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然R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运城、忻州,陕西之韩城,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塔城,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 注云: “然姓之祖,禹臣然子堪。”
❷郑樵注云: “姬姓,郑穆公子然之后也。” “郑穆公子然”,《姓氏考略》 引作“郑穆公子子然”,其引 《世本》 云: “郑穆公子子然之后,有子然氏、然氏。” 以然氏、子然氏而论,当作 “郑穆公子子然” 为是。此以名为氏,系出姬姓。
❸纳西族之然姓,分布在云南之宁蒗。“然”,纳西族语意为“豹子”,当以图腾名其氏族,亦以为家名,遂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纳西族》。
春秋时有然丹,仕楚,为右尹; 战国时滕有然友; 汉代有然温,度辽将军; 明代有然昌,辽东卫经历。(按: 《姓氏词典》 及《康熙字典》 并例称: “春秋时郑有然明。” 误。然明,郑大夫,姓鬷,名蔑,字然明。)

然rán

❶同“燃”。形容红色如炽。张说《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秀色然红黛,娇香发绮罗。独孤及《初晴抱琴登马退山》: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
❷表示转折。却。元结《题孟中丞茅阁》: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
❸表示让步。虽然。修睦《雪中送人北游》:然知心去速,其奈雪飞频。
❹表示状态。相当于“……的样子”。孟浩然《岁除夜会禾城张少府宅》: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然rán

❶“燃”的本字。燃燒。陳琳《武軍賦》:“排雷衝則穨高雉,烈炬然則頓名樓。”
❷如此。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吳王曰:‘何爲其然也?’”《漢書》班固《幽通賦》:“操末技猶必然兮,矧湛躬於道真。”
❸連詞,表示語意的轉折。司馬相如《子虛賦》:“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
❹詞尾。《漢書》東方朔《答客難》:“今世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然rán

(一)连词。然而。表示转折语气。
(例)
❶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二十七·342·)
❷因不见贤徒,悬悬在念,今幸得胜而回!然此怪不知赶向何方才捕获也! (九十二·1170·)
(二)燃烧。然,通‘燃’。《说文》: “然,烧也。”
(例)身穿铠甲龙鳞砌,上罩红袍烈火然。(三十五·449·)

然rán

犹虽也。邵雍《感事吟》:“士老林泉诚所愿,民填沟壑谅何辜。~非我事我心恻,珍重羲皇一卷书。”然非我事,言虽非我事也。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诗:“~知今人巧,未觉古人迂。”然知,即虽知也;然字与未字相应。《董西厢》四:“~终须相见,奈时下难捱。”此与奈字相应。又:“~憔悴,尚天真。”此与尚字相应。又:“我~是个官人,却待教兀谁做县君。”此与却字相应;言却教谁做夫人也。又:“珙曰,师言~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此与奈字相应。关汉卿《拜月亭》剧:“~是弟兄心,殷勤意,本酒量窄,推辞少吃。”此与本字相应;然本字疑是奈字之讹。《三夺槊》剧:“他每亲父子,俺~是旧忠臣,则(只)是四海他人。”此与则是相应;四海他人,意言泛泛之路人。《太平乐府》八朱庭玉《梁州第七》套《妓门庭》:“端的不曾见兀的般真行院,虽是个女流辈,~住在花街柳陌,小末的谁及。”然字与虽字为互文,行院即乐户,亦即妓院,真行院赞美之辞;小末犹云寻常。巾箱本《琵琶记》十九:“~则是饥荒年岁,只兀的教我怎吃。”此指吃糠而言。以上各然字,皆虽字义也。今人曰虽然,古人亦曰然虽。

虽。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然知今人巧,未觉故人迂。”

☚ 博   曾 ☛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然(二)

 通“蹨”,践踏。
山东 临沂银雀山 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後不得乘前,前不得然後。”按:《淮南子·兵略训》作“前後不相撚”。
  • 上一篇:然(一)
  • 下一篇:然(三)

然(三)-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然(三)

 通“焉”,用作句末语气辞,表判断。按:丹阳方言亦有“然”音与“焉”近者,当是古音遗存。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注:“然之言焉也。”《荘子·在宥》:“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按:《太平御览》六二四引“焉”作“然”。《诗经·大雅·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然。”《史记·律书》:“文帝时,会天下新去汤火,人民乐业,因其欲然,能不扰乱,故百姓遂安。”(能,通“而”。)《韩诗外传》卷一:“故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莫能以己之皭皭,容人之混汙然。”汉刘向《说苑·正谏》:“子胥曰:‘嗟乎! 讒臣宰嚭为乱,王顾反诛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时,诸子弟争立,我以死争之於先王,几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吴国与我,我顾不敢当然。”
  • 上一篇:然(二)
  • 下一篇:煎(一)

然(一)-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然(一)

