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面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人面子 【概况】: 基源 为漆树科人面子属植物人面子的果实。 人面子属全世界约8种,中国约2种。 原植物 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D.dao(Blanco)Merr.et Rolfe;D.sinensis Stapf] 又名人面树(《中国树木分类学》),银棯(《广州植物志》),银莲果(云南河口)。 形态 常绿大乔木,高达20余米。 幼枝具条纹,被灰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长30~45cm,叶柄和叶轴具条纹,疏被毛,有小叶片5~7对;小叶互生,小叶柄长2~5mm,小叶片近革质,长圆形,自下而上逐渐增长,长5~14.5cm,宽2.5~4.5cm,先端渐尖,基部常偏斜,阔楔形至圆形,全缘,两面中脉被微柔毛,叶背脉腋被灰白色髯毛,侧脉8~9对,近边缘处弧形上升,侧脉和细脉两面突起。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比叶短,长10~23cm,疏被灰色微柔毛;花白色,花梗长2~3mm,被微柔毛;萼片阔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4mm,宽约2mm,先端钝,两面被灰黄色微柔毛;花瓣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约6mm,宽约1.7mm,无毛,在芽中先端彼此粘合,开花时外卷,具3~5条暗褐色纵脉;花丝线形,无毛,长约3.5mm,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花盘无毛,边缘浅波状;子房无毛,长2.5~3mm,花柱长约2mm。核果扁球形,长约2cm,直径约2.5cm,成熟时黄色。果核压扁,直径1.7~1.9cm,上面盾状凹入,5室,通常1~2室不育;种子3~4颗。 花期春夏季。(图见《中国植物志》,第45卷,第1分册,83页,图版26: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350m的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 。【药性】: 性味 甘、酸、平。 ❶ 《广志》:“甘,平。” 功效 健胃,醒酒,生津止渴。 主治 风毒疮痒,小儿惊痫,食欲不振,热病口渴。 ❶ 《广志》:“醒酒解毒。治风毒著人,遍身疙瘩成疮,或痛或痒。 ” ” 用法用量 内服:果3~5个生食;或用核烧灰研末服。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食物本草会纂》:“治小儿惊痫邪气,目上视,手足搐搦,角弓反张:人面子核烧灰服。” 单方应用 《广西本草选编》:“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热病口渴:用人面子3~5个,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