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烽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烽燧❶邊地告警之烽火。白天放煙稱“烽”,夜間舉火叫“燧”。《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漢書》作“熢燧”。劉歆《遂初賦》:“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 烽燧 烽燧fēnɡsuì━┃ 白天报警放烟信号叫烽,夜间报警放烟信号叫燧。借指战乱。元·周昂《晚望》诗:“音书云去北,烽燧客愁西。”元·马祖常《北歌行》:“如今天子皇威远,大积金山烽燧鲜。”郭沫若《访日杂咏》诗:“八年烽燧生灵苦,两弹铀钚井灶空。” ☚ 烽鼓 烽爟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偵察通訊部 > 通訊具 > 烽燧 烽燧 fēngsuì 亦作“熢燧”、“ 烽燧 烽燧即烽火。烽,又作“熢’。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司马相如《子虚赋》:“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将要停止宵猎,敲起灵鼓,点燃烽火。 ☚ 风月凄怆 冯相未觌 ☛ 烽燧fēng suì〖名词〗 烽燧❶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的烟叫燧,夜间点的火叫烽。陆游《入蜀记》:“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 战乱 战乱风尘 风埃 烟氛 烟埃 烽尘 烽燧 烽警 烽驿 刀火 兵难 兵燧 甲兵 氛埃 氛秽 氛雾 鸣镝 浊烟尘 ☚ 变乱 动乱 ☛ 烽火 烽火爟(爟火;爟烽;爟燧) 烽燧 狼燧 燋烽 惊烽 军烽 云火 候火 骊火 堠火 云路火 ☚ 野火 火焰 ☛ 警报 警报风警 另见:标志 符号 ☚ 记号 图形 ☛ 烽燧即烽火。中国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修烽燧。”李贤注:“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音洁高,一种可以牵引上下的吊斗式工具。)桔皋头有兜零(《广雅》曰:(兜零,笼也。)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及举峰。法律规定,应举燔烽燧而不举者,应举多而少举者,以及不应举而举者,皆负刑事责任。《唐律·卫禁律》规定:“应举烽燧而不举,应放多烽而放少烽者,各徒三年。” 烽燧古代边塞用来候望敌情和报警之亭燧;也指边塞报警的信号。始于周代。汉代,燧为边塞行政系统中最基层的单位。一般相隔数里置一燧。每燧有燧长一人,燧卒三四人。燧上有部(长称候长),部上有候官(长称候),候官隶于都尉府。亭燧报警信号,白天为举烽或燃积薪,夜间举炬火和焚积薪,有时还用表、烟、鼓等辅助。所以,古人常称边塞报警的信号为“烽火”、“烽烟”。发现敌情时,根据敌人的数量和入侵情况等,发出相应的信号,然后由各燧依次传递(举烽或燃积薪等),以达都尉府。烽多用缯或布制作,报警时用设在高台上的桔槔或辘轳将其举到空中,使远处得以看到。天黑后举炬火,大概仍用白天举烽的工具。广义的烽也包括炬火。 烽燧古代边塞用来候望敌情和报警的亭燧;也指边塞报警的信号。始于周代。汉代,燧为边塞行政系统中最基层的单位。一般相隔数里置一燧。每燧有燧长一人,燧卒三四人。燧上有部(长称侯长),部上有候官(长称侯),候官隶于都尉府。亭燧报警信号,发现敌情时,根据敌人的数量和入侵情况等,发出相应的“烽火”“烽烟”信号,然后由各燧依次传递(举烽或燃积薪等),以达都尉府。 《墨子·号令》: “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 烽燧fēng suì亦作“烽火”、“烽烟”。 烽燧 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人类利用视觉和听觉进行通信很早。我国从西周时期便开始把烽火作为通信手段,并与击鼓传声相互使用,传递紧急军情,即谓“烽可遥见,鼓可遥闻”。这种以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着独特作用,其自身也发展为具有严密组织、严格制度、形态十分完备的通信系统,与我国的邮驿通信系统相辅相成。烽火通信的发展又与长城的修建紧密相关。周初只是设立烽火台,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在国界上演变为连绵不断的长城,形成防御性城堡和通信系统兼而有之的带状设施。在通信功能上,定向性更强,而且是接力传递,距离远、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够高速传递简明扼要的信息。因此,从周朝到明朝,历代都十分重视长城的修建。例如“在汉代沿长城全线西至罗布泊沙漠,直达克鲁库特山麓,皆列置堡垒烽燧,即汉书上所谓亭障以为瞭望敌人及传达烽火信号之用。……由于亭障烽燧,万里相望,于是中国的西北,筑成了一条坚强的防线”(翦伯赞:《秦汉史纲》)。所谓“候骑至甘泉,烽火通长安”(《太平御览》)就是烽燧迅速传递军情的写照。在行军作战中,烽火通信也广为使用,起着联络和报警作用。《武经总要》称:“烽燧军中之耳目,豫备之道不可缺也”。 ☚ 情况简报 期刊 ☛ 烽燧feng suibeacon fire lit at night and smoke of wolves’ dung burnt in the daytime to raise alarm at border post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