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燕攻高句丽丸都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燕攻高句丽丸都之战属鲜卑族一支之慕容氏,慕容廆时崛起于辽河上游,自破北夫余后,即向辽西扩张,于棘城(今辽宁省锦州市附近)定都。后其子慕容皝自称燕王,未几,又迁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国势日强。自高句丽峰上王二年(293年),燕与高句丽开始产生争夺辽东之冲突。东晋太兴二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十年(319年),晋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因联合高句丽、宇文氏灭燕之谋败而亡去,燕遂占有辽东、玄菟二郡,致争夺愈益激烈。晋咸康八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二年(342年),高句丽重修丸都城,国都自东黄城(平壤附近江界地方之木山)迁回丸都城。是时慕容皝采建威将军慕容翰之议,正拟大举进攻高句丽。皝为出敌不意,令长史王寓率一万五千兵取北道,自将锐兵四万从南道,以慕容翰等为前锋伐高句丽。高句丽故国原王钊果遣其弟武率劲卒五万拒北道,自将弱兵备南道。燕南道军于木底城(今辽宁新宾老城西回十里之木奇站)首战大破高句丽军,乘胜追击入丸都,故国原王单骑逃隐山中。而王寓所将北道兵,则皆败没。皝于是不穷追,发钊父美川王墓,载其尸,囚其生母,虏男女生口五万余,掠府库之宝,焚其宫室,毁丸都而还。高句丽遂臣服于燕,讫于后燕。 燕攻高句丽丸都之战东晋时期,前燕攻高句丽之战。晋咸康八年(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二年、342年),高句丽重修丸都城,国都自东黄城(今朝鲜平壤附近江界地方之木山)迁回丸都城。是时燕王慕容皝采建威将军慕容翰之议,令长史王寓率1.5万兵取北道,自将锐兵4万从南道,以慕容翰等为前锋伐高句丽。高句丽故国原王钊果遣其弟武率劲卒5万拒北道,自将弱兵备南道。燕南道军于木底城(今辽宁新宾老城西40里处)首战大破高句丽军,乘胜追击入丸都,故国原王单骑逃隐山中。而王寓所将北道兵,则皆败没。皝于是焚其宫室,毁丸都而还。高句丽遂臣服于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