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症治则
起因于希拉和血的疾病均属热病范畴。医治此类疾病,要以抑制希拉,清血及降热为原则。为此,应结合热邪之来源、变化和发病部位以及三根等的具体情况进行随症治疗。
结合热病之来源进行治疗 如震伤性热症则采取清血、疗伤和降血热的治疗方法; 如骚热则采取调理骚扰,清除希拉热的治法;如瘟热则首先促使其成熟,待热象出现时施以清热疗法并使之发汗,后期应防止赫依骚动;如中毒性热则先用催吐剂或导泻剂予以解毒,次用调理三根之法;如陈热则采取先收敛扩散之热邪,次施调理三根之治法。
结合热病之变化进行治疗 如未成熟热则首先促使其成熟,尔后治之;增盛热则以凉性药物及饮食压制之; 空虚热则先抑制赫依并注意不遗余邪,彻底根治;隐伏热则首先排除其假象,使之本质症状出现后进行治疗;陈热则采取清除深渗之宿疾的治法,浊热则用调理胃火,干燥黄水的治法。
结合三根特性进行治疗 如希拉热时,首先压抑偏盛之希拉,随而进行降热治疗;血热则先行清血,次作降热;赫依热则首先压抑偏盛之赫依,使热势缓缓降之;巴达干热则调理胃火,进行清热;黄水热则调理胃火,干燥黄水,随后进行降热治疗;粘热则首先杀粘,随而作降热疗法。结合热病发生部位进行治疗。如脏热则用凉性药物配合放血疗法治之;腑热则用次凉性药物配合泻剂治之;肌肤热则可用黄水病药物配合发汗疗法治之; 关节及骨胳热则可用赫依性热病药物配合温熨,温浴及泥疗等外治法治之;脑脊髓及白脉热则可用巴达干性热病药物及痹病药物并配合脉泻剂治之; 黑脉热则用血热症药物配合放血疗法治之。总之,治疗瘟疫时,注意预防使其转化成未成熟热及空虚热;治疗伤热和骚热时,注意预防使其转化成增盛热;治疗中毒热及包如热时,注意预防使其变为陈热;治疗巴达干、希拉热时,注意预防使其隐伏。此外,凡治热病时,要紧紧抓住热病“融冻际”进行治疗,同时也注意热病不根治而陈旧则易出现里热表寒的寒症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