 通“燃”,燃烧,点燃。按:“然”本为象形字,本义为火烤犬肉,含燃烧义。“燃”字後起,重叠义符。《说文》十上火部:“然,烧也。”“然”为“燃”之古字。“然”字虚化,常作他用,本义常被淹没。
《管子·弟子职》:“蒸閒(间)容蒸,然者处下。”赵用贤曰:“蒸,细薪也。稍宽其束,使其蒸閒(间)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气,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则火易然也。”《墨子·备穴》:“穴中与適(敵)人遇,则皆圉而毋逐,且战北,以须炉火之然也。”《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炎之始然,泉之始过。”《荘子·外物》:“木与木相摩则然。”按:《太平御览》八六九引“然”作“燃”。汉焦赣《易林·乾之谦》:“方船备水,旁河然火,终身无灾。”汉 赵壹《刺世疾邪赋》:“奚異河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然。”瞿蜕園注:“然,古‘燃’字。”《後汉书·董卓传》:“吕布斩董卓,尸之(卓)於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屍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三国 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豆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世说新语》载之)《三国志·魏书·刘馥传》:“夜然脂照城外。”南朝 陈 徐陵《劝进元帝表》:“既挂胆於西州,方然脐於东市。”又《玉台新咏序》:“然脂暝写,弄墨晨书。”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然腹为灯,饮头为器。”唐 勣《遊仙(之四)》诗:“照水然犀角,遊山费虎皮。”《旧唐书·职官志》:“太府寺左藏令:‘凡藏院内,禁人然火。’”宋 范成大《照田蚕行》:“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法苑珠林》卷五十四:“便取樵以然火作炙,往白道人。”《明史·吴贞毓传》:“(任国玺)疏论时事三不可解,中言祸急然眉,当思出险。”清 王士祯《池北偶谈·谈异化·三僧》:“一日有僧造门,乞於三百緡造桥,不许。僧遂然一指,乞至再三,终不许。然三指,始许之,而僧死矣。”徐大椿《元气存亡论》:“譬如置薪于火,始然尚微,渐之则烈。”
  • 上一篇:無(九)
  • 下一篇:然(二)

然rán

❶表状态的词。孟浩然《岁除夜会禾城张少府宅》:“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❷才,副词。杜牧《感怀》:“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❸表转折,犹却。元结《题孟中丞茅阁》:“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

然rán

❶指示代词,这样。《陈风·墓门》一章: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鲁诗》说:“谁昔,昔也。”毛《传》: “昔,久也。”郑《笺》:“已,犹去也。国人皆知其有罪恶而不诛退,终致祸难,自古昔之时常然。”王先谦《集疏》:“国人知之而汝不知止,则发乎情不能止乎礼义,自昔习为不善之人皆然。”《小雅·十月之交》五章: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王引之《经传释词》: “然,犹如是也。”郑 《笺》:“戕,残也。然皇父既不自知不是,反云我不残败女田业,礼,下供上役,其道当然。”《大雅·板》二章:“天之方难,无然宪宪。”毛《传》:“宪宪,犹欣欣也。”孔《疏》: “言王之方行暴虐之政以艰难天下之民,汝臣等无得如是欣欣然喜乐而劝之。”
❷是,认为是。《唐风·采苓》一章:“舍旃舍旃,苟亦无然。”郑《笺》:“旃之言 ‘焉’也。”朱熹《集传》: “姑舍置之,而无遽以为然。”陈奂《传疏》:“无然,无是也。《皇矣》 ‘无然’,《传》释为 ‘无是’,无是者,无一是者也。”《小雅·常棣》八章: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毛《传》: “究,深图谋; 亶,信也。”郑《笺》:“女深谋之,信其如是。”孔《疏》: “汝于是深思之,于是善谋之,信其然者否乎?”王先谦《集疏》: “周公以管蔡被诛,致令兄弟恩疏,恐天下亦疏兄弟,先正朝廷,为万民法。故作是诗,欲人于此穷究之,于此图谋之,信理道之必然,共亲睦其宗族。”《大雅,板》一章:“出话不然,为犹不远。”毛《传》:“话,善言也。犹,道也。”孔《疏》: “假使王出嘉善话言,则不肯是而用行之,如此则王之所为之道不能长远。”
❸形容词词尾,表状态。《鄘风·定之方中》二章:“卜云其吉,终然允臧。”毛《传》:“允,信; 臧,善也。”王先谦《集疏》: “卜言其吉,终然信善,匪直当今也。三十年后迁帝丘,小曰三百年。”《小雅·白驹》三章:“皎皎白驹,贲然来思。”马瑞辰《通释》:“《释文》: ‘贲,徐音奔。’贲,奔,古通用。《弓人》郑注:‘奔犹疾也。’贲然,盖状马来疾行之貌。” 《大雅·生民》二章:“不康禋祀,居然生子。”郑《笺》:“居默然而生子,惧时人不信也。”朱熹《集传》:“居然,犹徒然也。岂不康我之禋祀乎?而使我无人道而徒然生是子也。”

☚ 颎   竦 ☛

读音r·an(ˊ),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如延切,平,仙韵。
❶燃烧。
❷这样;那样。
❸是的;对的。
❹认为……是对的。
❺……的样子。
❻然而。

上一条: 下一条:

然rán

宜;合适。例:这事宜~他来干,其他人不合适!
❍ 东西放进去刚合适,(chǎn)~得很!
❍ 事碰~得好!你来刚合适!
《淮南子·原道》:“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高诱注:“然,犹宜也。”

{}6248缠磨;纠缠。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这人~的很‖这娃一天光~人,爱哭爱闹。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不要~了。烧。闽语。福建仙游〖〗、莆田〖〗。像。闽语。广东潮阳〖〗。广东揭阳〖〗。伊~伊阿父。爱。闽语。福建仙游〖〗。黏。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你尝尝这粽子多~。晋语。山西太原〖〗。胶比面糊~。高兴;感兴趣。西南官话。云南腾冲〖〗。一得坐小车他就~了‖我对看猴戏不~。不干脆。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迎个人~的很。

然ran

❶燃烧。《墨子·备穴》:“以须炉火之~也。”(须:等待。)《汉书·韩安国传》:“死灰独不复~乎?”
❷这样,如此。《荀子·劝学》:“出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也。”(异俗:习俗不同。)《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亦然:也按照这样的办法。)
❸表示肯定,对,是的。《战国策·齐策二》:“昭阳以为~,解军而归。”(昭阳:人名。解军:撤军。)《史记·吕后本纪》:“吕禄诚~其计,欲归将印,以兵属(zhu)太尉。”(归:归还。属:交给。)
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天油~作云,沛~下雨,则苗浡~兴之矣。”(油然:浓云聚集的样子。沛:充盛。浡:勃,旺盛。)
❺[然则]:这样……那么。《商君书·更法》:“~~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非:非难,指责。多:赞美。)
❻[然后]:这样才。苏洵《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得一夕安寝。”
❼[然而]:这样却。《孟子·公孙丑下》:“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

