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特区姓社不姓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特区姓社不姓资

特区姓社不姓资

这是邓小平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南巡谈话中在肯定特区建设成就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论点。姓“资”姓“社”的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越来越尖锐地突出起来的敏感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姓“社”姓“资”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使我们的改革开放步履维艰,对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举棋不定,错过了机遇。特别是一些有“左”的思想的人用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对特区的建设成就表示怀疑,对特区的社会性质发出疑问。邓小平南巡谈话明确地提出了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三条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根本标准,是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制度优劣和一切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因此,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内在本质决定的根本任务,离开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去判断姓“资”还是姓“社”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泥坑。我国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从总体上说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必须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生产力先进水平的优秀成果。当今世界由于历史的原因,最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仍然主要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和拥有,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本身并没有姓“资”还是姓“社”的专利。利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发展原则。从1979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到1988年放手大干的海南大特区,特区经济迅猛腾飞,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对外开放的滩头前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腾飞跳板。我们办特区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出发,利用特区,直接观察和了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并试验经济体制改革,从中找出适用于我国的带有共性的经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践证明,我国特区建设基本实现了上述目的。1984年邓小平视察特区,充分肯定了特区建设成就,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但是,特区办起来后,有人说“特区姓资不姓社”。对此邓小平尖锐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他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地回答了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因为从深圳情况看,公有制依然占主体地位,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多搞点“三资”企业不用怕。有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法规、政策,外商总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即使证券、股市也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邓小平提出的关于衡量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充分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严格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改革观,切中了改革开放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思想障碍,澄清了模糊观念,大大增强了人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勇气。

☚ 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000003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