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牵牛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牵牛花 牵牛花华铃著。1939年6月上海五洲书报社初版。收《牵牛花》。《角力者的英雄》等诗16首。 ☚ 漂泊之歌 满天星 ☛ 牵牛花 牵牛花晋思(罗黑芷)著。1926年6月长沙北门书店初版,列为零星社丛书之一。收《甲子年终之夜》、《牵牛花》、《乡愁》等散文26篇。 ☚ 华盖集 心的探险 ☛ 牵牛花朱茂曙
这首咏牵牛花七绝描绘了牵牛花的婵娟姿态。第一句中金飚,即金风、秋风。按“五行说”秋属金,故又称秋风为金风。竹尾,竹了尾粗,似喇叭状,故以之喻牵牛花。意思是秋风吹动的时候,牵牛花得到露水的滋润,花开婵娟有如修竹之尾。接着一句“多少红楼昏梦里,不知秋色到疏篱”是以红楼少女昏昏然不屑于牵牛花,故不知秋到篱间来反衬。是的,牵牛花并非名贵之花,苏辙《牵牛》就说:“牵牛非佳花”,它得不到达官权贵的赏爱,有如牡丹那样;也得不到文人雅士的垂青,有如兰菊那样;即使闺阁中少女,即“红楼”中佳人对此也是持漠然态度。但它却自有不凡之处。首先它开于秋天,即朱诗所说西风起时,而这时有不少春花夏草已凋零殆尽了。每当清晨露水滋润下的牵牛花绽开朵朵艳丽的花冠,有如美好的喇叭,奏响秋色的赞歌,点缀那秋光为之增色时,不是很令人欢欣鼓舞吗?作者是为之欣喜的,说是“最爱”,足见其情之真。有不少诗人就牵牛花与民间的牛郎织女传说相关一点发挥。如宋人林逋山《牵牛》诗:“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深结此花。”就是一例。另一位宋人危稹《牵牛花》诗也是同此急:“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朱茂曙诗中“多少红楼昏梦女,不知秋色到疏篱”中红楼女显指富贵人家之女无疑,她们高踞红楼之上,昏昏然于梦中,哪能知道秋天的颜色呢?那么这里的红楼女是否是指宋人诗中的天孙,即织女呢?当然不是。而是泛指处于富贵之家少女,不肯下楼,往来疏篱之间,故尔是不能知,也不愿知秋光降临于此花身上的。但作者却注意到此,而且深表喜爱。可以说,牵牛花是民间百姓喜爱常见之花,而且只有往来疏篱之间的人才能及时领略到牵牛花的俏丽可爱姿容。那些在红楼正作昏梦的人是无此缘份的。 牵牛花徐芗坡
徐芗坡,字林,号泽农,青浦(今属上海)人。贡生,曾受命入武英殿校书,未赴卒。《湖海诗传》卷十八有其诗十三首,这首牵牛花即其一。 诗人首先写牵牛花所处环境多是墙腰篱角,称其为小草,足见并不被人所看重,但牵牛花作庭院之中点缀之花,自有其独到之工,它不象牡丹、芍药一类名贵之花,尊居庭院之中,占有最佳观赏位置引人注目,但在篱边、墙角,却也少不了它牵牛花来点缀。所以这“墙腰篱角碧茸茸,小草闲庭点缀工”一句,将牵牛花默默无闻的贡献精神显露无遗。第二联“弱质爱霑秋雨翠,芳心愁对晚霞红”写牵牛花开放时令。偏偏柔弱姿质又喜爱秋雨,因牵牛花开于秋季,所以说它爱霑秋雨翠,它开花时间多在清晨,经日午而后便见衰,所以说“芳心愁对晚霞红”。这一联对得很工,用语也很美,特别是将牵牛花开于秋季,盛于晨而衰于晚的特点用形象清丽词语表达得历历在目。接着一联“凉分银汉迢迢水,香送苔阶冉冉风”写牵牛花夜得银河水之凉,即朱彝尊《牵牛花十二韵》中“凉分银汉水,晓映碧罗天。”之用意。待开放之时,台阶之下冉冉风吹、香飘阵阵。最后一联:“盼断鹊桥人去杳,几枝疏影伴吟虫”则用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传说。好不容易盼望到了七夕与织女相会后鹊桥断,人去远,就只剩下几枝疏落的枝影陪伴着秋虫的哀吟了。这当然是牵牛花衰败的景象,但诗人却写得很有韵味,似乎是一幅秋虫鸣疏影的花卉图。这首七言律诗写牵牛花习性,由盛而衰,杂以传说,语句清丽,属对工整。尤其是结末“几枝疏影伴吟虫”意境惨淡,有回味不尽之感。据载,徐芗坡颇有诗名,中岁入京,住在会馆,病重,有人前往探视,正值残雪满地,寒风袭人。葛帏木榻,灯火青莹。徐自叹已是身处鬼境、复有何言,自古绝句说:“劳身扰扰役醯鸡,勘破蒙庄物理齐。客路残生等蝉蜕,更无儿女绕床啼。”声情酸楚,可见他一生颇为困顿。他用心于诗,曾说:“得诗随改又随删,蹋壁冥搜月夜间。最是生平有余恨,未留著述在名山。”可见他的诗受到时人称赞,绝非偶然。咏牵牛花的“盼断鹊桥人去杳,几枝疏影伴吟虫”的惨淡意境实际上就是作惨淡一生的心境的写照吧,不然的话,怎么能写得如此酸楚动人呢? 《牵牛花》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覆着用的,无从取得新的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边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他不肯。 从城隍庙的花店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便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藤蔓从两瓣叶子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工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苞,像谷粒那样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苞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肥大,那时的花苞才开得成。