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hù kǒu计家为户,计人为口。杜荀鹤《将入关安陆遇兵寇》:几州户口看成血,一旦天心却许和。 户口一0935名家伙。江淮官话。江苏东台〖fu31 kߵγ31〗。你这~就要吃点苦才好。   户口hùkǒu作为某地居民的身份 △ 查~|迁~。 户口hù kǒuпроп ска户口hù kǒu〖名词〗 住户和人口的总称(1)。《高祖功臣侯年表》: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户口算起来实际上只有十分之二三。 户口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洪亮吉《治平篇》:“其间有~消落之家。”《促织》:“成不敢敛~。” 身份 身份体(体统) 身(身分;身命) 躯体 色目 骨气 名分 某地区居民的身份:户(户版;户贯;户口;户籍) 个人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国籍 军人的身份:军籍 军贯 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尊严 低贱的身份:隶圉 身份相同:齐编 与身份相称:般配 称分儿 自高身份:矜贵 援引提高身份:登龙门 身份等上升:飞升 取得某种身份:充(充当) 有身份,有社会地位:有头有脸 有头有脑 很体面,有身份、地位:戴头识脸 降低自己的身份:贬身 诎身 身份高贵:贤身贵体 身份、地位低下:提牌执戟 身份、排场降低:掉价 改变身份:改换头面 有失身份:掉份儿 (自身所处的地位:身份)
另见:处于 地位 履历 职业 资格 ☚ 身份 出身 ☛
人口 人口丁口 头口 生齿 食指 食口,人口:开口 家庭人口:丁(~粮;人~;添~) 家庭或家族人口:食指 生育使家庭人口增加:添人进口 家中的人口:家口 户口 家里吃饭的人口:食口 隐逸者家中的人口:鹤口 家中所有人口:一家(~老小) 合家 阖家 满门(~抄斩) 一家子 隐匿的人口:暗丁 人口兴旺:齿育 人丁兴旺 家庭人口众多:家半三军 一门千指 一门百指 食指众多 生齿日繁 食指浩繁 人口稠密:人稠 某地方人口很多:人烟稠密 人烟阜盛人烟凑集 人烟辐揍 人烟浩穣 住户少:人烟稀少 土地辽阔,人口稀少:地广人稀 地广民稀 地旷人稀 地广人希 人稀地广 人口多,财富多:人财两旺 (居住在一个地区内的人的总数:人口)
另见:家人 家庭 兴旺 ☚ 人数 人多 ☛
住户 住户户 住家 住户和人口:户口 籍口 门户 门庭 外地流亡来居住的住户:隐户 没有户口的住户:黑户 流亡在外地的住户:流户 在城市建设中不肯拆迁房屋的住户:钉子户 只此一家住户:独家 独户(单家独户;单门独户) 众多住户:万户(千门~) 万家(~灯火) (定居在某处的家庭或有单独户口的人:住户) ☚ 各种家庭 人家 ☛
簿册 簿册册(册子;清~;底~;表~) 本本 本子 簿子 文书簿册:简记 供抄写用的簿本:钞本 用纸折叠或装订的册:折(折子;奏~;存~) 折(存~;手~) 登记户口的册:版(版籍;户版) 户账 户籍 人籍 口籍 板籍 白籍 齿籍 黄籍 黄册 丁册 籍账 名数 户口(户口册) 门户册 专做某种记录用的本子:手册 记事记账的簿册:簿 册籍 簿籍,册籍:录(语~;名人~) 登记、书写所用的册籍:籙 簿籍 记载人事的册:记籍 记载 古代计吏记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账册:计账 记功的册:铭典 伐阅 功劳簿 记录史实的简册:策书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录(言行~;备忘~)记事册 随手簿 记载脉法的簿籍:诊籍 诊借 官署中的文书籍册:簿书 计册 计书 计版 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铨历 登记官吏缺额的簿册:阙簿 登记谪降者的册簿:谪籍 谪借 古代书写军令的册:尺籍 明代对官员考察后记载官员政绩的簿册:访册 记载学生出席、缺席和学习情况以备考核的簿册:课簿 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谱表
另见:纸片 装订 书写 记录1 ☚ 簿册 名册 ☛ 户口hù kǒu人户。《后汉书·光武帝纪》:“今百姓遭难,~~耗少。” 户口 户口家口。登记在册的人民。国家管理并为其服务的对象。据史载自禹贡时国家户口就有统计: 禹贡时: 《后汉书·郡国志》: “禹平水土,还为九州,今禹贡是也,是以其时,九州之地凡24398024顷,定垦者9306024顷……口13553923人。” “殷因于夏,六百余载,其间损益书策不存无以考之。” 西周时户口: 《后汉书·郡国志》:“周公相成王致治刑错,民口13714923人; 周庄王之十三年 (公元前684年),五千里内非天王九嫔之御,自世子公侯以下至于庶民,凡10847000人。” 汉代户口: 《后汉书·郡国志》: “元始二年 (公元2年) ……民户13233612,口59194978人;” “中元二年 (公元57年) 民户4271634,口21007820人。” “永寿二年 (公元156年)2607906户,口50066856人。” 