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牛王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牛王节

布依族传统节日。又称“四月八”,“牧童节”,“开秧节”等。节期是每年四月八日。流行于贵州省多数布依族地区。届时家家都让牛休息,用苦丁茶、紫泉酒、花糯米饭喂牛,祭祀牛王。以村寨为单位或几个村寨联合举行斗牛赛。斗胜的牯牛被封为牛王,并为之披红戴花颁奖,牛王主人当晚设宴招待来贺者。席间,宾主要唱《牛王歌》。《独山州志》载:“仲家以饭肉喂牛……有放牛打角之俗”。“仲家”乃明、清、民国时对布依族的称呼。贵州独山一带有民谣:“九名九姓独山州,南郊紫泉北石牛,年年四八牛王节,家家花饭摆门楼。”独山县城北郊有一巨石,形似牛状,百姓称为神牛,故独山县在唐代曾叫石牛县。关于节日的来历,传说:古代有一牧童名阿牛,受仙翁指点获一神牛,郁力王欲强夺神牛,阿牛与之搏斗,郁力王死,阿牛负伤,神牛变为巨石。五妹以紫泉水治愈阿牛伤,并使神牛还形复活。纳达王以百头牯牛与神牛斗,神牛大胜。纳达王的五个女儿都想下嫁阿牛,阿牛让神牛选择。五姐妹各备一份酒饭,神牛只吃五妹准备的苦丁茶、紫泉酒和黑糯米饭,五妹中选成婚。阿牛与五妹寿终后,神牛又变为石牛。后人为纪念阿牛、五妹及神牛,遂于每年四月八日以茶、酒、饭喂牛,祭牛王,并斗牛,以再现当年神牛雄风。

牛王节

亦称“开秧节”、“招牛魂节”、“祭牛魂节”、“洗牛身节”等。壮、布依、侗及南方其他一些民族农民的传统节日。传说耕牛在春耕期间因被呵叱鞭打而失魂落魄,故立此节为耕牛招魂。在每年春耕之后,选择吉日过节,一般以四月初八为节日。届时,家家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先祭祖先,再祭牛魂,并将一部分食品及鲜草喂牛,让牛休息一天。

牛王节

牛王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布依族牛王节。届时牛不耕田,牧童也便放假,家家都要给牧童买糖果,因而得名牧童节。布依人用“牛王粽子”、四色糯米饭等慰劳耕牛,最隆重的是独山县黑寨与荔波县阳凤的交界地区。

☚ 祭田节   仡佬族“抢春水” ☛

牛王节

土家族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过此节。传说土家士兵在一次征战中,途遇河水暴涨,涉水难行,恰有水牛游来,大家拉着牛尾巴过了河。人们遂定此日,即四月十八日为节。杀猪祭祖,宴请宾客。女儿回娘家,女婿拜岳父母,迎宾接戚。牛不耕地,灌鸡蛋,煮谷饭喂牛,牵牛到溪边洗澡,用铁蓖子把牛毛梳理干净。此俗盛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类似的敬牛节日在苗、壮、布依、仡佬等民族中均有此俗。节日日期各族略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