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裁剪成的。这自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着一两张满被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花苞,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已爬到了斑驳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这一墙绿叶。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的盛大呢。 赏析如果说《藕与莼菜》是写的“吃”,那么《牵牛花》就是写的“种”。牵牛花本是一种极普通的花。有许多人种它,然而,却很少有人像欣赏名花那样去细心品赏它,因而也少有人对它有什么发现。但叶圣陶种牵牛花却有了新发现,并且写成了这篇优美的小品。看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是创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在极其普通的事物中往往包含着“诗”,那就看作者们有没有诗人的眼光和情怀了。无眼光,不能发现;无情怀,不能感应。这是易于明白的道理。 看来,作者对种牵牛花颇有心得,似乎是乐此不倦,但叶圣陶毕竟不是“闲适”家。他追求种花的乐趣,但不止于“乐趣”;种花是一种遣兴,但文章却是“有所为”而发。原来作者种牵牛花是出于一种对生命力的爱,写《牵牛花》是要歌颂生命力。文章的最后部分,简直把牵牛花写活了。那“嫩头”,那“小叶子”,那“花苞”,真是眼看着往上长。正是在这里作者看到了不易被发现的“生之力”,一种活泼泼的“无时不回旋向上”的“生之力”。对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来说,这发现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 文学评论家说,早年的叶圣陶,“‘爱’和‘美’就是他的对于生活的理想,这是唯心的去看人生时必然会达到的结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是的,若将净化的爱和美看作是一种治世的药方,当然是不足为训的。但作为一种生活的追求,却无可厚非。《牵牛花》,从一定意义上说,就体现了这种爱和美。种几瓦盆牵牛花,造成一垛“叶和花的墙”是一种美的追求;对牵牛花的生机勃勃的喜爱,当然是对生命、对生活的爱。对于这种爱和美的心境,难道我们有理由去责备吗? 牵牛花秦观
秦观的这首咏牵牛花诗描绘了牵牛花的形态与神情。“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倚玉栏干”。写清晨黎明即将到来的刹那时光,步虚人即指仙人倚靠在玉栏干上。银汉即银河,银河移动表示黑夜将尽。漏,指漏壶,刻漏,古时计时器。欲残,将尽。这实际是说天就亮了,黎明曙光即将出现了。步虚人指天上仙家。步虚本指仙家蹑足虚空,步履轻盈缥缈。这里指神话传说——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仙衣染得天边碧,仙衣此处喻指牵牛花,因牵牛花色呈浅蓝色。苏辙曾有诗写道:“谁剪薄素纱,浸文青蓝盆。”(《牵牛》)杨万里《牵牛花》诗写道:“晓卸蓝裳着茜衫”。“乞与人间向晓看”一句是说最好在清晨来观赏牵牛花,因为牵牛花早朝开时,艳丽夺目,但到日中便衰,故有“清晨始开,日出已瘁”之说。所以,观赏牵牛花的最佳时间是“银汉初移漏欲残”的时光,秦观所写正是来自生活实际、决非向空杜撰。其中“步虚人倚玉栏干”句有说步虚人是指喻织女,果如此,那么下句仙衣也正是指织女之仙衣,以此来喻牵牛花,那就是将牵牛花比作织女形象了,这又似乎同牵牛这一字眼相扞格。这里“步虚人倚玉栏干”中“倚玉栏干”句似乎也正是指牵牛花不能自立,须倚附攀援缠绕他物方能向上这一特点,所以,不妨将这句也同样看作是描绘牵牛花形象的句子。正是将牵牛花拟人化,所以才有仙衣之染。这样说来,拟牵牛花形象为仙人形象,指仙家之织女,还是牛郎,从花名上说,以指牛郎为更好,更切合情事。宋人有将牵牛花同牛郎织女传说相结合吟咏的。如危稹《牵牛花》诗:“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系牛郎采摘牵牛花,斜插织女即天孙云鬓之上。再如林逋山《牵牛》诗:“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深结此花”所相思者系牛郎,故称牵牛花。总之,聊备一说仅供参考。秦观以牛郎织女为题的词《鹊桥仙》写得也很精采,历代传诵不衰。词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在观赏牵牛花那艳丽姿容时,切记秦观的提醒,要在“银汉初移漏欲残”时,“向晓看”。 牵牛花杨万里
