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仁为四德之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仁为四德之长 张栻关于仁与义、礼、智三者关系的命题。 意谓仁德在仁、义、礼、智四德中,占据主导地位。语出《南轩全集》卷十八《仁说》。孔子言仁,以合乎礼为标准,故有“克已复礼为仁”之说。 在此一说中,“仁”是“礼”的体现。 孟子提出四德,即把仁与义、礼、智排列在一起。到了宋代,理学家都看重仁。程颢在《识仁篇》中说:“学者须先识仁”。张九成则说:“仁乃圣门第一语。”(《横浦文集》卷十八《答徐得一》)张栻视仁“为圣学之枢。”(《南轩全集》卷二十五《答陈择之》)他又说:“仁为四德之长而又可以兼包焉”。所谓“兼包”,意谓“仁”中就内涵了义、礼、智三德在其中,或者说义、礼、智中都贯通了仁的精神。他认为可以从仁中推演出义、礼、智三德。 “惟仁者为能推之而得宜,是义之所存者也。惟仁者为能恭让而有节,是礼之所存者也。 惟仁者为能知觉不昧,是智之所存者也。”(《仁说》)所以他认为,仁在四德之中居主导地位,贯穿于其他三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