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令/急箴/忧箴 ☚ 诫 王令 ☛ 王令 王令王令(1032~1059),初字钦美,后改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少行为不检,后折节读书。王安石奇其才,以夫人吴氏之妹妻之。年二十八卒。令才思奇轶,所为诗磅礴奥衍,大率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李贺、孟郊之间。其《署旱苦热》诗,尤为人所称道。有《广陵集》。 ☚ 王令 急箴 ☛ 王令 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以教授生徒为业。王安石对他极为推赏,认为可以与自己“共功业于天下”,年仅二十七岁早夭。其诗大都表露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与自己的远大抱负,笔锋锐利,感情激越。诗受韩愈、卢仝影响较大,风格雄健。有《广陵先生集》。 ☚ 晏几道 苏轼 ☛ 王令 王令王令(1032—1059) 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幼丧父母,后以教书为生。擅诗文。王安石对其人其诗文皆甚推重。其诗深受韩、孟影响,峭拔劲健,求奇求硬。有《广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 ☚ 游庐山宿栖贤寺 金山寺 ☛ 王令 王令1032—1059初字锺美,改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五岁,父母皆亡,为叔祖王乙携至广陵(今江苏扬州),遂占籍焉。少好任侠,乡里畏而服之。里中之人满执中诮其非是,遂自悔,折节读书,从执中兄满建中学。十七岁离其叔祖别居,自谋衣食,家于瓜洲,聚徒教授于山阳、天长、高邮等地。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被召入京,道出淮南,过高邮。令投书并赠《南山之田》诗,为安石所欣赏,令在高邮,从名士孙觉游。至和二年,任高邮军学官,不久辞去。知军邵必怜其贫,馈以赆,不受,又举其节行荐于朝廷,不报。嘉祐二年(1057),移家江阴暨阳,聚徒讲学。嘉祐三年,经王安石介绍,娶安石妻妹吴氏为妻。嘉祐四年,在常州聚徒讲学;六月初,病卒。王令才高命短,遭遇不幸,一生处于贫困之中。令又非拘谨固穷、安贫乐道之士,其胸中蓄积的磊落不平之气、悲慨愤懑之情,皆借诗歌一吐为快,故其作品中揭露与抨击政治的腐败黑暗、社会的不平不公,反映人民的痛苦和哀哀无告的情景,皆情词迫切、入木三分。如《和洪与权逃民》诗在揭示人民生活的悲惨与社会不公的同时竟鼓动人们反抗,这在诗史上是不多见的。其他如《梦蝗》、《不雨》、《良农》、《饿者行》、《原蝗》等诗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描写了人民遭受的苦难并力图揭示造成这些苦难的原因。王诗中更多是其抒情写志之作,许多诗中表现了作者为民纾困解难的愿望。如《暑旱苦热》诗表述在天气酷旱苦热之时,纵“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然而“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其他如《龙池二绝》、《偶闻有感》皆属此类。令对韩愈、孟郊十分崇拜,诗云:“努力排韩门,屈拜媚孟灶。惟此二公才,百牛饱怀抱。”(《答束徽之索诗》)其诗风也受到韩、孟影响,构思奇特,格调高古,意境奥衍,风格雄劲。刘克庄言其诗“骨气苍老,识度高远”(见《后村诗话》),大体近之。令亦工散文。诗文皆收入《王令集》。其生平资料见宋人刘敞撰《先生逸事》、清人吕留良《王令小传》、金镇《王令传》,今人沈文倬为撰《王令年谱》,附《王令集》中。 ☚ 沈括 沈辽 ☛ 王令1032—1059初字钦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人。北宋诗人。一生未仕。年二十八而逝。著有《广陵集》三十卷,近代本《广陵先生文集》为二十卷。 王令 北宋诗人。初字钟美,改字逢原。元城(今河北大名)人,长于广陵(今江苏扬州)。五岁为孤,寄养叔祖家。自幼聪明好学,研读儒家经典。为人倜傥不羁,乐於助人,勇于斥邪。十七岁,为供养寡姐孤甥,即以塾师为业,授徒於天长、高邮等地。