然rán

❶这样;那样
 △ 不尽~。
❷附在某些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
 △ 偶~|显~。
❸对;正确
 △ 不以为~。
❹姓。

然rán


❶是;对:~诺︱不以为~。
❷如此;这样:未~︱或~︱已~︱亦~︱当~︱防患未~丨大谬(miu)不~。
❸文言连词,相当于“但是”、“不过”:此事虽小,~亦不可忽视。
❹表示状态的词尾:巍~︱嵬(wei)~︱岿(kui)~︱屹(yi)~︱突~︱忽~︱猛~︱陡~︱骤~︱霍~︱顿~︱赫~︱蓦(mo)~︱猝(cu)~︱遽(ju)~丨奄(yan)~︱显~︱昭~︱了(liao)~︱灼(zhuo)~︱憬(jing)~︱恍~︱卓(zhuo)~︱超~︱倜(ti)~︱傲~︱昂~︱怏(yang)~︱岸~︱肃~︱凛(lin)~︱悚(song)~︱蹴(cu)~︱欣~︱蔼(ai)~︱安~︱坦~︱恬(tian)~︱陶~︱悠~︱翛(xiao)~︱怡(yi)~丨慨~︱愤~︱勃~︱艴(fu)~︱悻(xing)~︱讶(ya)~︱骇(hai)~︱愕(e)~︱蘧(qu)~︱悍~︱贸~︱公~︱木~︱漠~︱茫~︱恝(jia)~︱全~︱断~︱毅~︱决~︱翻~︱截~︱迥(jiong)~︱俨(yan)~︱宛~︱翕(xi)~丨黯(an)~︱索~︱萧~︱怃~︱怅~︱颓(tui)~︱嗒(ta)~︱惘(wang)~︱愀(qiao)~︱恻(ce)~︱怆(chuang)~︱凄~︱悢(liang)~︱惨~︱潸(shan)~︱泫(xuan)~︱喟(kui)~︱阒(qu)~︱默~︱哑~︱悄~︱杳(yao)~︱轰~︱哗~︱訇(hong)~︱跫(qiong)~︱戛(jia)~︱飒(sa)~︱砉(xu)~︱铿(keng)~︱沛~︱蔚~︱盎(ang)~︱崭~︱焕~︱井~︱孑(jie)~丨荡~︱释~︱涣~︱倘(tang)~︱徒~︱枉~︱森~︱欿(kan)~︱翩(pian)~︱飘~︱皤(po)~︱酡(tuo)~︱赧(nan)~︱粲~︱嫣(yan)~︱栗~︱飘飘~︱安~无恙(yang) ︱蔼(ai)~可亲︱轩~大波︱蔚(wei)~成风︱靦(tian)~人面︱挺~屹(yi)立︱宛~在目︱惘(wang)~若失︱巍~屹(yi)立︱竦(song)~起敬︱豁(huo)~贯通︱浑~一体︱豁(huo)~开朗︱焕~一新︱毅~决~︱翻~悔悟︱斐(fei)~成章︱怫(fu)~作色︱恍~大悟︱哑~失笑︱嫣(yan)~一笑︱井~有序︱怡(yi)~自得︱悠~自得︱荡~无存︱涣~冰释︱淡~置之︱愤~作色︱黯(an)~失色︱黯(an)~销魂︱勃~大怒︱超~物外︱懵(meng)~无知︱溘(ke)~长逝︱岿(kui)~不动︱岿(kui)~独存︱喟(kui)~长叹︱昭~若揭︱漠~置之︱孑(jie)~一身︱庞~大物︱嗒(ta)~若失︱坦~自若︱悄~无声︱索~无味︱肃~起敬︱悍~不顾︱哄(hong)~大笑︱截~不同︱处(chu)之泰~︱毛骨悚(song)~︱兴致索~︱大义凛(lin)~︱一目了(liao)~︱浩气凛(lin)~︱道貌岸~︱举坐哗~。
○自~((一)不是人为的;天然存在的。(二)不造作,非勉强的。(三)当然)。

然rán

❶ 对,是:不以为然。
❷ 这样,如此: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❸ 形容词或副词的后缀:猛然│突然│怡然自得。
❹ 姓。

(15次)
❶是;对的;正确的。不清澂其~否《章·日》
❷肯定、相信之词。君思我兮~疑作《歌·山》
❸如此;这样。与前世而皆~兮《章·涉》
❹乃;于是。~容与而狐疑《章·思》 ~欿傺而沈臧《辩·三》 ~中路而迷惑兮《辩·六》~惆怅而自悲《辩·七》
❺然而。~怊怅而无冀《辩·七》 ~霠曀而莫达 ~潢洋而不可带《辩·八》 ~隐悯而不达兮 ~欿切而永叹《哀》
❻既然。~潢洋而不遇兮《辩·九》
❼作词助。表状态或语气。众薆~而蔽之《离》 吾至今乃知其信~《章·诵》

然rán

❶乃,于是。《九辩》:“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意即秋冬的到来,一扫盛夏的繁茂,于是旺盛的生机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
❷连词,表转折,但是、然而。《九辩》:“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意即披上荷叶短衣虽然美丽而芳香,但是又宽又大难以系带。同篇又有:“忠昭昭而愿见兮,然霠曀而莫达。”意即我希望奉献我的忠心于君王,但是阴云蔽日难以到达君王面前。
❸ 代词,这样、如此。《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然”指代“九折臂而成医”。《涉江》:“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然”指代前文所说的行忠直而遇害。
❹ 作词缀,表状态。《离骚》:“众薆然而蔽之。”薆然,遮蔽的样子。《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超然,高超出众的样子。

