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预防
牙周病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牙周炎症,这是因为牙周炎症的病因明确,发病率远较其他牙周病为高,如能预防牙周炎症,就能大量降低牙周病的发病率。牙周炎症的病因,主要是局部刺激因素;预防方法,主要在于消除局部刺激因素,或防止局部刺激因素的发生。软垢和牙石的沉积,是牙周炎症最主要的原因,首先要求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卫生的主要方法是刷牙,它不仅及时除去软垢或牙斑,使牙石无从形成,而且对牙龈进行按摩,增强牙龈组织健康和防御能力,以减少牙周炎症的发生。为要达到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的目的,这就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一般采用早晚刷牙两次,但牙斑初形成的4小时以内,即可开始钙化; 又如糖在口腔内产酸后,可引起牙面脱钙,最短的时间为3分钟,大多数人发生于20分钟以后,有的人也可发生在30~90分钟以内,很显然,早晚刷牙是不够的。漱口也是保持口腔卫生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如单独使用,则效果不完善,这是因为漱口只能洗除松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垢如饭后的碎屑,而不能清除紧密附着在牙面上特别是在牙颈部的牙斑或白垢。刷牙漱口,常常是配合进行的,但有时也不能保证牙齿的完全清洁。因为有些区域,用刷牙漱口还达不到清洁的目的。例如邻面的软垢或牙间隙的食物嵌塞。这就须辅以其他清除方法。
牙线的使用 是清除邻面软垢及食物嵌塞的较好方法,它既能有效地去除嵌塞的食物及软垢,又不伤及牙间乳头。使用方法:取牙线一段(或缝线)用两手持线两端,将线从颌面经邻面接触点,放入牙间隙中,两手交换拉动牙线,使所塞食物或软垢从舌侧或颊侧方向拉出。如为致密的纤维性食物嵌塞,不易清除时,则可使用牙签。其法是将牙签从颊侧进入牙间隙中,顺水平方向将食物推出,但必须注意用力方向,切勿伤及牙间乳头。
牙龈按摩 除了与刷牙同时进行外,也可用指头按摩;按摩的作用,一方面可使上皮增厚,角化增加,以增强牙龈对细菌及其他刺激物的防御能力; 另一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增进了氧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加强了新陈代谢及其所产生的废物的排泄。但是也须注意不恰当的按摩会引起牙龈损害,甚至有危及全身的危险。
化学制剂 刷牙及其他一些机械的辅助方法,能有效控制牙斑及牙石的形成,但采用这些方法,常须花较多的时间,有时也很难保证没有新的沉积物出现,故许多学者正在研究用化学药物制剂来防止牙斑及牙石的形成。化学预防制剂必须能防止牙斑的形成,或防止它附着在牙齿表面上,在牙斑未钙化前能破坏它或除去之,以及改变牙斑的化学性质以防止它的钙化。防止牙斑形成的药物,多采用牙膏、漱口剂、口香糖或锭剂等形式的给药方法。所用的药物,首推洗必太,给药方式既可用溶液含漱,又可加在牙膏中每日刷漱。尿素也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可加在牙膏中使用。某些抗菌药物也有防止牙斑或牙石形成的作用,如万古霉素软膏涂擦,红霉素混悬剂含漱后吞服,均有一定效果。
这些预防措施能否认真实行,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懂得注意口腔卫生是为了预防口腔常见病——牙周病及龋病的发生。在必要时,可采取示范表演的方式对病人进行宣传教育,并定期复查口腔卫生教育的效果如何,考虑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如果牙石已经形成,则不易通过病人自己漱口刷牙将它除去,而必须通过洁治和刮治,但在洁治和刮治之后,则须要求病人随时注意漱口刷牙清除牙垢,防止牙石再次形成。创伤颌的存在是引起牙周病或加重牙周病的常见原因,改正创伤颌,是治疗牙周病及防止牙周病不再继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消除局部刺激因素的同时,必须加以注意。
全身情况对于牙周组织的发病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例如维生素C缺乏,可以引起牙周组织损害,要预防这种牙周组织损害,则须供给足够的维生素C,但有的全身病虽可能与牙周损害有关,而如何预防这种损害的发生,目前尚无确切办法,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