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热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热淋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因湿热蕴结下焦而成。主症为小便短、数、热、赤、涩、痛,并可伴有寒热,腰痛,小腹拘急胀痛,烦渴等,甚者尿出有血。治宜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瞿麦汤、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等方。本病常见于急性泌尿系感染。又诸淋多属于热,故有将热淋视为诸淋总称者(见《医学心悟·热淋》)。参见淋条。

热淋

❶淋证表现为发热明显者,见《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即所谓湿热蕴结下焦所致者。表现为急性尿路刺激证候,如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尿道烧灼感、腰痛、发热、尿浊、尿血、小腹拘急、苔黄、舌质红、脉数等。常见于泌尿系急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等。
❷诸淋的总称,但用者不广,见《医学心悟》。

热淋rèlìn

❶淋证之一。见《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多因湿热蕴结下焦而成。症见小便短数, 热赤涩痛, 伴有寒热、腰痛、小腹拘急胀痛。治以清热利湿为主。用八正散或导赤散、五淋散( 《丹溪心法》: 赤苓、赤芍、栀子、生甘草、当归、黄芩) 等。参见淋条。
❷诸淋的总称(见《医学心悟·热淋》)。

热淋

热淋

热淋是淋证之一。临床特点为小便热赤涩痛,常伴有发热腰痛。证见《诸病源候论》。
热淋的病因,是由于湿热之邪,客于肾,下注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诸病源候论》:“热淋者,三焦有热,热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其状小便赤涩。”
膀胱湿热淋: 症见小便短数,热赤涩痛,伴有寒热、腰痛、少腹拘急胀痛,苔黄腻,脉滑数。多因湿热蕴结膀胱而成。治宜清热利湿为主。方用八正散、导赤散、五淋散。热甚者,可加强清热解毒,合用黄连解毒及五味消毒饮。如阴虚明显,少苔脉细数者,可用猪苓汤加生地、车前草、金银花、黄柏等以滋阴通淋;如肾阴亏耗,湿热留恋,症见低热缠绵,头晕耳鸣,腰膝痠软,口唇干燥,小便短赤涩痛,可用知柏地黄丸。
肝经湿热淋: 症见小便淋漓,溺出痛如刀割,痛引胁下,或见阴肿,烦躁易怒,心烦脉弦数。每因肝火湿热郁于肝经,流注膀胱而发病。治宜泻肝通淋,清化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或参苓琥珀汤。
暑淋: 见《医学入门》。症见小便热赤涩痛,烦渴多饮,苔黄腻,脉濡数。多因湿热内盛,复感暑邪而得病。《证治准绳·淋》:“盛暑所饮既多,小便反涩少而赤。……津液不通,小肠涩闭则水不运下。”《张氏医通》:“伏暑成淋。”治宜清暑泄热,化气利湿。方用桂苓甘露饮。方中用五苓散化气利水,六一散加石膏、寒水石清暑利湿。若因暑月汗多而见气虚征象者,合用春泽汤(五苓散加人参),以益气利湿通淋。
就临证所见,热淋虽可单独出现,但其它淋证初起,也多与“热”有关,而石淋、血淋、膏淋与“热”的关系尤为密切,所以《丹溪心法·淋》篇说:“淋有五,皆属乎热。” 《景岳全书·淋浊》篇亦说:“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无容辨矣。”此外,《医学心悟》因为诸淋多属于热,所以又将热淋作为诸淋的总称。

☚ 淋证   气淋 ☛

热淋rè lín

stranguria due to heat; heatstrangu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7:09