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牛津学派日常语言哲学的一个派别。形成并发展于20世纪40—50年代,以牛津大学为中心,主要代表有奥斯汀 (John Langshaw Austin ,1911—1960)、赖尔、斯特劳逊(Peter FrederickStrawson,1911—)等。继承并发展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观点,认为哲学的任务主要是研究自然语言中词和语言的日常用法。强调自然语言中的概念是极其丰富的,通过分析或阐释词或概念的细微差别,能揭示语言的多种功能。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混淆了一些词或概念的区别。反对把词的意义看作某种抽象实体,认为词的意义在于这个词所完成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为日常语言学派中最有影响的派别,有的哲学家甚至把两者当作同义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