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仁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仁政

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政治主张,由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孟子所提出。

孟子发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认为君主的行政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础之上的:“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认为君主的政治措施是发挥“不忍人之心”的结果。“仁政”的具体措施包括:“制民之产”、“明君制民之产,必将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即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行“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滕文公上》),即实行劳役地租制;“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减轻商人课税;“谨庠序之教”:“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上》),等等。孟子认为君主只有推行“仁政”,才能使人民心甘情愿地服从统治,“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以而确保统治基础的稳固,通过推行“仁政”实现统一天的目的。孟子的“仁政”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采纳运用,但是在后世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