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猛回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猛回头 书名。陈天华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下半年写成。共四章,初刊于日本东京。全书贯串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痛陈“瓜分豆剖逼人来”的民族危机和亡国灭种的悲痛,大声疾呼唤起同胞之觉醒。呼吁人们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并从各方面努力学习西方,以资本主义国家的面貌来改造中国社会。采用十言唱词形式,文字浅显通俗,刊发全国各地,当时很有影响。 猛回头中国近代陈天华著。写于1903年,初刊于日本,后收入《晚清文学丛钞·说唱文学二卷》,今收入《陈天华集》。该文道出了民族危机和亡国的惨剧,唤醒人们觉悟,号召国民起来推翻清政府。针对“我们同胞的沉迷不醒,依然歌舞太平,大家自私自利,全无一点团结力”的状况,告诫国人要“除党见,同心同德”,特别强调要“讲公德,有条有纲”。认为公德是立国强身之本,“若大家都讲公德,凡公共的事件,尽心去做,别人固然有益,你也是有益”;“若还不讲公德,只讲自私,不要他人来灭,恐怕自己也是要灭的”。还提倡男女平等,主张改善妇女受奴役的地位,“兴女学,培植根本”,指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说,真是害人得很”。该文因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传播较广,在当时影响很大。 猛回头书名。陈天华于1903年著。初版于日本东京。此书以唱词形式,用通俗的文字宣传民主革命理论,号召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成为革命派宣传革命的锐利武器,时人争相传诵,影响很大。参见“陈天华”。 猛回头 猛回头书名。清陈天华著。写于1903年 (一说写于1904年),初刊于日本东京,其后在国内一再重刊。凡4章。作者以激昂的爱国热忱、通俗的语言文字,写出民族危亡的沉痛,号召人民奋起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该书当时在宣传民主革命方面影响很大。现已收入《陈天华集》。 ☚ 中国革命史论 新湖南 ☛ 《猛回头》meng hui touTurning Back Suddenly→陈天华(Chen Tianhua) 猛回头书名。清末陈天华著。撰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 一说撰于1904), 同年夏(7月)在日本出版。全书分四章。作者以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通俗流畅的文字,唱词的形式,揭露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野心和清朝统治者的卖国罪行,痛陈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惨境,号召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刊行后,翻印十余次,在学生界和新军中广为流传,对传播爱国革命思想,起了巨大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