其虽有治国安民之志,且坐馆训蒙,生活贫困,然坚持操守,不应科举,不入仕途。二十三岁,适逢三十四岁之王安石路过高邮,两人一见如故,遂结忘年之好。二十七岁,因王安石极力褒奖揄扬,得以娶其从妹为妻,一年后病卒。其才高命短,未得重用,为世人惋惜。王安石为写墓志铭,誉其“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其诗文受韩愈、孟郊影响。散文精警明畅,说理透辟;诗歌气魄阔大,想象奇特,描写深刻,且多涉及社会生活,同情民生疾苦。有些作品,有生硬粗率之病。其诗文由外孙吴说编为《广陵集》。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辞赋家。今人沈文悼有《王令年谱》。初字钟美,改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徙居扬州(今江苏扬州)。5岁而孤,养于叔祖王乙,十六、七岁即自立门户。好任侠,乡里畏服。后因里人满执中讥诮而折节读书,以道义自期。拒绝应试,不乐仕进。仁宗至和二年(1055)应邵必之聘,勉为高邮军学官,数月即辞去。往来于天长、高邮、江阴等地聚徒授学,虽贫窘而节操不改,故黄莘以颜回相许,为之改字为逢原。王安石路经高邮,王令以《南山之田》求见。安石“始爱其文章而得其所以言,中爱其节行而得其所以行……以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者”(《王逢原墓志铭》),因妻以夫人之妹。28岁时因足疾去世。王令所作诗文大率以韩、孟为宗,务去陈言,“识度高远”(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著有辞赋作品二十余篇,才思奇轶,意境奥衍。著《广陵集》。(张莉莉)【王回】(1023—1065) 北宋辞赋家。《宋史》有传。字深父(亦作甫)。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为亳州卫真县主簿,未及一岁弃去,退居颍州。英宗治平二年(1065)诏为忠武军节度推官、知南顿县,命下而卒。其为人敦行孝友,动止语默必考于古人法度。所作《驷不及舌赋》、《事君赋》、《责难赋》、《爱人赋》、《抱关赋》,多用骚体,篇制短小而志意谨厚。史称有集20卷,今佚。 ☚ 元稹 王阮 ☛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钦美,后改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未仕即早逝。识度高远,富有才华。其诗多写自己政治抱负及不满时政之情,激情洋溢,意境开阔,想象亦宏伟奇特。有《广陵先生文集》。 广陵集/广陵先生文集/王令集 ☚ 济南先生文粹 广陵集 ☛ 无师自通 ☚ 金版书经名 无师自通 ☛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未仕而卒,年仅28岁。有《广陵先生文集》30卷。其诗多为不满现实及抒写怀抱之作,如《暑旱苦热》、《梦蝗》、《饿者行》、《原蝗》、《感愤》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民生的苦难,揭露了执政者的罪恶。这些诗作多用比兴,富于奇想,开阔的意境中奔涌着一股激情,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而一些失之瘦硬粗疏之作,则表明了他受韩愈、卢仝等诗风影响之深。其文明畅透辟,但多阐述儒家正统观念。《送穷文》尚佳,言辞冷峻犀利,于模拟中别出新意。 ☚ 晏几道 苏轼 ☛ 王令1032~1059Wang Lingpoet of the Song Dynasty,used to live in Guangling. Works: A Collection of Guangling,Send Off Poverty or Farewell to Misfortune,etc.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字逢原。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以教书为生,颇为王安石所推重。作品不多,部分诗篇能揭露社会矛盾,对现实表示不满。代表作有《署旱苦热》、《饿者行》等。诗风颇受韩愈、卢仝,李贺影响,有些诗写得生硬、粗糙。著有《广陵先生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