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猴枣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猴枣散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南京方)。猴枣12g,羚羊角粉、煅青礞石、沉香、硼砂各3g,天竺黄9g,川贝母6g,麝香1.2g。为末,和匀研细,每服0.3~0.6g,日一次,开水和服。治中风痰厥,喘促昏仆,语言謇涩,癫狂惊痫,及小儿急惊,壮热神昏,喘咳痰盛,四肢抽搐等症。

猴枣散 《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

【组方药物】 羚羊角3克 麝香1.2克 猴枣12克 月石(煅) 伽南香各3克 川贝母6克(去心) 青礞石3克(煅成绛色,水飞) 天竺黄9克(飞)
【制剂用法】 上药8味,各取净粉,除麝香、伽南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南香2味细粉和匀,瓶装固封。每次服0.3~0.6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主要功效】 化痰镇惊,清热开窍。
【适应病证】 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者。


猴枣散 《广西省药品标准》1984

【组方药物】 猴枣 朱砂(水飞) 煅白矾各126克 麝香25.3克 冰片25克 甘草576克 川贝母420克(蛇胆汁制) 全蝎301克 猪牙皂 细辛 草豆蔻各289克 珍珠253克(水飞) 石菖蒲235克 牛黄210克 琥珀(水飞) 硝石各168克
【制剂用法】 上药16味,各为细末,和匀密贮。1岁以上1次1瓶(0.36克),未满周岁每次半瓶,1日2~3次。
【主要功效】 镇惊除痰,芳香开窍。
【适应病证】 小儿惊风,痰延壅盛。并治热痰咳喘。
【临床验证】 热痰咳喘:据报告,应用猴枣散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32例为治疗组。另选32例年龄、病情相同者为对照组。两组基本治则相同,包括抗生素、皮质激素等。但治疗组加用猴枣散,每日1支,分2次口服。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在症状缓解速度、显效率、平均住院日数等方面,均比对照组为优(《广西医学》1988,2 :101)。

猴枣散hóuzǎosǎn

验方。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猴枣12 克, 羚羊角3 克, 天竺黄9 克, 川贝母6 克, 沉香3 克, 礞石3 克,麝香1. 3 克, 硼砂3 克。为末, 每服0. 3 ~0. 6 克, 冲服。治中风痰厥而致的喘促昏仆,语言謇涩, 癫狂惊痫, 及小儿急惊, 壮热神昏, 喘咳痰盛, 四肢抽搐。

猴枣散

猴枣散

本方见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方由猴枣12克,羚羊角(磨粉)3克,天竺黄9克,川贝母6克,伽南香3克,煅礞石(乳细水飞)3克,麝香1.2克,硼砂3克组成。先将羚羊角锉研成细粉,过罗,猴枣、麝香分别研为细粉,其余五味,共轧为细粉,然后将麝香、猴枣先后入乳钵内研匀,再入羚羊角粉研匀过罗,每服0.3~0.6克,温开水冲服,小儿酌减。功能豁痰通窍。主治中风痰厥,喘促昏仆,语言蹇涩,癫狂惊痫,以及小儿急惊风,壮热神昏,咳喘痰盛,四肢抽搐等症。本方所治证属痰热闭窍所致,治从豁痰开窍。方中猴枣豁痰定喘,清热镇惊;天竺黄、川贝、礞石清化痰热;羚羊角、硼砂凉肝定惊,泄热解毒;更以麝香、伽南香芳香开窍。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豁痰,开窍定惊之功。本方多用于小儿急惊风,或中风痰厥,临床以神昏惊搐,热盛痰鸣,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 八宝红灵丹   至圣保命金丹 ☛
000045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