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牙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牙鲆false halibut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et Schlegel,又称偏口。硬骨鱼纲,鲽形目,鲆科。长约70 cm。体长圆形,侧扁。两眼均在体的左侧。口大,两颌各有1行强大尖牙。鳞细小。侧线前方无颞上枝。背鳍始于上眼的前上方。有眼一侧胸鳍大于无眼一侧。腹鳍左右对称。尾鳍双截形。有眼一侧褐色,有暗色斑点;无眼一侧白色。为温带浅海底层鱼类,栖息沙泥海底,白天潜伏泥沙中,夜间觅食。主食甲壳类、小鱼、贝类、头足类和环节动物。4~6月产卵,浮性。具洄游习性,冬季在较深海区越冬,3、4月间向近岸进行生殖洄游,9、10月间游向深水越冬。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至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中国沿海均产,为中国海产经济鱼类之一。产量大,肉味美,供鲜食、制罐头品或咸干品,是名贵食用鱼类。 牙鲆 牙鲆 牙鲆yapingParalichthys olivaceus脊椎动物,鱼纲,鲆科。身体长圆形,侧扁,长约70厘米。两眼均在体的左侧。有眼的一侧为褐色,有暗色或黑色斑点,无眼的一侧为白色。口大,左右对称。上下颌各有1列强大尖齿。鳞细小,有眼的 一侧为栉鳞,无眼的一侧为圆鳞。背鳍和臀鳍也有鳞。背鳍始于上眼的前上方。有眼一侧胸鳍大于无眼一侧。腹鳍左右对称。尾鳍双截形。侧线在胸鳍上方有1个弓状弯曲部。为温带浅海底层鱼类,栖息沙泥海底,白天潜伏泥沙中,夜间活动觅食。性凶猛,以甲壳类、小鱼、贝类、头足类和环节动物为食。产卵期在4~6月,在黄海东南部为1~3月。卵浮性。孵化后的仔鱼于30~40天完成变态,头骨向左方扭转,右眼也移至左侧。具有洄游习性,冬季在较深海区越冬,三四月间向近岸进行生殖洄游,九十月间游向深水越冬。我国沿海均产,以黄、渤海产量较多,东海和南海产量较少。为我国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肉味鲜美,供鲜食或制成罐头食品和咸干品,为名贵食用鱼类。 ☚ 翻车鱼 鲽 ☛ 牙鲆 牙鲆Paralichthy solivaceus脊椎动物,鱼纲,鲆科。身体长卵圆形,侧扁,两眼均在体的左侧。有眼的一侧为褐色,有暗色或黑色斑点;无眼的一侧为白色。口大,左右对称。上下颌各有1列强大尖齿。鳞细小,有眼的一侧为栉鳞,无眼的一侧为圆鳞;背鳍和臀鳍也有鳞。背鳍始于上眼的前上方;有眼一侧胸鳍大于无眼一侧;腹鳍左右对称;尾鳍双截形。侧线在胸鳍上方,有1个弓状弯曲部。为温带冷水性浅海底层鱼类。性凶猛,以甲壳类、小鱼、贝类、头足类和环节动物为食。具有洄游习性,我国沿海均产,以黄、渤海产量较多,东海和南海产量较少。为我国重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肉味鲜美,供鲜食或制成罐头食品和咸干品,为名贵食用鱼类。也是药用鱼类,肉有消炎、解毒、补脾、胃等功效,适于老年人食用。
☚ 鲆鱼 鲽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