晋户口: 《晋书·地理志》:“太康元年 (公元280年) 平吴,大凡户2459840,口16163863。” 隋代户口 《隋书·地理志》: “(炀帝五年) (公元609年) 户8907546,口46019956。”唐代户口: 《旧唐书·地理志》: “开元二十八年 (公元740年) 户部计帐……户8412874,口48443609。”宋代户口: 《宋史·地理志》: “ (元丰四年) (公元1081年) 当是时天下有户20882258,口46734784。” 元代户口: 《元史·地理志》:“世祖至元七年 (公元1270年) ……南北之户总书于策者13196206,口58834711。” 明代户口 《明史·食货志》:“洪武二十六年 (公元1393年) 天下户16052860,口60545812; 弘治四年 (公元1491年) 户9113446,口53281158; 万历六年 (公元1578年) 户10621436,口60692856。”清代户口: 《清史稿·地理志》: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编户共 (4995495户),口 (23613171人);宣统四年……凡正户 54668004附户 14578370,共69246374,凡 口 数,男 139662410,女 99932208,共239594668。” ☚ 户 花押 ☛ 户口 户口住户和人口的总称。古代,政府为征调赋役,建立了户口制度。计家曰户,计人曰口。汉代设有户曹掾,专门管理户籍。唐宋编制户籍,化分户等。元代的户口类别、等则更为复杂,如民、军、站、匠、医、盐、窑、儒等户别,此外还有驱户、佃户等的区别。明代的户口制度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清代户籍类别大要为二:一为特别籍,如满洲、蒙古、汉军的古籍;一为普通籍,即一般人民的户籍。普通户籍的编制,清初以来屡经变易。顺治三年(1646年)分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顺治五年分为军、民、医、灶四户,丁则有民丁、站丁、军丁、卫丁、屯丁、灶丁、土丁、渔丁、寄庄丁、寄粮丁诸名目。嘉庆会典改匠为商,区为军、民、商、灶四籍。清顺治元年 (1644年)令各省每五年调查户口报告一次,后改每年一次。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颁布户口编审法,由警察机关执行,人民应填报事项为本户的籍贯、人丁数目、姓名、年岁、产业等基本情况。 ☚ 户籍 军户 ☛ 户口 户口住户和人口的总称。古代, 政府为征调赋役, 建立了户口制度。计家曰户, 计人曰口。汉代设有户曹掾, 专门管理户籍。唐宋编制户籍, 化分户等。元代的户口类别、等则更为复杂, 如民、军、站、匠、医、盐、窑、儒等户别, 此外还有驱户、佃户等的区别。明代的户口制度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清代户籍类别大要为二: 一为特别籍, 如满洲、蒙古、汉军的户籍; 一为普通籍, 即一般人民的户籍。普通户籍的编制, 清初以来屡经变易。顺治三年(1646) 分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顺治五年分为军、民、匠、灶四户, 丁则有民丁、站丁、军丁、卫丁、屯丁、灶丁、土丁、渔丁、寄庄丁、寄粮丁诸名目。嘉庆会典改匠为商, 区为民、军、商、灶四籍。清顺治元年(1644)令各省每五年调查户口报告一次, 后改每年一次。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户口编审法, 由警察机关执行, 人民应填报事项为本户的籍贯、人丁数目、姓名、年岁、产业等基本情况。 ☚ 户籍 里社制度 ☛ 户口hu kou❶ number of households and total population ❷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户口number of household and total population;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户口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residence registration 查~check residence cards; check on household occupants/迁~ report for change of domicile/报~register(or apply) for residence/临时~ temporary residents/销~ cancel one’s residence registration/~簿residence booklet/~登记制度residence (or household)registration system /~管理制度domicile control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