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全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全斌

纪念宁死不屈的两位先烈——庄龙甲和王全斌同志革命活动片断 耿梅村 山东省志资料1962年1期

王全斌

 北宋初大将,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其父事庄宗,私畜勇士百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全,乃收其帐下。庄宗入洛,累历内职,并先后在后唐、后晋、后周任职,官至禁军列校、护圣指挥使、右厢都指挥使、相州留后等。宋建隆元年(960),与慕容延钊率东路军讨平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以功拜安国军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冬,任忠武军节度使,四川行营前军都部署,将兵三万伐蜀,连战皆捷,迫后蜀主孟昶奉表请降。入成都后,昼夜宴饮,滥杀降兵,不恤军务,抢掠钱财,豪夺妇女,激起民愤。后蜀文州刺史全师雄举兵反抗,称“兴蜀大王”,曾聚兵几十万之众。后,虽渐次平定,但其仍被降为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开宝末年,又升任武宁军节度使,至镇数月即卒。

王全斌908—976

北宋初将领。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历仕后唐、后晋、后周,累官相州留后。入宋于建隆元年(960年),与慕容延钊等率东路军讨平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李筠之乱,以功擢安国军度使。四年,率兵征北汉,攻太原。乾德二年(964年)冬,宋伐后蜀,为忠武军节度、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领兵三万出凤州路,连战连捷,遂克剑门。翌年正月,军次绵州魏城,后蜀国主孟昶请降。自出师至受降,仅六十六日。既入成都,竟杀降卒二万,并纵兵大掠妇女财物。既而诏发蜀兵赴汴,并厚给装钱,他拖延不行,激起蜀军兵变,降职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开宝末,又起为武宁军节度使,至镇数月即卒。

王全斌908~976

北宋初将领。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 历仕后唐、后晋、后周,累官相州留后。入宋于建隆元年(960年),与慕容延钊等率东路军讨平潞州(今山西长治)李筠之乱,以功擢安国军节度使。四年,率兵征北汉,攻太原。乾德二年(964年)冬,宋伐后蜀,为忠武军节度使、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领兵3万出凤州路,连战连捷,遂克剑门。翌年正月,军次绵州魏城,后蜀国主孟昶请降。入驻成都,杀降卒2万,并纵兵大掠妇女财物,激起蜀军兵变,降职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开宝末,又起为武宁军节度使,至镇数月即卒。

王全斌908—976

北宋初将领。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初仕后唐庄宗,累历内职。后仕后晋、后周。入宋后,以平定潞州叛乱,升安国军节度使。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冬,任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后入成都,灭后蜀。因事罢为崇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及灭南唐,又升任武宁军节度使。

王全斌908—976

宋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历仕后唐、后晋、后周。北宋初,参加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以功拜安国军节度使。乾德二年(964),为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伐后蜀,每战皆捷,与王仁瞻、崔彦进等平定后蜀。但专杀降兵、擅开公帑、豪夺妇女、广纳货财,致使民怨沸腾,蜀军兵变。论罪当死,后降为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开宝末,授武宁军节度使。至镇数月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