然燃rán

火烧。比喻鲜红。南朝·梁·沈休文《早发定山》:“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唐·杜甫《绝句》之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清·王士禛《访禅智寺石刻》:“大有因缘公记取,山樱重向早春然。”

然ran

然而 然后 然诺 然则 蔼然 安然 岸然 黯然 昂然盎然 傲然 必然 勃然 不然 惨然 粲(can)然1 恻然 诧然 怅然 超然 诚然 怆(chuang)然 纯然 猝然 淡然 当然 荡然 定然 陡然 断然 顿然 愕然 幡然 翻然2 斐(fei)然3 废然 奋然愤然 公然 固然 果然 骇然 酣然 悍然 浩然 赫然 轰然 哄然 忽然 哗然 涣然 焕然 惶然 恍然 浑然 或然 惑然 霍然豁然 既然 寂然 戛然4 孑然 截然 尽然 井然 竟然 迥(jiong)然 居然 遽(ju)然 决然 慨然 溘(ke)然 铿然 岿然 喟(kui)然5 栗然 了然 凛然 茫然 贸然 猛然 靡然 渺然 蓦然漠然 默然 木然 赧(nan)然 偶然 庞然 翩然 飘然 凄然 歉然 悄(qiao)然 全然 仍然 飒然 潸(shan)然 森然 使然 释然倏(shu)然6 率然 爽然 悚(song)然 肃然 虽然 索然 泰然 坦然 倘然 陶然 天然 恬然 突然 徒然 颓然 宛然 枉然 惘然巍然 未然 蔚然 怃然 翕(xi)然 显然 萧然 欣然 悻然 哑然嫣然 俨然 怏然 杳然 依然 怡然 已然 屹然 亦然 毅然 悠然 油然 跃然 崭然 昭然 骤然 卓然 孜然 自然 纵然 或然率 或然性 天然气 自然村 自然界 自然物 不尽然 大自然 惶惶然 飘飘然 所以然 想当然 要不然 再不然 终不然 必然王国怅然若失 荡然无存 幡然悔悟 浩然正气 焕然一新 豁然开朗 浑然一体 截然不同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岿然不动 漠然置之 怦然心动 泰然处之 泰然自若 天然食品 突然袭击 不期而然 不以为然 处之泰然 次序井然 大谬不然 大义凛然 道貌岸然 果不其然回归自然 理所当然 毛骨悚(song)然 顺其自然 天理昭然 听其自然 兴味索然 一目了然 意兴盎然 音讯杳然 舆论哗然 自然而然功到自然成 防患于未然 习惯成自然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然rán

❶连词;连接小句或段落。a)连接小句,和小句的“虽”“固”相应:家中虽不甚富贵,~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一·9)我之罪固不免,~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一·3) b)连接小句,和小句的“虽然”或“固然”相应: 虽然未曾见过他,~我看着面善。(三·68)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四五·1040) c)连接段落: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二七·608)
❷这样,那样: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四·80)
❸不错:二姐与尤老听了,亦以为~。(六五·1585)
❹句末助词,表示比拟:亦如剧中之小丑~。(一·7)


然rán

❶猶“如”也。《禮記·祭義》: “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 鄭玄注: “然,猶如也。”
❷讀曰“赧”。《尚書中候》:“然。” 鄭玄注: “然,讀曰赧。” (《鄭氏佚書》)

然rán

〖代词〗
表示近指。这样,如此(106)。《季梁谏追楚师》: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们在汉水东边没有达到目的,是我们自己造成这样的状况。《李斯谏逐客书》:今取人则不然。——现在选用人却不是这样。《亲政篇》:自古皆然。——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然rán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可译为“然而”、“但是”等(101)。《烛之武退秦师》: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有不利啊! 《季札观周乐》: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虽然还没有完善,但是人民勤劳而没有怨恨了。《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里一直向往它。


然rán

〖助词〗
同“若”、“如”等词相配合,表示比拟。可译为“……一样”(2)。《获麟解》: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不像牛、马、狗、猪、豺、狼、麋鹿一样。《桐叶封弟辨》:使若牛马然。——使他像牛马一样。


然rán

〖叹词〗
表示应答(10)。《王孙圉论楚宝》:对曰:“然”。——[王孙圉]回答说:“是的”。《有子之言似夫子》: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有子说:“是的。但是那是夫子有所指而说的。”《触詟说赵太后》:太后曰:“然。”——赵太后说:“对。”


然rán

〖词尾〗
用在副词、形容词后。可以不译(51)。《曾子易箦》: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曾子听到这句话,惊诧地说:“啊!”《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天下有一种非常勇敢的人,祸难突然临头也不惊慌。《卖柑者言》:出之烨然。——出售时柑子光洁新鲜。


然rán

〖形容词〗
对,正确(2)。《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小臣我听说“忠诚的人没有不得到报答的,诚实的人是不会被人怀疑的”,我常常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同学一首别子固》: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我]对子固谈到正之,子固也认为[我的话]对。

