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父权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父权制fù quán zhì

原始公社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经济上及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1923年李大钊《平民主义》:“‘平民主义’本是母权时代的产物,故平民主义为女性的。后来经济上生了变动,母权制渐就崩坏了,‘平民主义’即随之消亡。父权制——男性中心的家属制——继之而起,专制主义于是乎产生,故专制主义为男性的。”

父权制←→母权制fù quán zhì ← → mǔ quán zhì

父权制:原始公社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社会关系及经济上所占的支配地位的制度。
母权制:原始公社初期形成的女子在社会关系及经济上所占的支配地位的制度。

父权制

“母权制” 的对称。又称 “家长制”。男子在家庭中占统治地位,享有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家务管理权、对子女的主婚权及对家属的惩戒权的家庭制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随对偶家庭向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过渡而出现。父权制家庭,不仅包括父亲、妻子和子女,还包括一定数量的奴隶,妇女地位削弱,财产实行父系传递。

父权制

亦称“父系氏族制”。以父亲的血缘关系结成原始社会基本单位的制度。始于母权制之后,是氏族社会的第二阶段,大体相当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的分离)后,男子逐渐在主要的生产部门取代妇女而占居重要地位。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出现,氏族中男子所占的财产日益增多,改变母系继承制的要求日益迫切,从而引起了氏族组织全部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父权制大家庭。世系改按父系计算,对偶婚逐渐为一夫一妻制替代,实行女嫁男、从夫居。财产改按父系继承。社会基本经济单位也由氏族过渡为家长制家庭。父权制的存在已为许多考古发现所证实。民主改革前,中国某些少数民族(如彝、纳西、傈僳、哈尼等族)的父子连名制或幼子继承制都是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例证。

父权制

父权制

原始氏族社会中继母权制后的社会制度,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金石并用时代。随着母系氏族内部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男子在新兴的畜牧业和犁耕、捕鱼业中的劳动比重逐步大于妇女,从而使男子的社会地位因此发生实质性变化,妻从夫居、子女从父居的制度开始流行,世系不再按母系计算,改为按父系计算,并逐步固定为一夫一妻家庭。家庭公社是父权制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长由父系氏族社会若干家庭共同选举出的年事最长的男子担任,各氏族家族长组成议事会,决定氏族内外事务,若干父系氏族组成部落。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社会随阶级、国家的产生而告终。

☚ 母权制   三月街 ☛

父权制

继母权制之后出现的由男子居支配地位,按男系计算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父权制时期为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的大家族中已经有了奴隶。父作为家长对妻子儿女及奴隶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力。

父权制fu quan zhi

patriarchy

父权制

patriarchy

父权制

以男子为氏族长或家族长的制度。父系氏族晚期出现的家长制家庭即典型的父权制家庭。我国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的一夫一妻家庭,则是父权的延伸和发展形式。许多少数民族阶级社会里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比较融洽,父权不甚突出。国内学者普遍将父权与父系民族制视为同一概念。参见“父系氏族制”(323页)。

父权制

即“父系氏族制”。它是继“母系氏族制”之后的原始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与金石并用时期(欧洲则相当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子成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生产的主力,妇女转向家务劳动,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了母权制转变为父权制。与之相适应对偶婚也演变为一夫一妻制,子女、妻子都归于父系氏族,于是世系和财产继承都按父系计。随着父权制即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的发展,促成了氏族制的解体。我国的龙山文化即处于父权制时,尧、舜时期是氏族制的解体时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