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糠自照(同)燃获夜读 燃糠自照点燃糠皮用来照明。形容贫寒之士勤苦用功。南朝齐代,吴郡盐官人顾欢自幼勤奋好学。家里穷,念不起书,他便躲到附近学校的窗台下偷听。没钱买蜡烛,晚上读书时,他常常点燃糠皮或松枝用来照明。长大后,顾欢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见《南史·隐逸传》) 好学 好学眈学 乐学 学而不厌 乐于学习:爱习 家贫好学:爇薪(~亱读) 吞纸抱犬 聪明而喜欢学习:敏而好学 勤奋好学:阅市 然糠自照 燃糠自照 然糠照薪 牛角挂书 载酒问奇字 有追求并勤奋好学:笃信好学 与书为伴,勤奋好学:枕书 谦虚好学:逊志(惟学~) 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逊志时敏 专心致志,勤奋好学:笃志 好学 眈学笃志 踏实认真,爱好学习:笃实好学 好学不倦:白首北面 专心好学,不知疲倦:笃学不倦 极好读书:耽读 酷嗜读书:枕经籍书 读书入魔:书魔 (喜爱学习:好学)
另见:喜爱 学习 ☚ 好学 勤学 ☛ 燃糠自照 燃糠自照形容艰苦奋斗,勤学苦读的精神。原意指用燃糠之火照明,供自己读书。 ☚ 兢兢业业 囊萤积雪 ☛ 燃糠自照顾欢是南朝齐时人,他出身寒微,祖父和父亲都是种田人。顾欢从小就很聪明,六七岁时就能够推算四时节气和六十甲子。 一年秋天,稻谷熟了,父亲对他说:“你还小,大人的事不会做,就去看田吧,别让麻雀把稻谷吃了。” 顾欢到了田里,看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飞来飞去,觉得很好玩,就坐在田头写了篇《黄雀赋》。晌午,父亲叫他回去吃饭,见田里的稻谷被麻雀吃掉了一大半,气得直愣眼。 “你是怎么看田的,稻谷快让麻雀吃完了都不知道?” “我……我……” “我什么!”父亲伸手要打他。 “我在写文章。”顾欢战战兢兢地说。 “你写的文章呢?” 顾欢把文章交到父亲手里。父亲看了看,难过地说:“唉,只怪我这个做爸爸的没钱让你去读书。” 顾欢家的附近有一所私塾,顾欢因缴不起学费不能去上学。但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白天站在教室外面偷偷听课,晚上用点燃的松枝和稻糠照明进行温习。他笃学不倦,直到年纪大了也不停止。 顾欢崇尚老子、庄子的学说,信奉道教。朝廷要他做官,他不去,一直隐居在天台山。 后来,“燃糠自照”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勤奋学习。 燃荻夜读rán dí yè dú燃糠自照 ran kang zi zhao 【燃荻夜读】 点燃荻草夜读攻书。形容刻苦学习。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燃明夜读。” 【燃糠自照】 点燃糠皮照明。形容勤奋学习。 ﹝例﹞ 他以燃荻夜读的精神刻苦攻读,终于考上了研究生。欢独好学。……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夜则燃糠自照。(南朝·梁·萧子显:《燃糠自照》) H43R【燃糠自照】rán kāng zì zhào点燃糠皮照明。形容勤奋学习。糠:从稻、麦等谷物上脱下的皮、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