然rán

❶ 燃烧。后来写作“燃”。《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泉之始达。”《汉书·韩安国传》:“死灰独不复~乎?”
❷ 正确,对。《论语·雍也》:“雍之言~。”《陈涉世家》:“吴广以为~。”又用作应答之语,表示肯定。意为“对的”“是的”。《触龙说赵太后》:“‘……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齐桓晋文之事》:“王曰:‘~,诚有百姓者。’”用作动词,认为对。《史记·淮阴侯列传》:“于是(韩)信~之,从其计,遂渡河。”《促织》:“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之。”
❸ 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鸿门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籍何以至此?”《孔雀东南飞》:“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
❹ 副词。❶ 乃,竟。《庄子·天地》:“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君子也。’”
❷ 就,便。《庄子·外物》:“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活耳。’”
❺ 连词。表示转折。但是,然而。《陈涉世家》:“足下事皆成,有功,~足下卜之鬼乎?”苏轼《石钟山记》:“~是说也,余尤疑之。”
❻ 词尾。附于形容词、副词、动词之后,表示状态。“……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无油~作云,沛~下雨,则苗浡~兴之矣。”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自乐。”《促织》:“虫翘~矜鸣,似报主知。”
❼ 助词。用于句尾,与“如”“若”相呼应,表示比况,意为“……一般”“像……那样”。《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如艾草菅~。”(艾:同“刈”。割。)魏学洢《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姚鼐《登泰山记》:“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
❽ 语气词。表肯定语气。相当于“焉”“也”。《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礼记·哀公问》:“君子以此之为尊敬~。”

*ran

C8BB
❶如此;那样:知其~,不知其所以~。
❷是;对:不以为~。
❸然而:其言可信,~亦不可尽信。
❹副词或形容词后缀:突~/毛骨悚~。
❺<文>燃烧。后作“燃”。

许诺

许诺

许愿 诺许
许诺于人:许人
应允,许诺:然 应成
对神佛许下酬谢:许愿
 发的大誓,许的大愿:弘誓大愿
轻易许诺:轻诺
不轻易许诺:不轻然诺
擅自许诺:专许
(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予某种好处:许诺)

☚ 答应1   允诺 ☛

惭愧

惭愧

愐 恧 歉 懜 媿 赧(赧颜) (怍;愧;慙) 丑 羞 愧(愧懦;愧怍) 惭(惭忸;惭怍) 怍
惭愧和畏惧:愧畏
形容惭愧:汗下 汗颜
对人说表示惭愧:负负 惭愧惭愧
表示惭愧、惶恐:颡汗 颡泚
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愧天怍人
愧得面红耳赤:愧赧
惭愧不安:歉疚
惭愧有罪:惭罪
为丧失气节、苟且活命而惭愧:忝颜偷生觍颜借命 觍颜人世 觍颜天壤
畏缩而惭愧:缩恧
沮丧惭愧:沮怍
悔恨惭愧:悔惭
恐惧惭愧:竦恧 惭悚
惶恐惭愧:悚恧 悚愧 悚怍
惶惧惭愧:震惭
惊恐而惭愧:惊惭
既恐惧又惭愧,不知如何是好:惭惶失图 兢惭失图
悲伤惭愧:哽恧
惭愧而失去常态:卑陬失色
终生都感到惭愧和耻辱:一生愧辱
极为惭愧:感愧无地
惭愧的样子:瞒然 然 歉然 恧然 恧恧 懵 踖踖
惭愧的神色:赧色
惭愧或害羞的神色:
惭愧脸红样子:赧然
(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惭愧)

另见:羞惭 抱歉 心不安 不愧

☚ 惭愧   有愧 ☛

如此

如此

若(若此;若兹;若斯;若尔;若然;此若) 许(许来;如许;宁许) 恁(恁么;恁地;恁的;恁底;恁迭;恁般) 能(能亨;能底;能许;能尔;能个;能样) 尔(尔尔;乃尔) 然(其然) 底(底样) 这(这样;这么样;像这样) 云云 如是 如斯 如馨 而此
如此,这般:此(如~这般;何至于~)
我听说如此:如是我闻
因为这样:唯其如此
只希望能这样:但愿如此
由于如此:有鉴于此
已经如此:既然
忽然如此:陡恁
确实如此:洵(洵然) 谌 良然 诚然
 果然如此:审尔
即使如此:虽然
如果这样:若然
也是这样:亦然
 也还是这样:亦复如此 亦复尔尔 亦复如是
不仅是这样,不仅如此:不宁唯是
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如此:计无复之
这样那样,如此这般:是长是短
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自然而然 不期而然
表示一直如此:总是 须是 尽管
本来如此:固然 既然
自古相同,古今如此:千古一辙 千古一律 千年一律
天天如此:殆无虚日
全部如此:尽然(未必~) 率然 莫不如此
 表示完全如此:简直
 表示完全如此的语气:真是
全都如此,没有例外:概莫能外 概莫等外 无一例外 一无例外
表示无论怎样一定如此:总归
就这样罢了:如此而已 如是而己 如斯而已
 不过如此罢了:不过尔尔 不过尔耳 无过尔尔
姑且如此而已:聊复尔(聊复尔耳;聊复尔尔) 聊复尔耳
不必说,只好如此:说不得
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理当如此 理当然耳 理所应该 理该如此
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应该
不完全如此:不尽然
如果不这样:要不然
不得不这样:不得不然 不得不尔
(这样:如此)

另见:不变 相像 相同

☚ 指代   指出 ☛

燃烧

燃烧

燃(燃灼;燔燃;助~;自~;复~) 烧(火烧;爇烧) 着(着火;燃着) 焮(~天铄地) 熯 然 焰 惔(如~如烧) 著 熻 爆 燌 焚煎 起火 发火 燔焫
因电线外露而起火:走电
燃烧起来:
火烧原野:燎野
火星并飞:
火花起舞:焱攸 焱悠 焱飞
火向上燃烧:炎上
燃而不甚炽烈:
燃烧旺盛:熯炽
蔓延燃烧:爁 燎(~原之势) 延烧 延灼 延燎
遗火延烧:烧胤
炽烈地燃烧:炽燃
炽,盛燃:熺 熹
猛烈地燃烧:炽然
烧尽:燋秃
烛将燃尽:烛灺 烛跋
盘香燃尽:篆冷
烧成烟烬:烟烬
大火燃烧的样子:赫炎

