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象占部 > 星曜 > 燭星 燭星 zhúxīng 星名。似太白。象占中以爲妖星之屬,視爲城邑混亂之征兆。《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所燭者,城邑亂。’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星上有三彗上出,亦填星之精。”《晉書·天文志》:“十七曰燭星,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不久而滅。或曰,主星上有三彗上出,所出城邑亂,有大盗不成,又以五色占。”《隋書·天文志》:“燭星所出,有大盗不成。”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雜星 > 燭星 燭星 zhúxīng 彗星之一種,因其明亮如燭,故稱。舊謂主凶災。《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所燭者,城邑亂。”《漢書·天文志》:“[元鳳]五年四月,燭星見奎婁間。”《晉書·天文志中》:“妖星……十七曰燭星,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不久而滅。或曰,主星上有三彗上出,所出城邑亂,有大盗不成,又以五色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