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牟
郭沫若中篇小说《漂流三部曲》的主人公,一个有理想、有热情,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性的青年。他在留学日本时专攻医学,同时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回国后,他面临着人生道路的抉择。挂牌行医可以使他名利双收,但他认为在黑暗的旧社会里,医学是为有钱人服务的,因而他怀着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不平和寻求光明的炽烈热情去从事革命文艺。他的美好理想与追求同黑暗的现实处处矛盾,使他感到“理想的不能实行,实行的不是理想”。他连妻儿都无法养活,只好送她们去日本谋生。他为自己不能承担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义务而深感内疚,也为自己被种种私情所累而不能全力承担起社会责任而自愧。这使他陷入痛苦境地。同时,强烈的个性人伦意识与同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在他思想上造成了尖锐而深刻的自我矛盾。他在这种种内心的矛盾冲突中浮沉上下。但改革社会的理想始终鼓舞着他,他终于坚定地拒绝了行医的高薪聘请,而坚持要为解放民众背起苦难的“十字架”。作品以自叙体的抒情方式,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绘中塑造人物,表现了一个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坎坷颠沛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历程。爱牟的形象是作家自我的真实写照,又是“五四”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一种艺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