另见:坚韧

☚ 燃、爆、熄   爆炸 ☛

表示语气

表示语气

表示疑问语气:
表示坚定的语气:反正
表示一种胸有成竹、预料到事物必然结果的不让步的语气:走着看 走着瞧
表示语气转折:啻 第(~求安逸) 是(只是) 反(反而;反倒) 然(然而;然且;然如) 噫 可(可是)而 却 倒(倒反) 则(实则) 又(可~) 特(不~如此) 洵 固(固然) 耳 还 须 不料 尽管 诚然 但是
 表示让步、转折的语气:慢说

☚ 语气   声气 ☛

是(恰是;乃是;正是;于~;求~;深~其言;头头~道;自以为~)讠是 应 然(不以为~) 韪(大不~) 系(系是) 辄(~以为是) 惟 属(事~可行) 为 斯 乃(失败~成功之母) 曰
是不是:是否
如果是:若是
名义上是:应名
不正当的是:非是
大概是:许是 应缘
算做是:作(~数) 算是 当做
以为是:当是
难道不是:岂非 莫非
确实是:真是 极是 正是 确是(的~) 硬是 即是 煞是 全是 的是 的系 生生 真成 无不 唱道 唱好是
自然是:本是 自是
表示完全是:简直
全部都是:尽是 皆是
(表示肯定的判断:是)

☚ 是非   是这样 ☛

随和

随和

融和
豁达随和:通可
豪爽随和:爽恺
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外圆内方
柔顺随和的样子:
(与人和睦相处,随意而不固执:随和)

☚ 和睦相处   和美 ☛

状态

状态

态(形~;气~;势~;事~)
状态和形势:态势 势态 姿势
骑马的姿势:魁星踢斗
势态非凡:凤翥龙翔
表示状态:然(突~;显~) 如(空空~也)
表示正处于某种状态:
表示状态的持续:正(~在)
通常或本来的状态:常态 常度
事物处于开始、萌芽的状态:胚胎
草木的萌芽状态:权舆
事物尚处于开始或轻微的状态:嫩(~叶;~芽;纤~)
生物的生存、发展状态:生态
通常或本来的状态:常态
正常的状态:常态 恒态 恒姿
从前的常态:旧态
运动变化的状态:动态
相对静止的状态:静态
物体呈现紧张的状态:紧张
事物、活动等十分紧张的状态:白热(白热化)
(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状态)

☚ 形态   扬起、下垂 ☛

决定

决定

决(决计;委决;定决) 断(断杀;扑断) 立(立定;立意) 诀与夺 处分 定规
决定于:在(~于;~乎;事~人为)
表示决定的语气:然 焉 便了
官府或上级的决定:听候
皇帝的决定:睿断
 称帝王的决定、命令或其所做的事:钦(~定;~差)
负责决定:做主
筹划决定:筹决
考虑决定:打定 裁断
拟议决定:议正
处理决定:处决
审察决定:审决 详夺
(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决定)

另见:行动 做法 商量 做决定 主张

☚ 决定   决定事情 ☛

答应1

答应1

应(应诺) 允(允许) 俞 然诺领诺 许诺
表示答应:然 成 诺 是
 表示答应和首肯:俞 好 是 对
答应我:见许
答应承担:允承
答应和好:允谐
对某事答应照办:承诺 承应 禀应 应承 应诺 领诺
 表示默认、承诺:颔颐
 极庄重的承诺:千金之诺
 极为重视承诺:一诺千金 千金一诺 百金一诺
 空头承诺:空心汤圆 空心汤团
应承摊派(财、物):认派
预先答应:预许
从内心同意答应:心肯
只要提出要求,一定会答应:有求必应 有求斯应 有求辄应
爽快答应:一诺无辞
 非常爽快地答应:满口答应 满口应允一口应允
 非常爽快地答应接受下来:满口应承 一口应承
慷慨爽快地答应:慨然应允 慨然允诺 慨然领诺
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漫应
(答应做某事:答应)

另见:同意 允许 做事 办理 ︱拒绝

☚ 答应1   许诺 ☛

然rán

如延切,平仙。
❶同“燃”。燃烧。《孟子·公孙丑》:“若火之始~,泉之始达。”
❷正确,明白。《诗·大雅·板》:“出话不~,为犹不远。”
❸如此,这样。《商君书·君臣》:“今世君不然,释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誉。”
❹但是,不过。《韩非子·外储说》:“有马于此,形容似骥也,~驱之不往,引之不前。”
❺虽然,纵然。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知今人巧,未觉故人纡。”
❻助词,置于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荀子·非十二子》:“恢恢~,广广~,昭昭~,荡荡~。”

〖然〗 粵 jin4〔言〕普 rán

❶ 通「燃」,燃燒,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燃」。許慎《說文解字》:「〜,燒也。」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若火之始〜。」
❷ 指示代詞,這樣,那樣。蘇洵《六國論》:「至於顛覆,理固宜〜。」
❸ 是的,對的,有成語「不以為〜」。劉向《戰國策.楚策一》:「虎以為〜。」(老虎覺得狐狸的話很有道理。)
❹ 表示同意,認為正確。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妻曰:『死何益?不如自行覓,冀有萬一之得。』成〜之。」
❺ 表示肯定的回答。莊周《莊子.逍遙遊》:「〜,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瞽【粵 gu2〔古〕普 gǔ】:失明。)
❻ 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的樣子」。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驀〜回首。」
❼ 連詞,然而,但是。諸葛亮《出師表》:「〜侍衞之臣不懈於內。」

