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物质文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物质文明wùzhìwénmíng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人民日报.1981.7.28)
 ◇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人民日报.2000.12.29)

物质文明

(反)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wù zhì wén míng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1904年梁启超《外资输入问题》:“近两世纪间,物质文明之发达,非社会之幸福,而社会之蟊贼也。”1915年陈独秀《敬告青年》:“最近德意志科学大兴,物质文明,造乎其极,制度人心,为之再变。”

物质文明wù zhì wén míngматерильная культýра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jīng shén wén míng ← → wù zhí wén míng

精神文明: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物质文明: 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例】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共产党章程》 )

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wùzhì wénmíng

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成果与进步状态。
 ❍ ~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 物质女孩   物种入侵 ☛

物质文明

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条件的改善、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人们日常物质生活的改善等等。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和整个社会文明,它是全部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划分文明时代的依据,首先是物质文明的特点和发展程度,认为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决定物质文明的性质。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物质文明具有不同的性质,主要是指物质文明为谁占有、为谁享用这个意义上说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多,将全部用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具有与一切剥削社会的物质文明不同的性质。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准备物质条件。


物质文明

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物质文明建设是人把物作为改造的对象,使物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们首先必须从事物质文明的建设,解决衣、食、住、行等生存条件,然后才能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方向和思想保证。

物质文明

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包括劳动工具的改进、科学技术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相对。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其程度愈高,表明人类脱离野蛮状态愈远,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强。它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精神文明中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而精神文明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物质文明Material Civilization

“精神文明”的对称。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发展对物质文明起着决定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统一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互相推动,体现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相对应的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标志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集中表现为:(一)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包括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等。(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包括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物质文明由生产力状况决定和制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表现。物质文明愈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强。它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是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精神文明中的道德部分则主要取决于社会制度、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分不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提高,要求人们以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物质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
物质文明

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相对。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具体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人类社会总体文明的基础。就物质文明本身的内容来说,没有社会性质的不同,但就它的占有、享受和为哪一阶级或社会集团服务来说,则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性质。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与之相适应,存在着不同社会的物质文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为全体劳动人民共有共享的一种文明,它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比以往更高的社会制度,需要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作为它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为创造高度物质文明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和前景。

☚ 社会效益   精神文明 ☛

物质文明

material civilization

物质文明

material civilization(or development)
~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pay attention to both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物质文明wù zhì wén mínɡ

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material civiliz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