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汤应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汤应曾 汤应曾明末琵琶演奏家。邳州(今江苏邳县)人。世称汤琵琶。自幼贫寒,喜爱音乐,从琵琶名手蒋山人习艺。以弹《胡笳十八拍》为世所知。曾随军历经嘉峪、张掖、酒泉等地,为士兵演奏。明亡,携母流落淮浦(今江苏涟水)一带,不知所终。能弹奏各具风格乐曲百余首,尤善弹《楚汉》,奏时如两军决战, “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金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之无从也” (王猷定《四照堂集》)。或以为此曲为《十面埋伏》的前身。 ☚ 东皋 徐常遇 ☛ 汤应曾 114 汤应曾明末清初琵琶演奏家,邳州(今江苏邳县)人,世称“汤琵琶”。幼好音律,师从蒋山人。学成,受聘于大梁(今开封)周王府,渐为人知。后随明征西王将军至嘉裕关、张掖、酒泉等地,为军中将士演奏,颇能鼓舞士气。稍晚,去襄王府供职,居楚地三年。后因妻亡,返里,从此潦倒,不知所终。王猷定《四照堂记·汤琵琶传》称,他能奏《胡笳十八拍》、《洞庭秋思》、《塞上》等百十余曲。其音乐大若“风雨雷霆”,小若“百虫之号”,“一草一木之吟”,皆十分传神。尤《楚汉》一曲,演奏得最为动人。 ☚ 魏良辅 蒋兴俦 ☛ 汤应曾 汤应曾明末著名琵琶演奏家,浑名“汤琵琶”。邳州(今江苏邳县)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喜欢音乐。曾跟随当时琵琶名手蒋山人学艺,后被一个藩王贵族看中,召进王府做乐工。他弹奏的《胡笳十八拍》乐曲,哀楚动人,富有艺术表现力。不久,汤应曾随军到兰州、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为士兵弹奏《塞上曲》,鼓舞边疆战士。从边关回来后,辗转到湖南。他一生弹奏过一百多首琵琶曲,大多数都是他根据民间曲调创作而成。最著名的代表作有 《洞庭秋思》、《楚汉》。他弹奏的《楚汉》,很可能就是后来流传的琵琶名曲 《霸王卸甲》或 《十面埋伏》 的前身。 ☚ 严澂 张孔山 ☛ 汤应曾明末琵琶演奏家。邳州(今江苏邳县)人。能奏古曲百余首,尤善弹《胡笳十八拍》、《洞庭秋思》、《塞上之曲》、《楚汉》(即《十面埋伏》)等。因其技艺高超,故有“汤琵琶”之称。他虽为时所重,但不求闻达;明亡时已六十余岁,遁隐山林,不知所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