然rán

❶对,不错。如:不以为然。
❷如此,这样。如:不尽然,莫不皆然。
❸然而。如:掘进虽然发生了塌方,然而大家并不畏缩。
❹副词、形容词后缀。如:忽然,显然,欣然。

然ran

(一)代词,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相当于“如此”等。如:❶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然”句: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❷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雅量》“然”句:人问他,回答说:“树在路边还有很多果实,这一定是苦李。”取下来一看的确如此。) (二)连词,用于两个分句的后一分句前,或两个段落的后一段落前,表示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等。“然而”“然且”“然则”义略同。如:
❸谢太傅道安北“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世说新语·赏誉》“然”句:谢太傅说安北是“见了他也不让人讨厌,然而出门去不再让人思念”。)
❹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世说新语·排调》“然”句:王丞相枕着周伯仁的膝盖,指着他的肚子说:“你这里头有些什么?”回答说:“这里头空洞无物,但是能容得下你们几百个人。”)
❺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史记·商君列传》“然”句:商鞅又谒见孝公,阐述得更透彻,可是仍未中孝公之意。)
❻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孟子·公孙丑下》“然”句:知道他不行,然而还要来,那就是孟子贪求富贵。)
❼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庄子·秋水》“然”句:那事不能实行是很明白的了,可是还说个不停,这不是愚蠢就是说谎。)
❽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荀子·荣辱》“然”句:显贵地成为天子,富足地拥有天下,这是人情共同希望得到的,可是顺从人的欲望,时势不能容许,物质也不够使用。)(三)语缀,用于其它字后构成状语,可根据上下文义译出;或与前面的“如”“若”一起构成“如…然”“若…然”,相当于“象…似的”。如:
❾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靖节先生集·桃花源记》“然”句:又往前走了几十步,通畅明亮。)
❿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巳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世说新语·言语》“然”句:桓公北征时,经过金城,看见从前在琅邪作郡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那么粗了。感慨地说:“树尚且如此,人怎能不老?”攀着树枝手拿枝条,老泪纵横。) (11)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然”句:别人看自己,象看见了自己的肺肝似的。) (12)山见 (xian) 水中若柱然。(《水经注·河水》“然”句:山出现在水中象柱子似的。)(四)副词,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相当于“是的”“对”。如:(13)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辛垣衍曰:“然。”(《战国策·赵策三》“然”句:鲁仲连说:“是的。那么,魏国对秦国来说,就象是仆人吗?”辛垣衍说:“是的。”)(14)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世说新语·识鉴》“然”句:〔褚太傅〕指着孟嘉说:“此君稍稍与人不同些,恐怕就是孟从事吧?”庾太尉大笑着说:“对。”)容rong 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对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的测度,相当于“或许”“也许”等。如:❶诸王子多在京师,容有非常,宜亟发遣各还本国。(《后汉书·杨厚传》“容”句:各位王子大多在京城,或许有反常的天象变化,应该赶快打发他们回到各自的封国去。)
❷凡稻最佳者九穰一秕。倘风雨不时,耘耔失节,则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天工开物·攻稻》“容”句:最好的稻谷九成是饱满的,一成是不饱满的。倘若风雨不调,耕耘不及时,那么六成饱满四成不饱满的情况或许会发生。)
❸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世说新语·方正》“容”句:何至于这样?他们也许不知道呢。) (二)用于动词前,表示反诘,相当于“难道”。如:
❹盖郑詹来而国乱,四佞放而众服。以此观之,容可近乎? (《后汉书·杨秉传》“容”句:郑詹从齐国到鲁国,鲁国就混乱衰败,舜流放了瓘兜、共工、鲧、三苗等四个凶族,百姓就归服了他。由此看来,奸佞凶暴的人难道可以亲近吗?)

☚ 群   如 ☛

然rán

Ⅰ  (对; 不错) right; correct: 不以为 ~ object to; not approve; 大谬不 ~ entirely wrong; absurd; 雍之言 ~。 Yong's words are right. Ⅱ (如此; 这样; 那样) so; like that: 不尽 ~ not exactly so; not exactly the case; 知其 ~, 不知其所以 ~ know the hows but not the whys; 到处皆 ~。 It's like this everywhere. Ⅲ  [书] (然而) but; nevertheless; however: 此事虽小, ~ 亦不可忽视。 This is a minor point, but it must not be overlooked. Ⅳ  (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 忽 ~ suddenly; all of a sudden; 飘飘 ~ smug; self-satisfied; complacent; 巍 ~ 屹立 tower majestically; 显 ~ obviously Ⅴ  [书] ❶ (燃烧) burn
❷ (点燃) light Ⅵ (姓氏) a surname: ~ 友 Ran You
◆然而 yet;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然后 then; after that; afterwards; 然则 [书] in that case; then

然rán


❷ 安无恙|蔼可亲|黯神伤|黯失色|黯销魂|昂不动|昂挺立|傲屹立|勃变色|勃大怒|勃奋励|粲可观|粲一笑|怅若失|超物外|怆泪下|蠢思动|怛失色|淡处之|澹处之|荡无存|端无恙|幡改图|幡改悟|幡悔悟|幡醒悟|翻悔悟|翻醒悟|斐成章|斐可观|忿作色|愤作色|咈不悦|怫不悦|嘎而止|赫有声|涣冰释|焕一新|恍大悟|恍隔世|恍若失|恍自失|浑天成|浑一体|混天成|混一体|豁大悟|豁贯通|豁开朗|豁省悟|豁意解|霍而愈|戛而止|截不同|井有条|井有序|迥不同|慨允诺|溘长逝|岿不动|岿独存|喟长叹|了可见|了于胸|凛起敬|凛正气|芒自失|茫失措|茫无知|懵无知|漠置之|默不语|默无声|默无语|判两途|庞大物|怦心动|翩起舞|飘欲仙|凄泪下|悄无声|跫足音|潸泪下|爽若失|肃起敬|索无味|泰居之|泰自若|坦自若|陶自得|天浑成|恬自得|突袭击|颓自放|宛如生|莞一笑|惘若失|妄尊大|巍不动|巍独存|巍屹立|嵬不动|蔚成风|萧物外|欣命笔|欣自得|轩大波|泫流涕|哑失笑|哑一笑|嫣而笑|嫣一笑|奄而逝|晏自若|杳黄鹄|依故我|依如故|夷自若|怡自得|怡自若|屹不动|毅|悠神往|悠自得|跃纸上|昭若揭|自

