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玉华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玉华宫

 

(唐)杜甫


 溪回松风长①,苍鼠窜古瓦。
 不知何王殿, 遗构绝壁下②。
 阴房鬼火青, 坏道哀湍泻③。
 万籁真笙竽④,秋色正萧洒。
 美人为黄土, 况乃粉黛假⑤。
 当时侍金舆⑥,古物独石马⑦。
 忧来藉草坐, 浩歌泪盈把⑧。
 冉冉征途间, 谁是长年者⑨。


 【题解】
 玉华宫遗址在铜川玉华镇北玉华山上。唐武德七年(624)于此建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647)扩建,更名玉华宫。宫址包括玉华山的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的广大地区,原建有五座高大的宫门,九座巍峨的宫殿。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在此制玉华铭,召见玄奘,命上官仪宣读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永徽二年(651)废宫为寺,名玉华寺,显庆四年(659)敕玄奘于玉华寺翻译佛经。天宝之乱后毁弃。杜甫于天宝十六年(757)四月逃出被安禄山兵马占据的长安至凤翔,五月拜左拾遗,八月还鄜州省家,此诗即作于还家途中。描写玉华宫经战乱后一派萧条、残破景象。
 【作者】
 杜甫,生平见前山东《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注释】
 ①溪回:谓溪水曲折环绕。②“不知’两句故意设问。有评曰:“横插二句最妙,太史公往往如此。”③湍:急流。④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籁,本是古代的一种箫,引申为孔穴里发出的声响。⑤粉黛:指暴露于外的殉葬明器,即木偶。⑥石马:石雕之马,古代多列于帝王或达官贵人墓前。《西京杂记》卷五:“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⑦金舆:指皇帝的车驾。⑧盈:满。⑨“冉冉”两句谓经过战乱,漫漫长路上很少见到年长之人。

玉华宫

在陕西铜川市玉华村2公里的玉华山。唐武德七年(624)建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647)扩建,改名玉华宫。现存宫址包括玉华山的凤凰谷、珊瑚谷、兰芝谷三个山谷地区。原建有五座高大宫门、九座巍峨的宫殿,正宫端门名南凤门,殿名玉华殿。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六召在此召见玄奘,八月在此殿命上官仪宣读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永徽二年(651)废宫为寺,改名玉华寺。显庆四年(659),敕玄奘于玉华寺翻译梵文佛经。天宝之乱后废毁。现仅存飞雨、水帘、北泉三处遗迹。唐代诗人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崖下。”即指此宫,说明当时宫殿已残损不堪。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宫觀部 > 專名 > 玉華宫
玉華宫  yùhuágōng

唐代行宫名。故址在今陝西宜君縣西南。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建仁智宫,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擴建,改稱今名。有宫門、宫殿名五座,當時以爲其清凉勝於九成宫。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廢宫爲寺。顯慶四年(公年659年),敕玄奘於此翻譯佛經。天寳亂後廢毁。唐·杜甫《玉華宫》詩:“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不知何王殿,遺構絶壁下。”清·顧炎武《歷代宅京記·關中四》:“(貞觀二十一年)秋七月丙申,作玉華宫於宜君縣之鳳皇谷。”又:“《高宗本紀》曰:永徽二年秋九月癸已,詔廢玉華宫爲佛寺。”又:“宜君縣有仁智宫。北四里鳳皇谷有玉華宫,永徽二年廢爲玉華寺。”

玉华宫

玉华宫

唐杜甫的五言古诗: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唐肃宗至德二载(757 ),杜甫由凤翔至鄜州(今陕西富县)探家途经所作,其时诗人官左拾遗。玉华宫,即唐武德七年(624)所建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647)扩建,改名玉华宫。遗址在今陕西铜川市玉华村北2公里的玉华山。此诗通过对毁于天宝乱后的玉华宫凄清秋景的描绘,寄托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 九成宫   重经昭陵 ☛
玉华宫

玉华宫

唐杜甫的五言古诗: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唐肃宗至德二载(757 ),杜甫由凤翔至鄜州(今陕西富县)探家途经所作,其时诗人官左拾遗。玉华宫,即唐武德七年(624)所建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647)扩建,改名玉华宫。遗址在今陕西铜川市玉华村北2公里的玉华山。此诗通过对毁于天宝乱后的玉华宫凄清秋景的描绘,寄托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 九成宫   重经昭陵 ☛

玉华宫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筑,在今陕西宜君县西南玉华。永徽二年 (651年)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