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物质交换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物质交换原理

法国著名物证技术学家埃德蒙·洛卡德(Edmond rocard)提出的物证检验中一个基本原理。两个客体表面接触时,彼此之间必定产生微量物质的交换。根据一个客体上承载的另一客体的微量元素,可以推测另一客体的种类、性质、形态及其他特征。犯罪通常是犯罪人以某种方式作用于客体的结果,在犯罪人或犯罪工具与被侵害客体之间常常会产生物质交换。交换的物质,例如留在现场上的犯罪人的鞋印,或在犯罪人身上发现的被害人的血迹,可能将罪犯与犯罪行为联系起来。洛卡德认为,理论上物质交换是双向进行的。在汽车肇事案中,汽车上可能沾有被害人的血迹,被害人身上可能发现汽车上剥落的油漆。各种客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的形态不同,交换往往采取单向物质转移的形式。例如,手触及干净的玻璃杯,汗液会转移到杯子上,而玻璃中的元素却不可能转移到手上。物质交换原理解释了许多物证的形成机理,对具体的检验方法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物质交换原理

英文名称“Locard ExchangePrinciple”。由法国刑事侦查学家埃德蒙·洛卡德提出。其基本内容是: 一个人只要接触了周围物体和人就必然会发生某些细微变化,或者从周围物体和人处带走某些微量物质,或者在周围物体和人处遗留某种物质。其意义在于表明微观的物质变化可以把嫌疑人与被害人或作案现场联系起来,由接触而形成的微观的物质性证据可以在侦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究微量物证的基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4: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