❹ 不以为|成绩斐|处之泰|春意盎|大节凛|大义凛|道貌岸|防患未|防祸未|果不其|浩气凛|居之泰|礼禁未|理固当|理势当|理所当|满目萧|毛骨悚|囊橐萧|任其自|如其不|神色怡|生机盎|生意盎|诗意盎|势所必|顺其自|四壁萧|听其自|未必尽|销患未|兴致索|一览了|一目了|意兴索|音信杳|在在皆|正气凛|正义凛|秩序井|足音跫

然,金文作(摹本),小篆作,或體作
第一字形从火,難聲。第二字形从火,肰 (rán)聲。“肰”,犬肉也,或用作 “然”。“然” 的本義是燃燒,文獻有用例。借爲代詞、連詞、副詞、語氣詞後,後世復造 “燃”字以表示本義。據小篆字形隸定, 則有或體作 “䕼”,段玉裁説 “䕼”下本从火,傳寫誤脱,段説甚是,據金文第一字形可知。銘文或用作詞尾,或用作人名。提示: “然” 下本从火,“火” 在隸變後逐漸演變爲四點。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然rán

由月(肉)、犬、灬(火)合成,意思是用火去烧狗。这是狗肉去毛的方法,民间沿用至今,俗称“火弹狗”。属会意字。假借为文言虚词。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rán
燃(燃烧)

160.趣談“然”字

然,像把狗肉放在火上烤,“燃”本字。加“火”返還,實際上是火上加火。


金文;篆rán

[月(肉,意符)+ 犬(意符)+ 灬(火,意符)→然(《説文》:“然,燒也。從火,月犬猒聲。”然,燃本字,將狗肉放在火上烤炙。犬不僅是人類狩獵的夥伴,看守家門的幫手,而且也是古人肉食的來源。“然”被借爲虛字後,再造“燃” 字作爲燃燒的“燃”,實際已經是火上加火(灬+ 火)。]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跌帝也?(莫非天仙下凡塵?莫非帝子降人間?”
《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孛然興之矣。”(夏末天旱,禾苗枯槁,一陣烏雲,一場大雨,禾苗突然復蘇。)

然rán

(12画)

*然rán

12画 火部 
(1) 代词。如此;这样: 理所当~|所以~|不尽~。
(2) 是(表示肯定);对: 不以为~。
(3) 连词。〈书〉表示转折,相当于“不过”“但是”: 言之虽易,~行之甚难。
(4) 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状态: 欣~|忽~|勃~|飘飘~。

然()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寡)(懼)其忽然不可(得)。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乙15,戰國
青(清)(勝)然(熱)。

郭店楚墓竹簡·太一生水3,戰國
是以成倉=然=(凔熱。凔熱)復相㭪(輔)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29,戰國至秦
如入禾然。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138,戰國至秦
令居其衣如律然。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十問82,西漢
然有不如子言者。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439,西漢
然而陳(陣)暨(既)利而陳(陣)實蘩。

張家山漢簡·脈書12,西漢
其疕就就然。

漢印文字徵
和然。

增訂漢印文字徵
胡子然印。

天發神讖碑,三國吴
然發刻廣省……

巴郡太守樊敏碑,東漢
州里僉然。

肥致碑,東漢
翔然來臻。

徐君妻管洛墓誌陽,晉
僕御肅然。

姚伯多供養碑,北魏
依食自然。

王翊墓誌,北魏
遽然毁玉,忽矣摧樑。

封魔奴墓誌,北魏
然玉折丹摧,匪移其性。

郭顯墓誌,北魏
匪勗聲名,自然靡悔。

元肅墓誌,北魏
公納慶上靈,峨然獨秀。
按: 下四點連成一筆。

宋顯伯等造像記陽,北齊
然則五駒證道於鹿菀之始須跃。

張伏敬墓誌,隋
朋知勝侣潸然。

蔡君妻張貴男墓誌,隋
執笲儼然,𨷕門可則。

師弘禮墓誌,唐
公忿然有翦滅之志。

許君妻李肅邕墓誌,唐
清風藹然。

喬夢松妻馮誠墓誌,唐
皆冥感自然。
《説文》:“然, 燒也。从火肰聲。 , 或从艸、難。”
“然”爲“燃”之本字。本義爲燃燒。漢魏以後“火”變爲四點,這是“火”位於文字下部時的常見變體。
戰國楚簡或假“肰”、“”爲“然”: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16,戰國
民眚(性)古(固)肰(然)。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30,戰國
(然)句(後)智(知)道。

☚ 尞   燔 ☛

然rán

春秋以来会意兼形声字。春秋文字和小篆或体从火(灬或省)从难(難),难亦声。现代带音擦声的翘舌音(r-)古代是舌尖鼻音,如女汝、内芮(ruì)、挠饶例。战国后一般从火从肰(rán,狗肉),肰亦声。是烧鸟或狗肉义。后即烧义。是燃的本字。假借为这样,如此。如:当然|所以然|不然就晚了。组词如:然后|然则|然而(但是,可是义)。又用于词尾,表示状态。如:突然|忽然。又为是、对义。如:不以为然。

然★常◎常


rán形声,从火,肰(rán)声,本义为燃烧,引申为引火点着(后作“燃”),假借为对、正确、应允、代词(相当于“这样”“那样”)、连词(相当于“然而”“但是”)等。
【辨析】
❶以“然”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rán:燃。
❷然/燃 见342页“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