200?~?

元代著名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通经史,好医方,曾跟随金代名医李东垣学习,精通医学。为赵州医学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在医理上,他重视内因在辨证上的意义,并主张温补脾肾。对治疗癍疹等疾患有不少可取的论述。

王好古

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曾向李果、张元素等人学医。著有《此事难知》、《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论萃英》等书。另有《医家大法》、《仲景详辨》、《伤寒辨惑论》、《活人节要歌》、《光明论》、《标本论》、《钱氏补遗》等书,未见刊行。王氏的医学思想是重视内因在辨证论治上的意义。认为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可按六经辨证论治。并主张温补脾肾。对于斑疹类疾病,尤有独到见解。

王好古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元代赵州(今属河北省)人。约生于1200年。现存著作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等。他创立阴证学说。临证上扩大了六经病的治疗范围,用药上善于加减。如四物汤的加减有60余种,理中汤的加减18种,平胃散的加减有30种,等等。1300年去世。

王好古

052 王好古约1200—1300

元代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自幼习儒,博通经史,得进士。青年时热衷医学,先后从张元素和李杲学医,造诣很深。曾任赵州医学教授,为医学名家。学术上对脾肾学说有独到见解,创立阴证学说,认为人体脾肾虚易生病。治疗上主张温补脾肾,增强体质。诊断上重视望诊切脉,用药选方善于灵活变通。平生著作甚多,现存《阴证略例》1卷,《医垒元戎》12卷,《汤液本草》2卷,《伊尹汤液广为大法》4卷,《此事难知》2卷,均为历史上重要医学文献。

☚ 陈言   危亦林 ☛

王好古wáng hào gǔ(1200~1264年)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历代诸家本草(29)。人名。元代著名医药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博通经史,以进士官本州医学教授。尤好经方,曾与李东垣同学于张元素门下,后复从东垣习医,尽得其传,为易水学派集大成者。平生著述甚丰,有《医垒元戎》、《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癍论萃英》、《伊尹汤液广为大法》、《活人节要歌括》、《光明论》、《标本论》、《仲景详辨》、《伤寒辨惑论》、《医家大法》、《钱氏补遗》等。

王好古wánghàogǔ

元代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人。曾从李杲等学医。著有《此事难知》《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斑论萃英》等书。另有《医家大法》《仲景详辨》《伤寒辨惑论》等书, 未见刊行。他在医理上重视内因在辨证上的意义, 认为内伤或外感病都可按六经辨证论治, 并主张温补脾肾。对于斑疹等疾患的治疗有不少可取的论述。

王好古

王好古

王好古(约十三、四世纪间),元代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先后学医于张元素和李东垣,曾任赵州教授提举管内医学,著作有《伊尹汤液广为大法》4卷、《汤液本草》2卷、《阴证略例》1卷、《医垒元戎》12卷、《癍疹论》1卷。另著有《活人节要歌括》一书已佚。又裒集东垣医论为《此事难知》2卷。其论学主张,大体宗李东垣,但亦同中有异,如李氏于病因多归于饮食劳倦,治疗重在调理脾胃;而王氏则认为人体本虚,腠理开泄,如感风寒,则阳气难守,极易为病,故治疗偏重温补脾肾。对于药物的运用,王氏受张元素的影响,重视药物归经,如《医垒元戎》中的五脏六腑主治药物,就是依据张元素的“脏腑标本药式”写成。而《汤液本草》一书,则首列李东垣“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继列王氏本人所论,都说明学有本源,具有特色。

☚ 忽思慧   滑寿 ☛

王好古

元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曾从李杲学医,重视内在辨证上的意义,认为内伤或外感都可按六经辨证论治,并主张温补脾肾。著有《此事难知》、《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癍论萃英》等。未见刊行的有《医家大法》、《仲景详辨》、《伤寒辨惑论》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