南宋诗人杨万里观察事物的能力确实令人折服。你看,他这首《牵牛花》诗,对牵牛花观察描摹得是何等细致。他抓住牵牛花的几个主要特征,饱蘸感情的色彩,只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牵牛花图。 “素罗笠顶碧罗檐,脱卸蓝裳着茜衫”二句,写牵牛花的色彩和形态。诗人以拟人手法,把牵牛花打扮成一位天真、活泼、可爱的少女。她头戴蓝边白顶的斗笠,身着“茜衫”,在朝阳中婷婷玉立,美丽动人。 牵牛花,俗称喇叭花,绽开时,形同喇叭,催人奋起。在诗人眼里,这一支支喇叭,顿时幻化成无数顶碧罗笠帽,在晨风中飘动,煞是好看。素罗,一种白色的丝织品;笠顶,比喻靠近花萼的部分,其色白;碧罗,一种浅蓝色的丝织品,檐,指花瓣最外边的部分,其色浅蓝。 牵牛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其一它“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能留赏”;其二,随着时间的变化,花的颜色也富于变化。在这首诗中,诗人咏吟的是蓝色的牵牛花,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却脱掉“蓝裳”,换上了“茜衫”,色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牵牛花花瓣中的花青素,经太阳光的照射,起了一定的化学反应,由碱性变成了酸性,这样花的颜色也随之起了变化,由蓝色而变成粉红色的了。 以上两句,诗人咏吟了牵牛花色彩和形态的特征;以下两句,则是咏吟牵牛花的又一善于攀援的特征。 牵牛花为一年生缠绕草本花卉,蔓长条柔,能攀篱援垣而生。诗人抓住牵牛花这一特征,在诗中给以形象、生动地再现:“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你看,牵牛花攀援缠绕技术是何等的高超,它看见竹篱一类的栅栏,便会攀援而上,不几天功夫,就会“翩然飞上翠琼簪”。翩然,是形容其动作轻快敏捷的样子。飞上,则是形容其攀援之快。这两个词用得极为巧妙,足见诗人之匠心。翠琼簪,喻指牵牛花。 杨万里的诗清新明快,活泼自然,他对于自然界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自然界的一切,大而高山流水,小而游蜂戏蝶,无不收拾入诗。同时,他对于自然,又观察得细致,领会得深刻,描摹得生动具体、逼真。《牵牛花》正是这样。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所吟咏之物的深切了解,是不会写出这样的好诗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完全用拟人的手法,把牵牛花打扮成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伫立在读者的面前,给人以美的印象和感受。 牵牛花qiānniúhuā一年生草本植物,缠绕茎,花朵像小喇叭,多为淡红、淡紫或蓝色。俗称喇叭花。 草本花 草本花丁香:百结 素客 情客 丁香花 ☚ 木本花 各时开的花 ☛ 牵牛花Japanese morningglory见“牵牛”。 牵牛花 牵牛花qianniuhuaPharbitis nil旋花科,牵牛花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体被毛。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常为3裂,先端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被柔毛。秋季开花,花序腋生,有1~3朵花,也有单生于叶腋的,萼片5,花冠蓝紫色渐变淡紫色或粉红色,漏斗状,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3室,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种子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供观赏。种子为常用中药,黑色者为“黑丑”,米黄色者为“白丑”。含树脂苷、色素、脂肪油、有机酸等成分。入药多用黑丑,具泻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大小便不利等症。 ☚ 葡萄 草莓 ☛ 牵牛花 牵牛花Qianniuhua旋花科。又名裂叶牵牛。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近卵状心形,3裂,裂片宽而圆。花1—3簇生,两性,辐射对称,合瓣花;萼片5,线状披针形;花冠漏斗状,白色、蓝紫色或粉红色;雄蕊5;子房上位,3室,柱头头状。蒴果球形,种子6。原产热带美洲。归化植物。各地野生或栽培。花供观赏,是垂直绿化的好材料;种子药用,黑色的称黑丑,土黄色的称白丑,通称二丑,有小毒,能泻湿热,利大小便。 ☚ 夹竹桃 甘薯 ☛ 牵牛花morning glor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