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猛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猛安

金军职名。初为女真部落军事首长的称号。金建国前一年(1114年),按规定统领千人,称千夫长,下辖十谋克(百夫长)。金统治中原以后,由单纯的出猎组织首领称号逐渐演变为军政合一的一级地方组织首长的称号。散处各地,授田授户,战时出征。汉、契丹等“归附降人”亦有任职者。入清,改译为明安。

猛安

见“猛安谋克”。

猛安

猛安

官名。军事编制名。金国置。3000户为1猛安。《金史·百官志三》: “诸猛安 (谋克隶焉): 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余同防御 (司吏4人,译1人,挞马、差役人数并同旧例)。” 《金史·兵志》: “部卒之数,初无定制,至太祖即位之二年,既以2500破耶律谢十,始命以300户为谋克,谋克10为猛安。”

☚ 蒙古官学管理事务大臣   梦占中士 ☛

猛安

金军职名。入清后,改译为“明安”。初为女真部落长的称号。随着女真对外征战的需要,依金军制, 自编成军。金建国前一年(1114年),按规定统领千人,称千夫长,下辖十谋克(百夫长)。金统治中原以后,由单纯的出猎组织首领称号,逐渐演变为军政合一的一级地方组织首长的称号。散处各地,授田授户,战时出征。

猛安

金代女真人职衔名,社会组织与军队单位名。本为女真人统军首长,金建国后逐渐演变为爵衔名及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组织名称。详见“猛安谋克”。

猛安

金代军事编制与地方政组织名,亦为官名。金代女真族在部落时期,其部族之长称为“孛堇”,行军则称猛安、谋克。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清代改译作明安、穆昆,满州语明安意为千夫长,穆昆意为百夫长。故猛安、谋克是行军时各军事首领的专称,亦为军事组织之名,各部落氏族首领在平时不掌军队时只能称孛堇而不能称猛安、谋克。女真族最初作为地域组织而出现的不是猛安、谋克而是村寨组织,其后随着国家的出现,原来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组织与村寨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特殊的猛安、谋克村寨组织。金人进入中原以后,这种猛安、谋克村寨徙于中原的北部,犬牙交错于汉人的州县,与原来汉人的州县组织成为地方政制的两重体系。从其地位来看,猛安相当于防御,谋克相当于县令。猛安谋克部村寨五十户以上设有寨使,其地位与州县之村社的主首同。作为地方组织的猛安、谋克、是行政、军事以及管理生产的基本组织,而作为官称的猛安、谋克也由单纯的行军时军事首领之名政变为兼掌地方行政的军事长官。《金史·百官志》说:“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余同防御。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余同县令。”猛安谋克迁入中原后,女真奴隶主一方面联合北方汉族大地主共同统治北方人民,另一方面又依仗其军事力量扩大其猛安、谋克组织,大批掠夺汉人的土地、骡马和人民以发展其奴隶制经济。汉族人民反抗女真人以猛安、谋克来编制汉人,在太宗得平州时就已开始,其后进行了不断的斗争,打击了奴隶制度,加速了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化。在斗争中,农民重新由原来被掠去土地的奴隶主手中获得了佃租权,猛安、谋克制也在此种斗争中最后破坏和消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