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地质图
煤田地质图是省内较早开始编制的图种之一。50年代初,湖南煤矿开始大规模建设和开采,涟邵、资兴、白沙等矿务局所属煤矿及煤炭坝、谭家山煤矿均测有1:10000、1:5000、1:2000、1:500比例尺地形图。还绘制1:10000~1:500比例尺各种日常生产用图和必备的基本矿图,如工业广场平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主要保安煤柱图、矿区 (井口)地质构造纲要图、矿井地质剖面图、矿区综合水文地质图、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井上下防水系统图等。到70年代,利用积累的大量煤田地质资料,编制出版一些不同类型的煤田地质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73年出版的1 :50万比例尺《湖南省煤田地质图》。该图利用历年普查、详查、勘探地质报告成果汇编而成,主要显示湖南五个主要成煤时代的含煤地层和地质构造形态,为进一步开展普查找煤、科研和教学提供参考资料。1973年开始编制《湖南省煤炭资料汇编》,参加汇编工作的是全省煤炭系统70多个生产、科研、教学单位的1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历时3年,于1976年10月份9册同时出版,包括全省104个矿区、10个地区和全省综合性地质、构造、水文、煤炭等系列图件共268幅,还有表格700多张和近100万字的说明,为煤炭生产、规划、教学提供了系统资料。80年代以来,省内出版煤田地质图品种增多,比例尺较大。1982年编制《湖南省资兴三都矿区地形地质图》、《煤炭工业分布图》以及全省各大矿区(涟邵、永耒、郴州、韶山等) 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1988年还编制综合性的1:35万比例尺《湖南省煤矿分布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