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爆震性耳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爆震性耳聋explosion deafness

系由爆炸冲击波造成耳损伤而引起的耳聋。4 000赫以上高频多可造成听觉器官急性损伤,如鼓膜破裂、内耳出血、听骨错位以及软组织损伤等,损伤后可立即出现耳聋,两耳同时出现,且伴有头部或全身爆震后的多种症状,如头痛、眩晕等。经全面检查可确诊。治疗:如有组织破裂出血、移位骨需手术止血、缝合、复位,同时控制感染,促进渗出液吸收,止痛,对症处置等。

爆震性耳聋explosion deafness

是由于爆破、火器发射或其他突然发生的巨响引起的严重听力损失(即耳聋)。受损原因,除有强大的声压(超过140dB)作用外,多伴有冲击波的作用。后者可引起鼓膜破裂、听骨链脱位或骨折、鼓室和内耳出血,严重时螺旋器细胞移位。患者听力完全丧失,并有剧烈的耳鸣、眩晕。预防措施是火器发射时应戴防噪声耳罩或头盔。

爆震性耳聋

爆震性耳聋

因爆炸而产生的压力波(包括冲击波及强脉冲噪声)损伤所致的听力障碍称为爆震性耳聋。听器是对冲击波和声创伤最敏感的器官。压力波对听觉系统的损伤只限于中耳和内耳,不影响中枢部分。前庭末梢器官也很少受累。压力波对听器的主要致伤作用是其超压 (正压) 部分。与致伤有关的压力波主要物理参数是:
❶压力峰值: 即超压(正压)或动压的最高值。这是致伤最主要的物理参数,峰值愈高,致伤愈重。致伤所需最小压力峰值为0.14~0.35kg/cm2。
❷ 正压作用时间或脉冲宽度:即正压通过人体的时间。作用时间愈长,致伤愈重。
❸压力上升时间: 即人体开始受压力波作用至压力峰值所需时间。一般说,上升时间愈短,致伤愈重。此外,与致伤有关的因素还有压力波频谱、重复暴露次数、人员所处环境(开阔或密闭空间)及个体差异等。
压力波致伤时,可发生鼓膜穿孔、听骨骨折或脱位、迷路窗破裂、鼓室粘膜出血等。内耳首先是外毛细胞遭受损伤,然后是支持细胞及内毛细胞。严重者可使整个柯替器消失。上述改变主要发生于耳蜗基转。压力波致伤后,听力可下降60~70dB,压力波消失后,听力多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此种可逆性听力改变,称为暂时性阈移,不能恢复的部分称为永久性阈移。由于损伤部位不同,听力损失可为传导性,也可为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4kHz或6kHz处常有听谷出现。常有耳鸣,前庭障碍较少见。
根据1982年第三届全军耳鼻咽喉科专业学术会议建议,单耳语频率(500~3000Hz)平均阈值30dB为标准阈值。30~49dB为轻度听力损失,50~69dB为中度听力损失,70~89dB为重度听力损失,超过90dB为严重听力损失。耳聋分级应按双耳听力计算。各国计算方法不一。我国尚无统一规定。以国际标准组织公布的听力零级为根据的Davis耳聋分级可供参考。
战时炮兵佩戴防震耳塞有较好的防护效果。鼓膜穿孔及听骨链损伤可行鼓室成形术。内耳损伤尚无满意疗法,可试用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类固醇、高压氧、中药以及促进细胞代谢的药物。有的可据情佩戴助听器。

☚ 迷路震荡   耳气压性损伤 ☛
爆震性耳聋

爆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

是由于爆破、火器发射或其他突然发生的巨响引起的严重听力损失(即耳聋)。受损原因,除有强大的声压(超过140dB)作用外,多伴有冲击波的作用。后者可引起鼓膜破裂、听骨链脱位或骨折、鼓室和内耳出血,严重时螺旋器细胞移位。患者听力完全丧失,并有强烈的耳鸣、眩晕。预防措施在爆震前戴防噪声耳罩或头盔。

☚ 感音神经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 ☛
爆震性耳聋

爆震性耳聋explosive deafness

当人耳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之下时(如噪声强度高达150dB), 由于声压很大,且伴有冲击波,可造成急性的听觉器官外伤而丧失听力,这种现象称为爆震性耳聋。其主要症状为鼓膜破裂, 内耳出血,螺旋器移位甚至部分脱离基底膜等,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耳聋。在无思想准备时听到的爆炸声、武器发射声或其他高强度噪声,都会使人产生爆震性耳聋。

☚ 保守型决策   笔影测验法 ☛
000037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