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叫牙周膜,又叫牙槽骨膜。牙周膜由胶质纤维组成,类似韧带。根据胶质纤维分布情况,牙周膜可分为主纤维和间质纤维。主纤维在牙根周围有很多呈放射状排列的胶质纤维束,此纤维束一端埋入牙骨质的浅层,另一端埋入牙槽壁内,使牙牢固地嵌入牙槽内,当此纤维松动或受到破坏时则牙的牢固性受影响。间质纤维分布在主纤维的间隙中,与间隙中其他疏松结缔组织对牙咀嚼时有缓冲作用。牙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对牙营养有重要作用。 牙周膜peridental membrane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绕在牙根周围,将牙骨质与牙槽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牙周膜有固定牙齿的作用。 牙周膜 牙周膜牙周膜是联结牙齿和牙槽骨的结缔组织,或称牙周韧带。在X线照片上显示为围绕牙根的黑线。 牙周膜的结构 牙周膜中纤维聚合成束,排列成一定方向,称为主纤维束。主纤维束的一端埋入牙骨质中,另一端埋入牙槽骨中,或分布在牙龈中。根据部位及功能,主纤维束成不同方向排列,其中主要的纤维束呈45°左右的斜行方向,高的一端附着于牙槽骨,另一端附着于牙骨质起悬吊作用。当牙齿受到咀嚼压力时,由于这组纤维的作用,使牙槽骨受到的是平均的牵引力。正常的主纤维束稍呈波纹状,因此牙齿可有轻微的动度。用某些弹力纤维染色法,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出未成熟弹力纤维,电镜下观察此纤维与发育中的弹力纤维相似。此纤维排列的方向与胶原纤维不同,一端埋于骨或牙骨质中,另一端则在血管壁内。在根尖附近呈网状排列,其功能尚不清楚。主纤维束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是间隙组织,其中有血管、神经、淋巴管。牙周膜的血管丰富,一部分是经牙龈而来,一部分是由牙槽而来,另一部分是由根尖部与牙髓血管同一来源。牙周膜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也有交感神经支配血管。牙周膜的淋巴管分别注入各个颈部淋巴结中,所以当牙周膜感染时会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上皮剩余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是牙根发育期间上皮根鞘的剩余。在间隙组织中呈小条索或小团块,一般为静止状态。这些上皮剩余常由外伤或感染后而增生,也可为牙源性囊肿或颌骨肿瘤的上皮来源。 牙周膜的功能 牙周膜能形成牙槽骨及牙骨质,被破坏后能重建;能支持牙齿抵抗咀嚼力,并能缓冲外来的力量使其不直接作用于牙槽骨。牙周膜还能营养牙骨质和牙槽骨。牙周膜的功能和它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一个埋没在颌骨中的牙齿,或长期未用的牙齿,其主纤维束发育不良或消失,牙周膜变薄,常在0.1mm以下。但有功能的牙齿,其主纤维束粗大,牙周膜厚,大约在0.2mm左右。牙周组织对于垂直方向的压力有强大的抵抗能力,但对侧方压力则易受损伤。 ☚ 牙龈 牙槽骨 ☛ 牙周膜perisdon ti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